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08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94822.5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固深厚软黏土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注浆机构,用于进入软黏土层,并向软黏土层中注入混合的微生物浆液;伸缩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注浆机构的中部,用于调节注浆机构进入软黏土层的深度,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压强组件,所述压强组件和所述注浆机构相连接,在注浆机构旋转的同时能够通过带动压强组件来调节注浆机构的深度,使注浆机构平稳进入黏土层中。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注浆深度和角度,并集成高效搅拌及滤清系统,显著提升土壤加固均匀性和效果。这些改进优化了材料利用,降低维护成本,并增强了施工安全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34197.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试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锚固充填圆柱体岩石试样的装置及制备方法,通过在浇筑锚固充填围岩的过程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部充填岩石、充填材料和下部充填岩石,从而可得到所需的充填岩石试样,之后让上部充填岩石顶端与第一顶座相平齐,从而可制备得到锚固充填圆柱体岩石试样,再采用锚固充填圆柱体岩石试样来开展相应条件下力学特性试验和流变试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浇筑锚固充填围岩的过程中,很少有介绍锚固充填圆柱体岩石试样的技术,以至于难以开展相应条件下力学特性试验和流变试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8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3099.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21D11/00 , E02D3/12 , E21D11/15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20/00 , E21D11/04 , E21D11/10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引水隧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水隧洞抗错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注浆加固后围岩、厚壁钢管和锚杆,还包括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缓冲层管、薄壁钢管、混凝土管道、支撑拱架、防护构件和反馈调节构件,缓冲层管与厚壁钢管固定连接,薄壁钢管与缓冲层管固定连接,混凝土管道通过反馈调节构件与薄壁钢管连接,支撑拱架与混凝土管道固定连接,通过缓冲层管对围岩进行进一步的加固,通过反馈调节构件检测围岩错动并进行反馈,保证内部的混凝土管道不被破坏,在初次衬砌内部设置防护构件,保证隧洞主体结构不会因为错动产生破坏和漏水,从而实现提升引水隧洞的抗错断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9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18227.5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土柱淋滤装置系统及其制作方法,通过第一卡板与第一土柱连接,第二土柱与第一卡板连接,第二卡板与第二土柱连接,第二卡板具有若干第二取样口,第三土柱与第二卡板连接,第三卡板与第三土柱连接,第三卡板具有若干第三取样口,第四土柱与第三卡板连接,第四卡板与第四土柱连接,第五土柱与第四卡板连接,输送机构与第一土柱拆卸连接,溶液从第一土柱注入到土壤中,因重力向第五土柱方向纵向渗透,在经过第二土柱、第三土柱和第四土柱时还可进行横向渗透,增加模拟土壤经下雨污染物在下部土壤的迁移状态真实度,解决了现有的土柱淋滤装置只能模拟一个方向的迁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81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35960.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模拟采矿振动引起岩溶塌陷的试验方法。本方法使用的模型装置包括模型结构、振动系统和监测系统。模型结构包括岩溶模拟箱、覆盖层和岩溶地层,振动系统包括模拟采矿爆破的振动台、模拟矿机振动的激振器和对应的振动控制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土体局部沉降的沉降杆、监测土体整体沉降的钢尺与摄像机。通过外部控制激振器与振动台的振动来模拟采矿中的爆破振动与矿机振动,通过沉降杆与钢尺测量激振器周围土体的沉降位移和整体的沉降位移,利用摄像机记录塌陷的形成过程。本发明所用装置模型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很好地模拟采矿振动下岩溶塌陷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研究采矿振动下岩溶塌陷沉降规律与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65573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79466.4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土样自动抽真空的饱和装置的制作方法。一、制作止逆阀、真空表、常开电磁阀门、抽真空泵、蒸馏水蓄水桶、抽气管、进水管、真空桶密封盖、真空桶、进水延长管、盛放试样内胆和定时装置。二、在真空桶密封盖上分别设置真空表及止逆阀控制的单向抽气管,将抽气管另一端与抽真空泵相连。三、将常开电磁阀门的一端与穿过真空桶密封盖的进水延长管相连,常开电磁阀门的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将进水管另一端插入蒸馏水蓄水桶中。四、将盛放试样内胆放入真空桶内。五、将抽真空泵、定时装置及常开电磁阀门通过电路串联。六、将盛放试样的内胆及蒸馏水蓄水桶均刻上容积刻度。本发明能实现自动化操作,方便简单,其装置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08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0882.9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多级模拟淋溶试验方法。(1)建立一个室内多级模拟淋溶试验装置,淋溶液储存器置于土体容器上方,淋溶液储存器侧面设置有刻度尺,淋溶液储存器底部设置有淋溶液储存器底部针孔,淋溶液储存器下方与土体容器连接;土体容器置于淋溶液储存器和淋溶液收集器中间,土体容器底部设置有土体容器底部孔隙,其上面放置透水石,土体容器上部与淋溶液储存器连接处放置有针孔垫片;装置能根据试验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土体容器;淋溶液收集器设置于装置最下方,底部外侧设置有阀门。(2)在淋溶液储存器里注入定量淋溶液,淋溶液通过针孔垫片流入土体试样,最后流入淋溶液收集器。本发明能装载多级原状土样、测量淋溶深度,而且对试样扰动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7277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76983.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通道注浆模具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多个烧杯、多个硅胶管、蠕动泵、操作平台、三通、止水阀和灌浆模具,灌浆模具包括柱身、目网、橡胶垫片、亚克力垫片和两个底盖,操作平台为蠕动泵提供了安装条件,多个烧杯用于装菌液、反应液和0.25mol的固定液,多个硅胶管用于对将夜进行注入,通过三通可以将两相注浆转变为一项注浆,通过止水阀可以控制进液和排液,柱身上具有多个通道,通过柱身侧壁的通道和两个底盖上的多个注浆口同时注浆,由柱身侧壁上的通道进行排气和排废液,实现多通道注浆,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注浆模具加固不均匀导致注浆口堵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66799.2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施加动静组合荷载和冲击荷载的三轴试验装置及方法,当进行静态荷载、动态荷载和冲击荷载耦合的力学特性试验具体试验时,根据岩石试样赋存环境的地应力大小施加围压值,并施加静态轴向应力至垂直地应力的大小后,保持围压和轴向压力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变;按照一定的加载周期施加动态荷载,并提前选择好动态荷载的波形,且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施加冲击荷载,来获取静态荷载、动态荷载和冲击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岩石力学试验装置研究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12484.2
申请日:2024-01-26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维度联合注浆模具及装置,包括内筒,外壁上开始有若干侧注浆孔;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的外部、且所述外筒内壁与所述内筒外壁之间留有环状间隙;两套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环状间隙的两端,以使得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渗浆腔、且所述渗浆腔通过所述侧注浆孔与所述内筒内腔连通,其中一所述套环的外壁上开设有侧进浆孔、且与所述渗浆孔连通;限位件,所述套设在所述外筒的两端,以使得对所述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套环进行定位,所述限位件上与所述侧进浆孔同侧端开设有主灌浆孔和侧灌浆孔、且与所述内筒内腔连通设置。本发明可解决MICP加固不均问题,完善注浆流程,便于进行注浆和后续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