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成像装置以及摄像机

    公开(公告)号:CN1769942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510119391.X

    申请日:2005-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63 G02B15/14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保持一形成对象光学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该成像光学系统包括:一有来自对象的光线入射其上的物方侧透镜单元(4);以及一反射光学元件(5),其具有一用于使该物方侧透镜单元(4)的出射光线改变方向的反射面(5a),其中在成像状态下,在来自对象的光线的方向上以可移动方式保持该物方侧透镜单元(4),而在存放状态下,使该反射光学元件(5)退避至一与该成像状态下所处的位置不同的退避位置。

    变焦透镜系统、透镜镜筒、成像装置以及拍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13192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710006387.1

    申请日:2007-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17/04 G02B5/04 G02B15/173 G03B1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包括四个透镜单元,每个透镜单元由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元件,其中至少任何两个透镜单元之间的间距改变,从而连续可变的放大倍率形成光学图像,透镜单元中的任何一个、透镜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构成一个透镜单元的多个相邻透镜元件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变焦透镜系统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包括具有反射面的透镜元件、并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单元,并且满足条件(1):1.00<-(1-m2T)×m3T×m4T<2.00(m2T、m3T、以及m4T是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透镜单元分别在摄远端的放大倍率)。

    可变焦距透镜系统、摄像装置和摄像照相机

    公开(公告)号:CN100520475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10081449.6

    申请日:2005-06-22

    Inventor: 吉次庆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于透镜的构成片数少而在不使用时可以缩小存放的、且分辨率高的可变焦距透镜系统,所述可变焦距透镜系统从物体一侧依次包括负放大率的第1透镜组(G1)、正放大率的第2透镜组(G2)、和正放大率的第3透镜组(G3),通过沿着光轴分别移动各透镜组,改变各透镜组之间的间隔来进行变倍,第1透镜组(G1)具有一片凹透镜元件(L1)和一片凸透镜元件(L2),第2透镜组(G2)具有一组胶合透镜元件(L3)~(L5),第3透镜组(G3)具有一片凸透镜元件(L6)。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装置和拍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0465689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580031727.5

    申请日:2005-09-15

    Inventor: 吉次庆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大倍数变动比接近为5倍至6倍,总体长度较短,而且分辨率较高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从物方侧至像方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G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G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单元(G4)。在放大倍数从广角端变化至摄远端的过程中,各透镜单元分别沿光轴移动从而第三透镜单元(G3)移动至物方侧,而第一透镜单元(G1)和第二透镜单元(G2)以凸形轨迹移动至像方侧。第三透镜单元(G3)包括至少两个透镜元件,其中包括为设置于最靠近物方侧位置的正透镜元件、而且其高曲率表面朝向物方侧的第三透镜单元物方侧透镜元件,以及为设置于最靠近像方侧位置的负透镜元件、并相对于像方侧呈凹形的第三透镜单元像方侧透镜元件。满足以下条件7.0<LW/fW<9.0…(1)以及1.5<LT/fT<2.1…(2),5.0≤(Z=fT/fW)≤6.0,LW是在广角端的总光程,fW是在广角端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LT是在摄远端的总光程,fT是在摄远端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以及Z是当拍摄距离为∞时的在广角端和在摄远端的放大倍数变动比。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装置和拍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23384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80031727.5

    申请日:2005-09-15

    Inventor: 吉次庆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大倍数变动比接近为5倍至6倍,总体长度较短,而且分辨率较高的变焦透镜系统。该变焦透镜系统从物方侧至像方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G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G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单元(G4)。在放大倍数从广角端变化至摄远端的过程中,各透镜单元分别沿光轴移动从而第三透镜单元(G3)移动至物方侧,而第一透镜单元(G1)和第二透镜单元(G2)以凸形轨迹移动至像方侧。第三透镜单元(G3)包括至少两个透镜元件,其中包括为设置于最靠近物方侧位置的正透镜元件、而且其高曲率表面朝向物方侧的第三透镜单元物方侧透镜元件,以及为设置于最靠近像方侧位置的负透镜元件、并相对于像方侧呈凹形的第三透镜单元像方侧透镜元件。满足以下条件7.0<LW/fW<9.0…(1)以及1.5<LT/fT<2.1…(2)(这里,Z=fT/fW>5.0,LW是在广角端的总光程,fW是在广角端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LT是在摄远端的总光程,以及fT是在摄远端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

    变焦透镜系统、透镜镜筒、成像装置以及拍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13192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06387.1

    申请日:2007-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17/04 G02B5/04 G02B15/173 G03B1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包括四个透镜单元,每个透镜单元由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元件,其中至少任何两个透镜单元之间的间距改变,从而连续可变的放大倍率形成光学图像,透镜单元中的任何一个、透镜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构成一个透镜单元的多个相邻透镜元件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变焦透镜系统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单元,包括具有反射面的透镜元件、并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单元,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单元,并且满足条件(1):1.00<-(1-m2T)×m3T×m4T<2.00(m2T、m3T、以及m4T是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透镜单元分别在摄远端的放大倍率)。

    透镜镜筒、成像装置以及摄像机

    公开(公告)号:CN176994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19391.X

    申请日:2005-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63 G02B15/14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保持一形成对象光学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镜筒,该成像光学系统包括:一有来自对象的光线入射其上的物方侧透镜单元(4);以及一反射光学元件(5),其具有一用于使该物方侧透镜单元(4)的出射光线改变方向的反射面(5a),其中在成像状态下,在来自对象的光线的方向上以可移动方式保持该物方侧透镜单元(4),而在存放状态下,使该反射光学元件(5)退避至一与该成像状态下所处的位置不同的退避位置。

    变焦镜头及其电子静像相机

    公开(公告)号:CN1650213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3808087.7

    申请日:2003-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4 G02B13/18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摄影距离为∞时的变焦比为2.5倍3.2倍、广角端的视场角为60°~ 70°,分辩率高,由非使用时的光学全长较短的三组透镜够成。变焦透镜包括从物体侧向像面(S)侧依次配置的、负放大率的第1透镜组(G1)、正放大率的第2透镜组(G2)、以及正放大率的第3透镜组(G3)。上述第1透镜组(G1)包括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的、使曲率大的面朝向像面(S)侧的负凹凸透镜的第1透镜(L1)、以及使曲率大的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的第2透镜(L2)。上述第2透镜组(G2)包括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的、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第3透镜(L3)、正透镜的第4透镜(L4)、负透镜的第5透镜(L5)、以及凸面朝向像面S侧的平凸透镜的第6透镜(L6)。上述第3透镜组(G3)包括1片正透镜的第7透镜(L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