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23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6780.1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50 , H01G11/70 , H01M4/134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化学元件用电极具有集电体以及形成于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含有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理论容量密度超过833mAh/cm 3 的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层的BET比表面积为5m 2 /g~80m 2 /g。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492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564.0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366 , H01M4/622 , H01M4/624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5)、负极(6)、隔膜(7)和非水电解质,在正极(5)和负极(6)之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集电体(51)的表面上形成有含有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的合剂层。合剂层由粘合剂相对于活性物质的体积比不同的第1层(52)和第2层(53)构成,与集电体(51)的表面相接触的第1层(52)中的粘合剂的体积比比第2层(53)中的粘合剂的体积比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320822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110379.6
申请日:2008-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3 , H01M4/66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该电池包括正极混合剂层(1B)设置在正极集流体(1A)上的正极(4)、负极混合剂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配置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及非水电解液。正极集流体(1A)由含铝的导电体形成。正极混合剂层(1B)有第一混合剂层(11)和形成在第一混合剂层(11)上的第二混合剂层(12)。第一混合剂层(11)由包含可溶于或可分散于水中的第一有机材料的第一混合剂材料形成。第二混合剂层(12)由包含可溶于或可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第二有机材料的第二混合剂材料形成。能提供即使电池造成内部短路也能容易地抑制电池热失控的、安全性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499660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14864.8
申请日:2003-1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42 , C01G53/42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6/40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10/0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包括含有能够可逆地吸藏和释放出Li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能够可逆地吸藏和释放出Li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具有Li传导性的电解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含有锂和过渡金属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锂、过渡金属和氧的组成比例为选自以下a和b之中的至少一种状态:a:相对于锂、过渡金属、氧之间成立的化学计量比而言,氧元素数量不足;b:相对于锂、过渡金属、氧之间成立的化学计量比而言,锂过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