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86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79352.3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武夷学院 , 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7N3/08 , B27K9/00 , B27K5/00 , B27K3/02 , B27K5/04 , B27K3/20 , B27K3/16 , C08L1/02 , C08L9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天然骨架基“竹钢”及其加工工艺,所述竹钢型材包含纤维素和粘性聚合物,所述型材的静曲强度为60‑500MPa,弹性模量为8000‑40000Mpa,纤维素和粘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01‑100)。竹钢是通过热碱溶液破坏长尺寸材片的细胞膜,打通植物细胞间通道,溶出木质素及可溶性细胞成分,得到保持内部空腔和原来形状的竹片材料,再用过量的饱和木质素浸泡溶液使大量木质素进入材料孔隙中,再浸入稀酸溶液酸化,再添加合成粘性聚合物,烘干,得到保留天然骨架结构的三维修竹片材料,再单独或堆码,在大于100℃,压力3‑20Mpa、时间15分钟‑24小时条件下热压使天然粘性聚合物酸不溶木质素或合成粘性聚合物软化熔融,充满孔隙冷却成型即得到密度大于1,强度超过钢,具有很强耐腐蚀性和阻燃性能的轻型绿色竹钢或竹型材。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6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414524.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武夷学院
IPC: D01F9/22 , D01F9/21 , D01F9/08 , D01F11/14 , D01F11/00 , H01G11/86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46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nO2/TiC/C复合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PAN/PMMA/TiO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TiC/C复合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和MnO2/TiC/C复合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制备的MnO2/TiC/C复合多孔纳米纤维,尺寸为纳米级的多孔材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因此提高电解液与电极材料之间的浸润性;2、前驱体聚合物中引入PMMA,后采用煅烧将其去除,留下多孔结构,有利于后续MnO2与TiC/C复合纤维的之间的复合;3、MnO2与TiC/C纤维纤维复合后,TiC和C的引入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比电容和循环使用次数。
-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0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34954.7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晋江瑞碧科技有限公司 , 武夷学院
IPC: C08L25/06 , C08L75/06 , C08K3/36 , C08J5/18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61 , C08G18/28 , C08G18/10 , B01D6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乙烯/硅改性聚氨酯/二氧化硅(PS/Si-PU/SiO2)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其包括如下步骤: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将聚苯乙烯和有机硅-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加入DMF/THF/丙酮的三元混合溶剂中,常温下磁力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澄清溶液。溶解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在常温下磁力搅拌5h,使其形成性质均一的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在-40~-10℃下淬火3~5h后,除去所述三元混合溶剂,经过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聚苯乙烯/硅改性聚氨酯/二氧化硅微纳米纤维膜。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制备的PS/Si-PU/SiO2微纳米纤维膜是由直径为200~600nm的纤维组成、且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2、本发明制备的PS/Si-PU/SiO2微纳米纤维膜是一种超疏水性材料。3、本发明所采用热致相分离法结合,工艺简单,适合于大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193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20833.3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晋江瑞碧科技有限公司 , 武夷学院
IPC: D01F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硅烷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的三元混合溶剂中,得到聚硅烷溶液;S2:将所述聚硅烷溶液在-50~-10℃下淬火60~120min后,用乙醇进行四次萃取后,冷冻干燥24h,得到第一前驱体;S3:在氦气的保护下,将所述第一前驱体用电子束、以200~800KGy的辐射剂量进行辐照交联后,保持在氦气中,于120℃下进行退火处理1h,得到第二前驱体;S4:将所述第二前驱体依次进行稳定化处理和高温烧结后,得到所述碳化硅纳米纤维。本发明在三元溶剂中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碳硅烷前驱体纳米纤维,后经过辐射交联、稳定化和高温烧结得到碳化硅纳米纤维,工艺简单、适合于大量工业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37305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546982.3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子展平用分切装置及其分切方法,涉及竹展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竹子的外表面非光滑结构,而是有尺寸不一的竹节,推动竹子移动时因竹节部分和竹筒部分的中心与承托结构接触面的距离不同,竹子会出现间歇性跳动的情况,会出现轴向缝隙偏移的情况,且对刀盘有径向力,容易使刀盘上刀具崩坏的问题。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外支撑框架,所述外支撑框架内部焊接固定有分隔立板,所述外支撑框架内部沿分隔立板的一侧设置有分切动作腔和侧空腔,分切动作腔位于侧空腔内侧,所述外支撑框架上端面沿侧空腔的上端焊接固定有上挡板,所述分切动作腔内部上端的前后端转动连接有上驱动螺纹杆。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91880.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型茶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连续两步原位改性制备了载植物多酚/无机金属的复合型抗菌茶粉,同时通过混炼工艺将载多酚/金属的复合型抗菌剂均匀分散到高分子树脂内部,其中茶渣来源丰富、廉价易得,赋予抗菌复合材料低成本;多酚抗菌组分被原位聚合而固化在内部,避免了酚类抗菌剂的不稳定、易迁移流失;无机抗菌剂以离子形式被静电或络合作用等负载在内部,分散性好,不影响抗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避免了无机抗菌剂的难分散、结合不牢固等问题,其引入赋予抗菌复合材料稳定长效性。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材料,有机融合了茶渣、多酚及无机抗菌剂的优势,具有成本低、力学性能好、稳定性好、抗菌时效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19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06095.0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色竹束及其制备方法、重组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浅色竹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色竹束由原始竹束依次经过碱液拆分和双氧水漂白后,所述原始竹束中至少10%的多糖被去除且所述浅色竹束具有至少29.0%的白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浅色竹束可用于制备重组竹,所制备得到的重组竹静曲强度达到129MPa,弹性模量达到14064MPa,达到120Eb优等品,防霉等级可达到0~1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155597.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武夷学院 , 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料循环套用的碱法和酸法制浆工艺与工程,酸法制浆中具体涉及应用酸性低浓度亚硫酸氢钙,碱法制浆中采用二氧化硫和石灰制备本色浆的生产系统及相关工艺,该集成系统可以用任何植物原料、亚硫酸氢钙、硫酸、二氧化硫、石灰等来源广泛的原料,部分物料可以充分循环套用,可以大幅降低制浆的能耗物耗和生产成本。实现了含钙元素和硫元素的物料在两个工艺中的充分循环套用,并且可联产生物基水溶性肥。
-
公开(公告)号:CN117717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135986.9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竹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竹笋流水加工产线,其包括上料装置、分选装置、输送装置、切割装置、水煮装置、烘干装置,所述分选装置设置于上料装置的出料端,所述分选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侧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安装有切割装置,用于竹笋的切割,所述切割装置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水煮装置,所述水煮装置的出料端衔接烘干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竹笋流水加工产线可实现竹笋切割、水煮、烘干流水化加工,减少了人工成本,并提升了加工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