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72111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029721.5
申请日:2007-08-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甾体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甾体化合物结构如下:本发明的应用所制备的药物,具有促进血管舒张作用和对KCl诱导的心肌细胞内钙超载的保护作用,能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0355768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10034971.3
申请日:2006-04-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和它的用途。发明内容是提供联苯糖苷类衍生物,作为黑色素抑制剂或美白剂应用于医药、日用化工领域。具体的说是提供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联苯糖苷衍生物,其中R1为H、OH、OCH3或葡萄糖基,R2为H、OH或葡萄糖基,R3、R4为H或葡萄糖基;并提供含有该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组合物。新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及其含有该新化合物的组合物,可用作抑制黑色素生成或美白的化妆品、医药品、皮肤外用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994338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24225.3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185 , A61P37/04 , A23L1/30
Abstract: 草珊瑚水提取物的新用途,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是天然植物草珊瑚提取物的应用。草珊瑚水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或改善应激负荷起因的免疫低下的药物、健康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草珊瑚水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因应激导致的免疫器官萎缩;脾脏细胞数目减少;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比例紊乱;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草珊瑚水提取物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改善和治疗应激引起的免疫低下、慢性疲劳综合症、感染症。草珊瑚水提取物干品在药物或健康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各种制剂成品中占0.001~100%的重量比。
-
公开(公告)号:CN1765912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100020.7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提取物,包括组分芦丁、金丝桃苷;其制备方法包括干燥并粉碎的火棘果实中加入相当于其1~50倍重量的水、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丙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提取得到提取液;提取液经过滤,离心分离,浓缩,冷冻干燥;经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和反相C18填料柱层析,洗脱分离纯化。火棘提取物可用于制备缓解及改善由应激反应中氧自由基引起的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药物,也可用于制备缓解及改善由应激反应中氧自由基引起的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
-
-
公开(公告)号:CN1562279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6724.X
申请日:2004-04-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可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GCG、1,3,4,6-GA-glc、GC-3,5-diGA用于制备预防及改善糖尿病及其临床症状的药物及食品的应用。本发明是基于可可茶在小鼠糖负荷试验中对升高的血糖值显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可茶及其所含有效成分GCG、1,3,4,6-GA-glc、GC-3,5-diGA1,3,4,6-GA-glc、GC-3,5-diGA对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的抑制活性也得到了确切的证明。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21753.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基因工程菌制备冬虫夏草中脑苷脂成分的方法。生产冬虫夏草中脑苷脂成分的基因工程菌经发酵后,菌丝体经有机溶剂提取获得提取物,再经色谱分离得到脑苷脂成分富集部位,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冬虫夏草中的脑苷脂化合物。该方法可克服通过冬虫夏草获得脑苷脂过程中存在的生长条件苛刻、周期长、产率低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910854.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H15/256 , C07H15/26 , C07H1/00 , C07H1/06 , A61K31/704 , A61K31/704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椿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臭椿三萜类化合物从蒙古黄芪根中分离得到,具有新颖的结构,并且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还具有肿瘤细胞迁移抑制活性。因此,本发明的臭椿三萜类化合物可作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157206.4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47/46 , C07C45/79 , C07C29/76 , C07C33/14 , C07D301/32 , C07D303/48 , A61P29/00 , A61K31/11 , A61K31/047 , A61K31/045 , A61K31/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艾里莫酚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艾里莫酚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为化合物1~6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艾里莫酚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为益智仁的醇提取物进行多次分离后再经HPLC半制备所得,纯度较高。所述艾里莫酚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炎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1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390198.9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11/00 , A61P25/00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25/14 , A61P21/00 , C12P17/18 , C12N1/1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三桥环荚孢腔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三桥环荚孢腔酮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