一种基于少模相移光栅的多波长光纤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271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360462.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相移光栅的多波长光纤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少模光纤、扭转装置和偏振控制器;少模光纤上设置有N个高阶导模长周期光纤光栅,N≥2,N高阶导模长周期光纤光栅级联形成了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扭转装置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扭转装置固定不动,另一个扭转装置可扭转;少模光纤的两端分别固定在2个扭转装置上,且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位于2个扭转装置之间;少模光纤的一端和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利用可调节的扭转装置旋转所刻写的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改变相移光栅的折射率调制,使得模式的谐振耦合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在多个波长下同时实现目标模式之间的切换。

    基于数字微扰信号的微环波长锁定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4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89352.7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微扰信号的微环波长锁定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全局扫描阶段和局部锁定阶段,全局扫描阶段通过等步长递增加热功率得到全局最佳直流偏置电压数字值;局部锁定阶段,通过在全局最佳直流偏置数字值的基础上构造周期正弦微扰信号数字值数组,作用于微环后在直通端得到光电压数组,与正弦微扰信号相乘得到混合信号,再对混合信号进行求和得到误差信号,依据误差信号的符号来判断直流偏置电压增大或减小。本发明使用数字方式产生微扰信号,并将微环直通端信号直接通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在处理器内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完成误差信号的提取,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对不同参数的微环波长锁定需求兼容性高。

    一种基于光学时间拉伸的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8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552217.5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时间拉伸的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宽带脉冲光源、时间拉伸模块、光谱调制模块以及采样模块;所述时间拉伸模块包括滤波器、色散模块以及放大器;所述光谱调制模块包括偏振生成模块以及偏振分析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包括光电探测器以及实时采样模块;所述偏振生成模块包括起偏器以及多块波片,用于生成特定的偏振态;所述偏振分析模块包括检偏器以及多块波片,用于对经过样品后的光束偏振态进行解析。本发明将光学时间拉伸技术用于穆勒矩阵测量,测量速度可达到100MHz量级,单次穆勒矩阵测量时间提高到10ns量级,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穆勒矩阵测量实时性较差,测量速度较慢的问题。

    一种结合粒子群算法的微环谐振波长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41505.4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冯元华 田华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粒子群算法的微环谐振波长搜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随机初始化加热功率粒子群,得到n个加热功率粒子对应的直通端光功率值、加热功率粒子群直通端光功率最优值以及加热功率粒子群最优位置;S2、判断第i代加热功率粒子群最优值Ym是否小于阈值;S3、更新粒子群中每个加热功率粒子移动速度和位置;S4、得到新一代加热功率粒子群直通端光功率值y(n)、更新加热功率粒子历史最优位置p(n)和新一代加热功率粒子群全局最优位置g,判断迭代后得到的全局最优值Ym是否小于阈值。本发明方法将粒子群算法应用在全局最佳加热功率搜索上,每次搜索到最佳加热功率值所耗费次数比全局扫描算法大大减少,提高了搜索速度。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微环谐振波长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5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66250.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微环谐振波长搜索方法,方法包括全局性的粗搜索和局部的精搜索,粗搜索和精搜索步骤相同,初始条件及退出判断条件不同;粗搜索和精搜索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种群,设置种群个体数量并初始化每个个体对应的加热功率,采集初始化种群中所有个体对应的微环直通端输出功率值,设置直通端功率阈值;S2、变异操作产生新的参数;S3、交叉操作;S4、采集种群中所有个体的直通端功率值;S5、选择操作,比较当前种群与上一代种群的直通端功率值并选择出最新一代种群;S6、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本发明将差分进化算法用于微环谐振腔波长锁定过程中的谐振波长搜索,减少了搜索次数,提高了搜索精度和速度。

    一种全光纤型二阶涡旋光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9888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23307.3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型二阶涡旋光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和谐振腔;谐振腔包括第一布拉格光纤光栅、增益介质光纤、模场匹配器、四模光纤、长周期光纤光栅、光纤扭转器、光纤型偏振控制器和第二布拉格光纤光栅;依次连接泵浦光源、第一布拉格光纤光栅、增益介质光纤和模场匹配器;模场匹配器通过四模光纤连接长周期光纤光栅,所述长周期光纤光栅安装在光纤扭转器上;长周期光纤光栅通过四模光纤连接光纤型偏振控制器,光纤型偏振控制器通过四模光纤与第二布拉格光纤光栅连接。本发明的激光器能够实现二阶模式激光的输出,其能够输出包括二阶的线偏模式,二阶矢量模式和二阶涡旋光模式等激光。

    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高阶旋涡模式产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0750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117758.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高阶旋涡模式产生方法及装置。其方法为:首先将去除涂覆层的少模光纤放置于光纤夹具上并将两端拉直固定;然后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通过功率渐变法,先对裸光纤区域用低功率单面曝光扫描,使光栅区域残余应力部分释放,随后根据观察光纤形貌,逐渐加大激光扫描功率并进行多次重复扫描,使得光纤轴向应力完全释放,获得折射率强调制且非对称分布的长周期光纤光栅,采用此光栅实现光纤基模耦合转换至高阶角向量子数的线性偏振纤芯导模,通过应力扭转少模光纤,使得高阶模的奇偶模分量的相位形成π/2相位差,以此获得高阶旋涡模式光束输出。该方法制作流程简单、结构紧凑,重复性好,价格低廉,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结合蚁群算法的级联双微环谐振波长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9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363182.3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冯元华 田华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蚁群算法的级联双微环谐振波长搜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双微环的最大加热功率,初始化双微环加热功率和信息素浓度;S2、判断第g代监测端口最优值是否大于阈值;若大于阈值,则进入局部锁定阶段,若小于阈值,进入步骤S3;S3、计算加热功率转移概率,变化双微环加热功率;S4、判断新一代加热功率是否为更优值,更新信息素浓度,更新监测端口最优光功率值,跳转至步骤S2。本发明将蚁群算法用于级联双微环结构光子器件波长控制全局搜索阶段,可以提高全局搜索速度,快速定位全局最佳加热功率,同时规避全局搜索过程中级联双微环结构固有的热串扰问题,解决了传统全局逐步扫描搜索速度慢的痛点。

    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高阶旋涡模式产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07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1117758.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高阶旋涡模式产生方法及装置。其方法为:首先将去除涂覆层的少模光纤放置于光纤夹具上并将两端拉直固定;然后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通过功率渐变法,先对裸光纤区域用低功率单面曝光扫描,使光栅区域残余应力部分释放,随后根据观察光纤形貌,逐渐加大激光扫描功率并进行多次重复扫描,使得光纤轴向应力完全释放,获得折射率强调制且非对称分布的长周期光纤光栅,采用此光栅实现光纤基模耦合转换至高阶角向量子数的线性偏振纤芯导模,通过应力扭转少模光纤,使得高阶模的奇偶模分量的相位形成π/2相位差,以此获得高阶旋涡模式光束输出。该方法制作流程简单、结构紧凑,重复性好,价格低廉,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