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161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51121.1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009 , C03B2201/02 , C03B2201/31 , C03B2203/23 , C03B2203/26 , G02B6/0281 , G02B6/03611 , G02B6/03627 , G02B6/03633 , G02B6/0365
Abstract: 光纤具备芯体和包围芯体的外周的包层,具有用Δ(r)表示相对于距芯体的中心的距离r的相对折射率差的折射率分布,下述的公式所表示的A的值在0.3%·μm以下,(其中,r的单位是μm,相对折射率差Δ(r)的单位是%,Δref(r)=-0.064r+0.494,MFD1.31是波长1.31μm时的模场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7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80002311.9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036
Abstract: 一种光纤,其中,纤芯(10)具有:内侧纤芯部(11),其包括纤芯(10)的中心轴C;和外侧纤芯部(12),其包围内侧纤芯部(11)并且比内侧纤芯部(11)折射率低,包层(20)具有:内侧包层部(21),其径向上的折射率一定,与纤芯(10)接触;和外侧包层部(22),其包围内侧包层部(21),内侧纤芯部(11)中的与外侧纤芯部(12)的边界接触的区域的折射率比外侧纤芯部(12)的折射率高,外侧纤芯部(12)的折射率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逐渐变低,内侧包层部(21)的折射率与外侧纤芯部(12)的最外周的折射率相等并且为外侧包层部(22)的折射率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04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980103332.X
申请日:2009-0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H01G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H01G9/2059 , H01G9/209 , H01L51/445 ,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配线部产生的光吸收从而谋求发电效率的改善的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10),其至少具有:一面侧具有担载了色素的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15)和在与该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15)邻接的部分设置的配线部(19)的第1电极基板11,与第1电极基板11的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15)相对配置的第2电极基板(16),在第1电极基板(11)和第2电极基板(16)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电解质层(17);对第1电极基板(11)、配线部(19)和第2电极基板(16)中的至少一个,在与配线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改变入射光方向的入射光方向改变部(18)。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10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80019147.8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81 , H01G9/2031 , H01G9/2059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块(20),其特征在于,在基材(10)和背面板(17)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元由第一导电层(11)、内部含有电解液的多孔半导体层(12、13)和第二导电层(15)构成,第二导电层(15)的一端通过相对于和该第二导电层(15)所属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元(20a)相邻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元(20b)的第一导电层(11)固定而与其进行电连接,并且第二导电层(15)的载置于多孔半导体层(12、13)上的部分不与该多孔半导体层(12、13)及背面板(17)接合。根据本发明,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块中,即使对于因热过程所导致的各层的热膨胀及收缩、基板的弯曲或变形等情况,仍然可以抑制成为对电极的膜的耐久性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122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680013740.2
申请日:2006-04-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nventor: 北村隆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7/065 , C08J5/18 , C08J2300/12 , C08L101/12 , H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π共轭类高分子与离子液体进行接触处理形成的导电材料以及一种由π共轭类高分子膜与离子液体进行接触处理形成的导电膜。并且,本发明提供它们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47497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80119955.6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27 , H01G9/2059 , H01G9/2068 , H01G9/2086 ,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电转换元件,具有:呈线状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解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介由所述电解质而被配置;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由铜线及覆盖该铜线的覆盖金属构成的第一线材,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线材的外周且担载有色素的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04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3332.X
申请日:2009-0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H01G9/2059 , H01G9/209 , H01L51/445 ,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配线部产生的光吸收从而谋求发电效率的改善的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10),其至少具有:一面侧具有担载了色素的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15)和在与该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15)邻接的部分设置的配线部(19)的第1电极基板11,与第1电极基板11的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15)相对配置的第2电极基板(16),在第1电极基板(11)和第2电极基板(16)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电解质层(17);对第1电极基板(11)、配线部(19)和第2电极基板(16)中的至少一个,在与配线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改变入射光方向的入射光方向改变部(18)。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087725.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C03B37/027 ,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的制造方法。该光纤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在拉丝炉(110)中对光纤用母材(1P)进行拉丝的拉丝工序(P1);以及对在拉丝工序(P1)中被拉出的光纤进行缓慢冷却的缓慢冷却工序(P3),在缓慢冷却工序(P3)中,光纤在多个缓慢冷却炉(121)中通过,在将构成光纤所包含的纤芯的玻璃的结构弛豫的时间常数设为τ(T),将光纤在缓慢冷却工序(P3)中任一时刻的温度设为T、将构成纤芯的玻璃在任一时刻的假想温度设为Tf0、将构成纤芯的玻璃在从任一时刻经过时间Δt后的假想温度设为Tf时,下述式(1)成立:20℃<Tf‑T=(TfO‑T)exp(‑Δt/τ(T))<100℃…(1)。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77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780052467.2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nventor: 北村隆之
IPC: C03B37/027 ,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备:拉丝工序(P1),在该工序中,在拉丝炉(110)中对光纤用母材(1P)进行拉丝;以及缓冷工序(P3),在该工序中,对在拉丝工序(P1)中拉出的光纤(1)进行缓冷,在缓冷工序(P3)中,光纤(1)通过多个缓冷炉(121),向缓冷炉(121)进丝时的光纤(1)的温度与构成光纤(1)的纤芯的玻璃的假想温度的温度差为300℃以下,在缓冷炉(121)中光纤(1)被缓冷0.01秒以上,以使光纤(1)的温度成为1300℃以上且180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70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680002311.9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IPC: G02B6/036
Abstract: 一种光纤,其中,纤芯(10)具有:内侧纤芯部(11),其包括纤芯(10)的中心轴C;和外侧纤芯部(12),其包围内侧纤芯部(11)并且比内侧纤芯部(11)折射率低,包层(20)具有:内侧包层部(21),其径向上的折射率一定,与纤芯(10)接触;和外侧包层部(22),其包围内侧包层部(21),内侧纤芯部(11)中的与外侧纤芯部(12)的边界接触的区域的折射率比外侧纤芯部(12)的折射率高,外侧纤芯部(12)的折射率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逐渐变低,内侧包层部(21)的折射率与外侧纤芯部(12)的最外周的折射率相等并且为外侧包层部(22)的折射率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