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电池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47468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080001654.6

    申请日:2010-02-22

    Inventor: 横山智彦

    Abstract: 用组装封口体(5)将有底圆筒形的电池壳体(1)的开口部封口。组装封口体(5)具有上侧阀板(13)、下侧阀板(15)及底板(16)。在底板(16)上形成有内部排气孔(21)。从电池壳体(1)的轴向上看时,内部排气孔(21)的至少一部分与下侧阀板(15)的阀孔形成部(15b)重叠。根据该构成,例如即使因电池内压上升而使电极组(20)从下往上推,从而提升底板(16),也不会堵塞阀孔。

    便携式电子设备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26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0980114177.1

    申请日:200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以二次电池作为电源,具备筐体、被收纳于所述筐体内的电子设备主体、被收纳于所述筐体内的电池收纳部,即使在因给与极大的冲击而使其内容物熔化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熔液的流出。在该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电池收纳部是具有用于嵌合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嵌合部的成形体,在所述电池嵌合部的表面设有具备温度抑制层和阻挡层的覆盖层。

    圆筒形电池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47468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80001654.6

    申请日:2010-02-22

    Inventor: 横山智彦

    Abstract: 用组装封口体(5)将有底圆筒形的电池壳体(1)的开口部封口。组装封口体(5)具有上侧阀板(13)、下侧阀板(15)及底板(16)。在底板(16)上形成有内部排气孔(21)。从电池壳体(1)的轴向上看时,内部排气孔(21)的至少一部分与下侧阀板(15)的阀孔形成部(15b)重叠。根据该构成,例如即使因电池内压上升而使电极组(20)从下往上推,从而提升底板(16),也不会堵塞阀孔。

    便携式电子设备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2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4177.1

    申请日:200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以二次电池作为电源,具备筐体、被收纳于所述筐体内的电子设备主体、被收纳于所述筐体内的电池收纳部,即使在因给与极大的冲击而使其内容物熔化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熔液的流出。在该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电池收纳部是具有用于嵌合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嵌合部的成形体,在所述电池嵌合部的表面设有具备温度抑制层和阻挡层的覆盖层。

    电池
    30.
    发明公开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626093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161658.X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具备:将第1电极和第2电极在其间夹着多孔质绝缘层地层叠或卷绕而形成的电极组;非水电解质;收纳电极组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池盒;将第1电极与电池盒的底部连接的第1引线;将电池盒的开口部封口的封口部件;以及将第2电极与封口部件连接的第2引线。第1引线和第2引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高电阻部,该高电阻部在引线的长度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电阻高于其它部分,高电阻部位于第1引线上的比与电池盒的底部的连接部位更靠近第1电极的部位,或者位于第2引线上的比与封口部件的连接部位更靠近第2电极的部位,高电阻部与电池盒或封口部件接触。本发明的电池可抑制外部短路时因电极引线的发热而引起的电池温度的上升,具有优良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