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384024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300005.7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B5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两相流泵耐久性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主回路、温度调节装置、吸入高度调节机构以及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在固液两相流泵磨损试验中,引入了旁路循环系统,保证介质中固体颗粒不沉淀。以橡胶软管的弹性变形减小过流面积为原理,方便快捷地调节系统流量并减小装置磨损。基于两相流介质自动沉降分层规律,设计泵进口吸入管位置调节装置,解决了不同浓度两相流的获取难题。在混合罐外焊接铝合金散热片,以满足可靠性试验的散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175635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282659.6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叶片式无堵塞泵及其叶轮。其包括泵体、叶轮、泵轴、驱动电机。泵体特征在于:泵进口直径为极大进口,叶轮置于泵腔内的后侧,前侧为无叶腔(3)。叶轮包括轮体、轮体中心的轮轴以及轮体上的叶片(1)和副叶片。叶轮为半开多叶片式,仅有后盖板(4),无前盖板。本实用新型叶片采用多叶片形式,且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均小于90°(通常旋流式无堵塞泵叶片较少,且其安放角均为90°),叶片进口直径Dj较小,泵进口直径采用极大进口直径,该种组合结构不仅减少叶片进口冲击和旋涡损失,增大叶片有效工作面积,提高效率和扬程,而且较大部分长纤维、大颗粒固体不通过叶轮,直接从无叶腔进入蜗壳(2),抗缠绕和无堵塞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203570668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647476.5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2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开式自切割无堵塞泵叶轮。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开式自切割无堵塞泵叶轮,该叶轮的特征在于:采用半开式双叶片结构,进口处中心轮毂约为一般叶轮轮毂直径的一半,叶片后盖板流线(10)向进口边方向延伸至进口图示位置处,叶轮叶片(4)入口由其自身结构自然形成切割刀(3),刀口经热处理后坚硬,且具有自切割功能,长纤维、大颗粒等固体杂质从泵进口随流体流入时,在叶轮处受叶片前缘切割刀(3)的切割作用,将杂质切断割碎,从而减少流道的拥堵,提高纤维等固体缠绕物的通过能力。切割刀(3)以及大包角双叶片(4)的组合结构,使得泵整体运行效率高、通过性和抗缠绕性能好,运行平稳且切割功能结构简单、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04164029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519352.3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2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前置切割和搅拌的复合叶轮,其主要由叶轮进口,泵体,搅拌刀头,切割刀头,口环,前盖板,泵轴,叶轮,联接键等组成。搅拌刀头与切割刀头安装于泵轴上,并置于叶轮前端随叶轮一起旋转。该切割装置有两片径向均布的切割刀构成,其经过热处理工艺处理,提高硬度、耐磨性以及抗冲击性。该切割装置将污水中的长纤维、大颗粒等杂质预先切割后再进入叶轮,并从污水泵输出至排污管道。搅拌刀头随泵轴旋转时,产生极强的搅拌力,可将沉积在池底的沉淀物搅拌成悬浮状,便于泵的抽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污水泵的颗粒堵塞及长纤维缠绕以及沉淀的问题,实现了长纤维等杂质的预切割,保证率污水泵的通过性能和抗堵塞性能,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及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099269U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20255933.0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叶片式无堵塞泵叶轮。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叶片式无堵塞泵叶轮设计方法以及无堵塞泵叶轮,该无堵塞泵叶轮的特征在于:叶轮设计成半开多叶片式,仅有后盖板(2),无前盖板。叶片(1)形式为圆柱形,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均小于90°,叶片进口直径Dj较小,能有效减少叶轮进口区域的旋涡损失,且该叶轮安装在泵腔内(无退缩到后泵腔),长纤维、大颗粒等固体杂质从泵进口流入时,在叶轮的旋转带动下,一部分进入无叶腔,一部分进入叶轮,而进入叶轮的固体物在叶轮的作用下大部分直接送入蜗壳,从而减少纤维颗粒物在泵腔内的多次循环,降低流道的拥堵,提高缠绕物的通过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平稳且高效、节能效果显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