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热风脱水大麦苗粉为原料制备速溶调理麦绿素产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664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525883.8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一种以热风脱水大麦苗粉为原料制备速溶调理麦绿素产品的方法,属于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热风脱水大麦苗粉为主要原料,再添加其它营养物质、食品填充剂(如麦芽糊精、β-环糊精)为加工辅料加工生产的速溶调理麦绿素保健食品,具体包括通过提取、浓缩、调配、调pH、干燥、包装等步骤。本发明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采用双频率超声波破壁提取热风干燥大麦苗粉中的营养素,提取时间短,营养素提取率高、损失小;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添加辅料,不仅提高了麦绿素的品质,还使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消费者购买更加具有目的性。而且采用低温微波真空喷雾干燥,干燥时间短,热敏性物质破坏小,产品细腻、溶解性好。

    一种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481766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44424.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载体与缓释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制备了甲基丙烯酰羧甲基壳聚糖,然后通过自由基聚合以N,N-双(丙烯酰)胱胺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凝胶。测定了不同pH值条件下纳米粒子的粒径及ζ电位,证明其具有pH敏感性。通过蛋白吸附实验证明纳米凝胶可防止蛋白吸附。利用所得到纳米凝胶成功负载了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在以不同pH及不同谷胱甘肽浓度的PBS溶液为介质的体外释放实验中,证明了该载药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pH和还原敏感性。

    一种负压下两种频率微波组合干燥调理莴苣品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44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5911.6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一种负压下高低频率微波组合干燥调理莴苣品质的方法,属于果蔬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新鲜莴苣预处理、EDTA-Na溶液护色、漂烫、乙酸镁-乙酸锌溶液护色、负压高低频率微波组合干燥、包装贮藏步骤。本发明采用2450MHz微波与915MHz微波联合干燥,工艺更具有新颖性;915MHz微波穿透力强,缩短了干燥时间,增加了设备的装载量。所采用的高低频微波联合干燥技术的均匀化优势明显,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最高温差低于2.1℃,干燥后的莴苣颗粒叶绿素含量高(0.081mg/g),复水率高(5.3~5.7)、复水后口感较好(硬度值1.98~2.16kg),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产品原有的色泽、风味及营养价值。

    一种双亲性共聚物改性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04417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067410.9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性共聚物改性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以乳酸与L-苹果酸混合物为起始原料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与苹果酸低聚物,改变乳酸与L-苹果酸的比例(分别为1∶1,1∶2,1∶3,1∶5,1∶8和1∶10)制备一系列亲水程度不同的共聚物。将组成不同的共聚物分别与水溶性壳聚糖混合进行复合,得到各种组分不同的复合物。在复合物溶液中加入0.8-2.4%聚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作交联剂在水溶液中70℃反应6小时,将复合物中的壳聚糖交联,制备复合物水凝胶。同时选择低交联度的复合物平铺在玻璃板上,45℃干燥后形成薄膜。该凝胶和薄膜产品可以用做药物缓释载体、伤口敷料和医用防粘剂等多方面的用途。

    一种多孔高溶胀性明胶微球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417764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95973.X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高溶胀性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将明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的水溶液,然后加入另一组分做致孔剂,致孔剂的选择包括无机物例如纳米碳酸钙粉末,以及水溶性高聚物例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2-(N,N-二甲基)氨基乙酯,将明胶水溶液与致孔剂混合均匀,在石蜡油中悬浮分散,添加斯潘-80和吐温-60混合稳定剂,搅拌状态下缓慢滴加甲醛溶液,反应数小时使明胶交联,然后过滤分离微球,除去致孔剂,经纯化和干燥得到多孔高溶胀性明胶微球。当微球用作载药栓塞剂时,可提高药物载药率和载药速度,增强使用性能。

    一种温敏性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7724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262865.1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温敏性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先将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反应生成半遥爪聚合物,再将此半遥爪聚合物与超细硅胶粒子进行偶合,制备了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壳,硅胶粒子为核的复合粒子。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表明复合粒子具有温度敏感性。将制备的复合粒子用作高压液相色谱固定相,以水为主要成分作流动相,通过控制柱温成功地对萘的衍生物进行分离,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一种双网络型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93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2402.1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网络型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气体分离膜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新型的研究思路与制备方法,所包括的实验步骤如下:(1)含羧基和炔基二胺单体的分子设计与合成;(2)含羧基和炔基TB聚合物的合成;(3)“结合金属配位与共价键合作用,逐步交联策略”构筑双网络型CO2分离膜。本发明成功开发出一种集高渗透性、高选择性以及出色抗老化性能于一体的新型膜材料,打破了传统的“trade‑off”效应。CO2的渗透系数≥150Barrer,CO2/N2、CO2/CH4的选择性系数≥50,在50天的老化数据测试中,双网络型CO2分离膜的CO2渗透系数仅降低了2.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一种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66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44178.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杂蒽酮类单组分可见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引入到硫杂蒽酮结构中,使得所形成的硫杂蒽酮‑N‑羟基甲酰亚胺酯(TX‑NHCIE)类光引发剂的最大吸收波长达到476nm,同时该类光引发剂在422nm处具有相对硫杂蒽酮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在近紫外和可见光的辐照下,TX‑NHCIEs中弱的N‑O键经过单电子还原脱羧产生活性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发生固化。此外,由于该类光引发剂具有硫杂蒽酮的骨架结构,其也可以作为Norrish II型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在近紫外和可见光的辐照下,对自由基型单体具有良好的引发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