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7094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546138.3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10K1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8 , G10K2210/12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路面输入检测器与差值检测器之间的传递特性产生变化时也能维持对振动噪音的降噪性能的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在配备在车辆(10)上的有源降噪装置(ANC)(12)中,通过所谓的自适应控制输出用于抵消振动噪音的干涉音(CS)。ANC装置(12)具有:传递特性变化检测器(18),其检测路面输入检测器(60x、60y、60z)与差值检测器(22)之间的传递特性的变化;以及更新量调整器(82),其根据由传递特性变化检测器(18)检测出的传递特性的变化,使滤波器系数(Wr)的更新量变得比正常时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046424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80119179.X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1/02 , G10K1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88 , G10K11/178 , G10K2210/128 , G10K2210/3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0),其中,调整基准信号生成器(40)从与基准信号Sr生成时对应于基准信号生成器(22)的波形数据的读取位置错开规定数值的读取位置,依次读取上述波形数据而生成调整基准信号Sra。由单抽头自适应滤波器(42)将调整基准信号Sra与滤波系数W相乘而生成控制信号Scp。增益调整器(44)输出控制信号Scp与增益率G相乘而得的修正控制信号Sca。由扬声器(8)将修正控制信号Sca作为抵消声波并进行发声。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47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062013.6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浩介
IPC: G10K11/178 , B60R11/02
Abstract: 一种有源噪声控制装置及车辆。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0)具有第1自适应滤波器(36C)和第1滤波器系数更新部(40C),其中,所述第1自适应滤波器(36C)通过对与噪声相对应的参考信号(r)进行滤波处理来生成控制信号(uC);所述第1滤波器系数更新部(40C)根据加法误差信号(eC)和参考信号(r)来更新第1自适应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W2),其中,所述加法误差信号(eC)是将第1误差信号(eL)和第2误差信号(eR)相加得到的信号,所述第1误差信号(eL)通过第1麦克风(20L)检测残留噪声而得到,所述第2误差信号(eR)通过第2麦克风(20R)检测残留噪声而得到。据此,能良好地降低噪声并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66287.2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浩介
IPC: G10K11/178 , B60R11/02
Abstract: 一种有源噪声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有源噪声控制装置(10)具有:基准信号生成部(28X~28Z),其生成与振动传感器(18)的共振频率(f0x~f0z)对应的基准信号(sx~sz);第一自适应滤波器(30X~30Z),其通过对基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来生成模拟在振动传感器共振时得到的信号的传感器共振模拟信号(mx~mz);运算部(32X~32Z),其计算第二参考信号(rx2~rz2),该第二参考信号(rx2~rz2)是由振动传感器获取的第一参考信号(rx1~rz1)与传感器共振模拟信号的差分;和第二自适应滤波器(36X~36Z),其通过对第二参考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来生成控制信号(u0x~u0z)。据此,能够良好地降低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172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094060.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3/002 , G10K11/17827 , G10K11/1783 , G10K11/17883 , G10K11/17885 , G10K2210/12821 , G10K2210/3014 , G10K2210/3039 , G10K2210/305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考虑车速与信号等级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控制的车用主动式振动噪音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振幅限制机构(74),其根据所述信号等级(La)来限制所述抵消信号(Ss)的振幅。所述振幅限制机构(74)根据车速(V)改变振幅限制规则,该振幅限制规则表示抵消信号(Sc1)的振幅的限制值(C)相对于信号等级(La)的关系,振幅限制机构(74)基于按照该振幅限制规则求得的限制值(C)来限制所述抵消信号(Sc1)的振幅。
-
公开(公告)号:CN10342642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190117.6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10K11/1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6 , G10K11/17833 , G10K2210/121 , G10K2210/12821 , G10K2210/3039 , G10K2210/503 , G10K2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式噪音控制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混频器的输出范围,从而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发出最适当的抵消音。该主动式噪音控制装置(100)包括:第1主动式噪音控制部(11),其生成针对第1噪音事态的第1抵消信号(Sc1);第2主动式噪音控制部(12),其生成针对第2噪音事态的第2抵消信号(Sc2);混频器(20),其将所述第1抵消信号(Sc1)与所述第2抵消信号(Sc2)混合而生成混合抵消信号(Sc0);扬声器(28),其根据所述混合抵消信号(Sc0)输出抵消音;振幅抑制部(50),其根据所述第1抵消信号(Sc1)的振幅抑制所述第2抵消信号(Sc2)的振幅。
-
公开(公告)号:CN10322848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180057112.5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1/02 , G10K11/178 , B60G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5 , G10K11/178 , G10K2210/12821 , G10K2210/3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降噪效果的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采用自适应控制的ANC装置(12)包括:抵消音输出机构(24、70a、70b),其根据所述前轮参照信号输出前轮抵消音并且根据所述后轮参照信号输出后轮抵消音,所述前轮抵消音用于在消音对象位置消除由所述前轮振动所引起的前轮振动噪音,所述后轮抵消音用于在所述消音对象位置消除由所述预测后轮振动引起的后轮振动噪音;转向状态检测机构(76),其用于检测车辆(10)的转向状态。抵消音输出机构(24、70a、70b)根据所述转向状态检测到前轮(28a)和后轮(28b)的运行轨迹不同时,抑制所述后轮抵消音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22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012873.5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10K11/1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8 , G10K2210/12821 , G10K2210/30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干涉音效果的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在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12)中,利用修正滤波器(76)来修正前轮参照信号或者所述参照信号从而预测后轮干涉音(CSr),所述修正滤波器(76)根据所述车辆(10)的前轮用悬架(14a)与后轮用悬架(14b)的特性的不同而对前轮参照信号或者后轮参照信号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172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094060.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3/002 , G10K11/17827 , G10K11/1783 , G10K11/17883 , G10K11/17885 , G10K2210/12821 , G10K2210/3014 , G10K2210/3039 , G10K2210/305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考虑车速与信号等级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控制的车用主动式振动噪音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振幅限制机构(74),其根据所述信号等级(La)来限制所述抵消信号(Ss)的振幅。所述振幅限制机构(74)根据车速(V)改变振幅限制规则,该振幅限制规则表示抵消信号(Sc1)的振幅的限制值(C)相对于信号等级(La)的关系,振幅限制机构(74)基于按照该振幅限制规则求得的限制值(C)来限制所述抵消信号(Sc1)的振幅。
-
公开(公告)号:CN10342642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90117.6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10K11/1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6 , G10K11/17833 , G10K2210/121 , G10K2210/12821 , G10K2210/3039 , G10K2210/503 , G10K2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式噪音控制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混频器的输出范围,从而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发出最适当的抵消音。该主动式噪音控制装置(100)包括:第1主动式噪音控制部(11),其生成针对第1噪音事态的第1抵消信号(Sc1);第2主动式噪音控制部(12),其生成针对第2噪音事态的第2抵消信号(Sc2);混频器(20),其将所述第1抵消信号(Sc1)与所述第2抵消信号(Sc2)混合而生成混合抵消信号(Sc0);扬声器(28),其根据所述混合抵消信号(Sc0)输出抵消音;振幅抑制部(50),其根据所述第1抵消信号(Sc1)的振幅抑制所述第2抵消信号(Sc2)的振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