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4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54421.9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装置及其方法。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装置包括激光器、电脑、电荷耦合元件、显微镜、物镜、光纤探针、玻璃管、载玻片、光纤调节架、载物台。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制备用于捕获和操控的光纤探针;步骤S2:组装一维叶绿体阵列;步骤S3:操控一维叶绿体阵列在活细胞内运动;步骤S4:组装二维叶绿体阵列。本发明实现了对植物细胞内的典型的细胞器叶绿体的操控、排列和组装,此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基因工程至关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9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07705.2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线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激光器领域。本发明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硒化镉-硫化锌核-壳量子点制备量子点掺杂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线,再使用显微操控法将所述量子点掺杂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线组装成环形谐振器,使用激光对所述环形谐振器进行辐照激发。本发明使用水溶性量子点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聚合物纳米线,PVP是一种两亲型表面活性剂,能够使量子点纳米晶体很好的分散于水中,且正好与水溶性量子点相兼容,不存在油溶性量子点有机溶剂毒性大的不足;本发明无需复杂的激光器设计工艺和制备技术,减少了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光学传导的损耗,克服了环形谐振腔高阈值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7945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78967.X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耦合材料,包括衬底和设置在所述衬底表面的纳米线交叉耦合层,所述纳米线交叉耦合层包括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和与所述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相接触的金属纳米线。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光耦合材料中,金属纳米线的等离激元可以被来自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的光致发光信号有效的激发,进而提高光耦合材料的耦合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光耦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金属纳米线与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组装成交叉结构,实现了光耦合,既经济又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73111.5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MOF材料乙醇分散液及其制法与在三阶非线性光学中的应用。所述制法包括:使钴源与有机配体反应,制得钴基MOF材料;其中,所述有机配体包括1,3,5‑三(4‑羧基苯基乙炔基)苯;以及,将所述钴基MOF材料与乙醇混合并采用细胞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处理,制得钴基MOF材料乙醇分散液;其中,所述破碎处理采用的功率为30%~50%,控制细胞破碎装置中冷凝水的温度为1‑5℃。本发明制备的钴基MOF材料乙醇分散液在光学三阶非线性特性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未来全光器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有望推动光学技术在通信、传感、信息处理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9977.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D06M11/38 , G02B6/02 , D06M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藕丝微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和光波导应用。本发明将莲藕横切,从莲藕切开后的横切面上抽取莲藕丝束,得到的莲藕丝束浸泡在无机强碱溶液中进行碱处理,得到碱处理莲藕丝束;将所述碱处理莲藕丝束水洗后分离,得到莲藕丝微光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辅助物理分离”的方法能成功分离出莲藕丝微光纤,莲藕丝微光纤在不同波长激光照射下显示出明显的红、绿、蓝荧光,并表现出稳定的荧光强度,这种荧光信号可以沿着莲藕丝微光纤的轴向传输,类似于通信光纤的传输特性。本发明制备的莲藕丝微光纤其独特的光学特性、柔韧性和多功能性赋予其广泛的应用吸引力,是光子学应用领域具有前景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95472.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成像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系统包括激光器、声光偏转器、扩束镜、二向色镜、显微镜、样品室、照明光源、反射镜、聚光镜、相机和计算机,所述样品室的样品衬底上涂有包含有上转换纳米颗粒的样本溶液;其中,激光器发出的光依次经过声光偏转器调制、扩束镜准直、二向色镜反射、显微镜聚焦后,用于捕获及控制上转换纳米颗粒;照明光源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样品、二向色镜投射、反射镜反射、聚光镜聚光后,在相机成像;计算机用于控制激光器、声光偏转器以及显示相机采集的图像。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可广泛应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290147.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热诱导反向马兰戈尼流的方法及药物集群细胞递送的方法,涉及药物递送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玻璃基板上平铺硅油膜,膜上滴液滴稳定后形成硅油环绕的液滴。其中液滴中含有细胞和载药颗粒,利用光镊的激光照射到硅油中,会在水油的边界处产生稳定的反向马兰戈尼流,使溶液中载有药物的颗粒产生集群,用光镊抓取一个或两个细胞放在水油边界附近,同过控制光阱的移动来控制药物集群细胞递送。本发明通过将激光照射到硅油里,硅油在对应的光镊的激光波长有很强的吸收,导致在硅油中产热,避免光热对细胞造成损伤。光热诱导水油界面的反向马兰戈尼流使载药颗粒的集群运动到细胞周围,精准的完成药物递送。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903078.4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透镜及其应用,所述微透镜为脂质颗粒。本发明方案制备的微透镜制备、提取方法简单,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脂质颗粒能够作为细胞内部的光学元件发挥光学作用并具有完全生物兼容性;同时脂质颗粒天然生成于细胞内部,与细胞内部的微结构具有天然的位置靠近关系,可以在近场收集和重定位微结构的光学信号,有效的提高了光学显微镜的细胞微结构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14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57849.X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药物靶向递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操控光路与荧光激发光路相平行,操控光路与照明光路相垂直;电荷耦合元件与照明光路在同一条光路上;照明光路器件产生照明光照射在样品室内的活体样品上;活体样品内具有纳米药物;荧光激发光路器件发出广谱白光,经倒置物镜激发纳米药物发出荧光;操控光路器件发射激光束,经倒置物镜照射在活体样品上;电荷耦合元件采集样品室内图像并转化为电信号,计算机基于图像电信号,根据靶向递送的速度和方向调整声光偏转片的偏转角以设定光学势肼位置,纳米药物受到激光束施加的光学梯度力,进而跟随激光束的照射位置同步移动。本发明能够避免对生物体产生侵入性损伤且实现纳米药物的高精度定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74245.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纳球分散于成膜剂,得到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成膜,得到附着微纳球的薄膜;利用光压对薄膜表面附着的微纳球进行阵列组装后,得到含有微纳球阵列的薄膜;将所述含有微纳球阵列的薄膜转移到基底表面,得到所述微透镜阵列。本发明利用光压对附着于水膜表面的微纳球进行组装,不需要依赖大型的具有光镊系统的装置来操控膜上的微纳球,组装后的材料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直接转移到基底表面即可得到微透镜阵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