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11992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680003717.5
申请日:2006-04-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3282 , H03F1/0222
Abstract: 极坐标调制电路、极坐标调制方法、集成电路和无线电传送设备,其中在极坐标调制系统中可以高精度地补偿相位信号和幅度信号之间的路径延迟差异,同时抑制电路规模的增加。延迟量确定部分(102)针对幅度信号的幅度值并且针对传送电平信息(S1),存储基于功放单元(105)的步长响应特征的延迟量信息作为表数据。以这种方式,使用幅度信号和传送电平信息(S1)作为参考信号来执行延迟调节,从而可以高精度地补偿幅度信号和相位信号之间的路径延迟,同时抑制电路规模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886900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5498.X
申请日:2004-1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52/08 , H03G3/3052 , H04W52/10 , H04W52/143
Abstract: 一种接收装置,即使在进行基站发送功率控制时,也能够防止接收装置的饱和以及灵敏度恶化,同时还能够在不增加电流消耗量的情况下对偏移电压进行校正。在该装置中,增益设定单元(109)基于接收电场强度的信息与基站的发送功率的信息的发送功率信息,推算下一个帧中的各个时隙的接收电场强度,计算相应于推算出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增益设定值。增益控制电路(110)提取通过增益设定单元(109)设定的增益中的最大增益,使其成为直流偏移电压校正时的设定增益,并且通过相应于各个时隙的增益设定值来实施增益控制。电压校正电路(111)实施接收信号的直流偏移电压的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692560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380100670.0
申请日:2003-10-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025 , H03F1/02 , H03F1/0244 , H03F3/24 , H03F2200/507 , H03F2200/511 , H04B2001/045
Abstract: 提供宽频带且高效率的EER方法的发送机。为此,调制信号中的振幅分量输入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电源端子,IQ正交信号输入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高频输入端子,从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输出获得调制信号。从输出电压依次不同的DC-DC变换器群615经由开关群621将集电极电压供给发射极跟随器729。集电极电压根据振幅分量的电平,开关群621选择DC-DC变换器616~620任意一个输出,通过供给发射极跟随器,减小发射极跟随器729的发射极电压和发射极跟随器729的集电极电压的差,提高发射极跟随器729的效率,而且,通过发射极跟随器729对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变换,实现宽频带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886900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480035498.X
申请日:2004-1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52/08 , H03G3/3052 , H04W52/10 , H04W52/143
Abstract: 一种接收装置,即使在进行基站发送功率控制时,也能够防止接收装置的饱和以及灵敏度恶化,同时还能够在不增加电流消耗量的情况下对偏移电压进行校正。在该装置中,增益设定单元(109)基于接收电场强度的信息与基站的发送功率的信息的发送功率信息,推算下一个帧中的各个时隙的接收电场强度,计算相应于推算出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增益设定值。增益控制电路(110)提取通过增益设定单元(109)设定的增益中的最大增益,使其成为直流偏移电压校正时的设定增益,并且通过相应于各个时隙的增益设定值来实施增益控制。电压校正电路(111)实施接收信号的直流偏移电压的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886901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0480035341.7
申请日:2004-1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30
Abstract: 一种接收装置,即使在干扰波存在的环境下也能够高速且高精度地进行直流偏移电压的校正,而不会引起噪声特性的恶化。在该装置中,数字信号处理部(108)以成为规定的接收质量的增益进行接收信号的增益控制。时间常数控制电路(110)通过控制时间常数,在直流偏移电压校正时,与不校正直流偏移电压的情况相比,低通滤波器(106a)的接收信号的衰减量变得缓和。电压校正电路(111)校正在增益控制时接收信号中产生的直流偏移电压。第二解码器(112)比较增益控制时的增益和阈值,并对动作控制电路(113)进行指示,以在增益控制时的增益大于等于阈值的情况下使高频电路(114)为非动作状态,而在增益控制时的增益低于阈值的情况下使高频电路(114)为动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547908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580021946.5
申请日:2005-06-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367 , H03F1/328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失真补偿电路,其能够准确地表示调制信号,即在抑制补偿数据增加和电路尺寸增加的同时,实现放大器的低失真特性。根据用于存储对于稳态下的控制电压的输出信号幅度和输出相位特性的稳态特性补偿电路(11),由第一幅度信息调整单元(13)对执行了幅度校正的幅度信息r11(t)进行幅度调整,从而在抑制补偿数据增加的同时,改进放大器对于控制电压变化的输入信号幅度的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243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225.6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0222 , H03F1/3282
Abstract: 一种极坐标调制电路,其中在确保补偿准确性的同时,可减少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量,并且可抑制关于失真补偿的电路规模的增加。根据本发明的极坐标调制电路,划分对于在应用控制电压之后建立的稳定状态下的控制电压的输出信号特性,并将其存储到用于存储要被用于相加预定DC偏移电压的数据的偏移存储部分(101a),并且还将其存储到用于存储要用于相乘预定系数的数据的系数存储部分(102),其中所述输出信号特性与输入高频信号的预定输入幅度有关、并且对于放大器的失真补偿是必要的,从而在确保补偿准确性的同时,可减少关于失真补偿的电路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0362746C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380100670.0
申请日:2003-10-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025 , H03F1/02 , H03F1/0244 , H03F3/24 , H03F2200/507 , H03F2200/511 , H04B2001/045
Abstract: 提供宽频带且高效率的EER方法的发送机。为此,调制信号中的振幅分量输入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电源端子,IQ正交信号输入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高频输入端子,从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输出获得调制信号。从输出电压依次不同的DC-DC变换器群615经由开关群621将集电极电压供给发射极跟随器729。集电极电压根据振幅分量的电平,开关群621选择DC-DC变换器616~620任意一个输出,通过供给发射极跟随器,减小发射极跟随器729的发射极电压和发射极跟随器729的集电极电压的差,提高发射极跟随器729的效率,而且,通过发射极跟随器729对高频功率放大器130的电源电压进行电压变换,实现宽频带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015121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21946.5
申请日:2005-06-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367 , H03F1/328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失真补偿电路,其能够准确地表示调制信号,即在抑制补偿数据增加和电路尺寸增加的同时,实现放大器的低失真特性。根据用于存储对于稳态下的控制电压的输出信号幅度和输出相位特性的稳态特性补偿电路(11),由第一幅度信息调整单元(13)对执行了幅度校正的幅度信息r11(t)进行幅度调整,从而在抑制补偿数据增加的同时,改进放大器对于控制电压变化的输入信号幅度的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969463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80019368.1
申请日:2005-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88/06 , H04B1/0003
Abstract: 设置多个系统的可变更功能和性能的可重构无线处理单元(102),在控制单元(104)收集在各自的无线处理系统(102a、102b)中接收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链路的质量信息,基于这种信息从多个通信方式和传输模式(例如,在多个系统间的分集传输和以一个通信方式进行的分集传输和MIMO信道复用传输)中选择最适宜的通信方式和传输模式。然后根据所选择的通信方式和传输模式,通过变更多个可重构无线处理单元(102)的各自的结构,以期望的传输模式进行通信。由此,能够对通信链路进行基于质量的状况和其他的请求条件的最适宜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