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0400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87077.8

    申请日:2015-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01G9/02 A01G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槽、基质盛放层和固定架,固定架为2组以上,固定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管和垂直连接于两根竖管之间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与两根竖管构成“凹”形支撑部,栽培槽设在“凹”形支撑部上,两根竖管顶端均设有C形管,C形管内均设有卡条;栽培槽为顶部开口箱体结构,栽培槽长度方向两端端头设有通气孔;基质盛放层截面为弧形,设在栽培槽内,基质盛放层两端分别通过卡条卡在C形管内;栽培槽底部设有一个以上液位调节器,液位调节器包括穿过栽培槽底部的导流管和设在栽培槽底部下方的管套,导流管与管套螺纹套接。本发明高度可控,不易锈蚀、能改善草莓品质,增加草莓产量。

    基于农杆菌注射法的番茄果实基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763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07096.2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杆菌注射法的番茄果实基因转化方法,首先进行农杆菌菌液培养,再选取不同成熟期的果实进行农杆菌注射,分别在注射后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将注射后的果实摘下,进行gus组织染色检测,最后检测gus基因表达量。本发明方法能够使基因在番茄果实中短时间内得到表达,比传统的转基因方法更快速,更便捷;因为本方法采用的是活体注射的方法,以往常规方法均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基因的表达量,也不能够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对某些基因的干扰或者超标达观察果实发育状况,本发明方法不仅仅简化了操作过程,而且能够通过对果实发育中一些基因表达量的改变来观察到番茄果实成熟发育中的变化,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番茄果实成熟发育收那些基因的控制。

    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793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68746.0

    申请日:2014-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夏黑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包括1/2MS+0.2mg/L6-BA+0.4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5g/L活性炭,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5.6。同时公开了其配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组分组合和配比,能够有效将初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结合为一体,在初代培养的过程中葡萄夏黑的茎段就能够生根,简化了培养流程,缩短了培养时间,且可以提高初代培养植株的萌芽数,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下一步继代扩繁,而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活性炭,使得葡萄夏黑的茎段在培养过程中不容易褐化,降低了茎段初代培养的死亡率。

    一种蜂箱放置架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87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413125.2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箱放置架,该蜂箱放置架包括升降推杆、旋转电机、蜂箱放置箱和控制器,蜂箱放置箱用于放置蜂箱,升降推杆下部与旋转电机固定,升降推杆上部固定蜂箱放置箱,旋转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本发明的蜂箱放置架可以针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蜂箱位置高度的调节;可以使蜂箱口始终处于阳光照射处,使得蜜蜂方便寻找入蜂箱口;保持蜂箱温度,使得蜜蜂大量出来授粉,增加果实产量,减少畸形果率;保持蜂箱温度,使其可以大量繁殖,不致蜜蜂全部死亡。

    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及其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77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09443.6

    申请日:2017-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及其栽培方法,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架体和横担,每排架体包括两根边柱、常规立柱、第一层柱顶连杆、第二层立柱和第二层柱顶连杆;常规立柱设在两根边柱之间,边柱与常规立柱或相邻两常规立柱顶端均通过第一层柱顶连杆连接;边柱和常规立柱顶端均设有第二层立柱,相邻两根第二层立柱顶端通过第二层柱顶连杆连接;两排架体对应的边柱顶端和常规立柱顶端均通过第一柱顶连杆连接;两排架体两端均设有三根横担,其中两根平行设在两排架体同一端的边柱之间,一根设在两排架体同一端边柱顶端的第二层立柱之间;三根横担上对应设三根托枝线。本发明能实现火龙果的流程化、精准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栽培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