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泡沫吸收法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886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92456.1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5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含硫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泡沫吸收法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将含硫废气与带有捕获剂的泡沫接触作用后得到净化后气体。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强的起泡剂与捕获剂形成带捕获剂的气泡对含硫废气进行处理。利用泡沫相对表面积大的特点,能增加废气与捕获剂作用的时间,让捕获剂更加有效地对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吸收,达到高效去除废气中含硫化合物的目的。本发明优选使用的起泡剂表面活性强,在处理废气时的效率也自然提高,因此具有对含硫废气吸收彻底、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易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水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15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9746.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水质检测装置,包括:防光干扰黑箱;前处理单元,前处理单元包括样品导入、过滤装置、精确控量以及显色反应;光照系统,光照系统的光源位置与范围覆盖整个pH试纸的检测区域;光照系统设于防光干扰黑箱内,并位于防光干扰黑箱内的pH试纸检测位的上方;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pH试纸图像,并将采集的pH试纸图像发送给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pH试纸图像确定出与该图像对应的pH值;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检测数据;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服务终端;其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的pH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接触电催化原理用废弃塑料制备双氧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9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42950.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电催化原理用废弃塑料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将颗粒状废弃塑料通入惰性气体,粉碎、研磨、干燥得到粉末状塑料,即得到催化制备双氧水的催化剂,在水中加入所述的催化剂,超声,除去催化剂,得到双氧水。该催化剂具有高度稳定的结构,在经过20个循环反应后,催化剂的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同时,催化剂制备双氧水的性能也基本保持不变。在模拟实际水体环境下,废塑料粉末在不同水体中仍能保持较高的双氧水产率。使用该接触电催化剂,双氧水的产量可达到1.37mM/h。并且利用氧还原的过程通过接触电生产双氧水,并适用于各种废弃塑料。本发明实现了双氧水的绿色制备,为绿色高效的双氧水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向。

    一种老龄垃圾渗滤液腐殖质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97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778912.6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老龄垃圾渗滤液腐殖质的去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老龄垃圾渗滤液通入难溶腐殖质沉淀过滤装置中,加入强酸调节溶液pH至1.0‑1.5,吸附过滤除去腐殖质中的胡敏素与胡敏酸;S2、在溶液中加入碳量子吸附氧化材料,搅拌20分钟,之后再投絮凝剂絮凝;S3、溶液加入碱液调节pH至6‑7之间,加热溶液至40‑50℃,通过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离心,将吸附氧化材料进行分离同时达到脱氧的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方法具有过程便捷,去除率高,设备简单,无污染物后续处理等优点,能够为老龄垃圾渗滤液腐殖质的处理提供一种可行的去除方案。

    一种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20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1350174.2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无机纳米材料领域。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亚铁盐、铁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助溶剂,超声处理,搅拌,得到溶液A;(2)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混匀,然后加入甲苯,接着加入溶液A,随后加入NaOH溶液,搅拌直至溶液变透明澄清,得到溶液B;(3)向溶液B中加入分散剂和碱性添加剂调节pH,搅拌,得到微乳液;(4)向上述微乳液中加入NaHCO3,陈化处理,离心后抽滤,然后洗涤,分离,干燥,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本发明采用共价偶合的方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既可以实现外加磁场的定向移动,避免酶污染,也不会改变其生物活性。

    一种镧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2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102610.2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镧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用凝胶法合成镧和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纳米材料,利用镧锰双掺杂的铁酸铋的压电性质对微塑料中的目标污染物进行压电催化降解,然后利用其磁性进行快速回收。本发明是一种新的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水体污染物降解方法,利用材料的磁性和水体机械力带来的压电作用可实现水体微塑料中污染物的快速循环降解,对环境友好、利用价值高、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掺杂锰的铁酸铋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110158.4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修复与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掺杂锰的铁酸铋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制得的掺杂锰的铁酸铋纳米线片具有显著的压电效应,该催化剂在超声作用下会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势极化,产生大量电子,这些电子可以高效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烷和一氧化碳,对环境友好,可重复利用价值高。本发明是一种新的且具有成本效益的二氧化碳还原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