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9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32691.1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淬火处理的核壳结构钴镍氧化物/普鲁士蓝电极材料,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Co‑Ni‑MOF,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处理制备钴镍氧化物,最后在氯化铁/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中进行快速淬火处理,在钴镍氧化物的表面迅速生长出一层无定形的普鲁士蓝;微观形貌为核壳结构,由钴镍氧化物的片状堆叠的内外层都均匀包裹着一层普鲁士蓝,其中,普鲁士蓝的厚度为20‑60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MOF的制备;2,钴镍氧化物的制备;3,钴镍氧化物/普鲁士蓝核壳结构的制备。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时,在1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800‑900F g‑1。在10A g‑1的电流密度下,在5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88‑95%。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3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6639.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面体结构钴硫化物负载NiGa‑LDH电极材料,以硝酸钴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ZIF‑67,再用硫代乙酰胺对ZIF‑67进行硫化,将产物与硝酸镍、硝酸镓和尿素进行水热反应,即可得到微观形貌为多面体结构的钴硫化物负载镍镓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电极材料;其由ZIF‑67经水热反应硫化后的钴硫化物多面体和在其表面原位生长的片状结构的镍镓双金属氢氧化物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面体结构ZIF‑67的制备;2,多面体结构钴硫化物Co3S4的制备;3,镍镓双金属氢氧化物NiGa‑LDH的原位制备和负载。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在0‑0.5 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300‑1400 F/g;8 A/g相对于1 A/g下的电容保持率达到52%。
-
公开(公告)号:CN114582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78432.0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胆状微球钴镍基电极材料,以硝酸钴、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然后采用二段煅烧法进行煅烧,再与硝酸钴、硝酸镍、尿素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即可得到由钴镍氧化物和层状双金属钴镍氢氧化物构成,呈海胆状微球结构的钴镍基电极材料;所述海胆状微球结构是由双金属调控得到钴镍基氢氧化物微球,通过煅烧以及水热反应,得到的钴镍基复合材料呈海胆状微球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钴镍氢氧化物微球的制备;钴镍氧化物微球的制备;层状双金属钴镍氢氧化物的原位制备和负载。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比电容为1400‑1500 F/g;电容保持率达到73%;在功率密度为807 W/kg,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26 Wh/kg。
-
公开(公告)号:CN1138712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9993.X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s衍生物PBA@Co‑Ni‑S复合材料,采用室温沉淀法,形成了一种尺寸均匀的纳米立方体,之后进行静置吸附法在立方体表面负载MOF纳米片,最后以溶剂热法硫化来活化MOF纳米片来实现快速可逆的法拉第反应,从而提高EC的电化学性能。Fe‑Co‑PBA提供主要形貌,结构较稳定;后续在Fe‑Co‑PBA表面进行MOF的包覆,纳米片的形貌提高了整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之后进行硫化处理,进一步调控了外层MOF的电子结构,提高了性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Fe‑Co‑PBA的制备;2 Fe‑Co‑PBA外层负载MOF纳米片;3采用溶剂热法进行硫化处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5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200‑1300 F/g。具有优良的材料稳定性能和优良的离子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910638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57272.6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Zr‑MOFs复合材料为模板的碳材料,由氨基对苯二甲酸、ZrCl4和羧基化石墨烯,通过水热法合成后,加热碳化处理制备而成,所得碳材料的比表面积范围在1000~1973 m2g‑1。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氨基对苯二甲酸、ZrCl4和羧基化石墨烯和混合、超声;(2)通过水热法合成复合材料UiO‑66‑NH2/羧基化石墨烯复合材料;(3)进行加热碳化处理,得到产物;(4)将产物洗涤,干燥,即可得多孔的碳材料。所得碳材料经电化学性能测试,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时,当电流密度为0.15Ag‑1,比电容值范围在150~300 F g‑1。因此,本发明在碳材料,特别是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