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341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314101.7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确定父本和母本,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喷施一次石硫合剂,花芽萌动时收集花粉;在自交不亲和母本梨树现蕾初期,搭建防虫网隔离,父本花粉授粉液对其喷雾授粉,谢花后,解除防虫网;采摘杂交果实后取种沙藏、穴盘育苗、营养钵促苗、密植移栽大田获得杂种单株;剪除杂种单株下部所有侧枝;选择砧木,秋季取杂种单株顶端枝条进行砧木芽接,次年春季补接,对新梢进行摘心、拉枝处理;进行果实品质鉴定,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保留中等以上优良单株,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查。本方法砧木可重复利用,显著降低了结果部位和土地资源,还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缩短育种时间3~4年。

    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嘧霉胺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01588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195214.3

    申请日:2008-11-07

    Abstract: 一种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嘧霉胺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成品药剂中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和嘧霉胺组成,其中,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使用中将成品药剂稀释后喷洒在梨树上用于防治梨黑斑病。其优点是: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与嘧霉胺复配后,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减小了病菌抗药性;由于采用了植物病害生防菌,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成本,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残留以及它对环境的污染。

    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嘧霉胺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0158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95214.3

    申请日:2008-11-07

    Abstract: 一种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嘧霉胺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成品药剂中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和嘧霉胺组成,其中,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使用中将成品药剂稀释后喷洒在梨树上用于防治梨黑斑病。其优点是:鲍曼菌液活性粗浸膏与嘧霉胺复配后,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减小了病菌抗药性;由于采用了植物病害生防菌,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成本,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残留以及它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微生物肥料增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756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629774.3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生物肥料增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均聚氨基酸40~50%、游离氨基酸25~30%、甜菜碱5~10%、海藻糖5~10%、有机酸1~5%、助剂1~5%;在果树作物生长期施用微生物菌肥时,混合添加本发明增效制剂(用量为微生物菌肥质量5-10%),能够显著提高微生物肥料施用后功能菌株在植物根际及土壤中的定殖效率和成活率,促进功能菌株快速繁殖,增强肥料作用效果。

    一种连栋拱形棚架及其浇灌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46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76823.4

    申请日:2018-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206 A01C23/04 A01G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栋拱形棚架及其浇灌栽培方法,包括棚架本体以及位于棚架本体上的水肥浇灌装置;棚架本体包括边框支架和位于边框支架内的若干并排设置的拱门形走廊支架,所述边框支架和拱门形走廊支架顶部铺有防鸟网;水肥浇灌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拱门形走廊支架上,通过出水管上设置的喷淋头实现对拱门形走廊支架下方植被的浇灌和喷洒;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一文丘里施肥器,通过文丘里施肥器将水肥溶液导入进水管内实现水肥溶液的浇灌和喷洒。本发明连栋拱形棚架结构简洁,一架多能,棚架搭接牢固,使用命长,水肥一体,可做到全园机械化作业,节省财力、物力和宝贵时间,为果树省力化生产提供了更佳有力的保障。

    一种高龄梨树改良换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79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61984.5

    申请日:2015-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龄梨树改良换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接穗并置于营养液中保鲜备用;2)沿接穗的平滑面削平面,在削面两端的对侧削斜面;3)修整砧木,开槽;4)在砧木主枝或侧枝上嫁接接穗,嫁接后用麻绳捆扎并用微孔保鲜膜封闭;5)对梨树进行常规修剪管理,第一年冬季修剪时去除影响接穗生长的砧木枝条,后期冬季修剪去除去年伤口枝条;6)在早春芽萌动时破除微孔保鲜膜,露出芽眼,早春去除萌发的隐芽;本发明公开的嫁接方法对嫁接当年接穗影响小,嫁接枝条成活率高,且单次芽接量多,可节省大量人工劳动;该嫁接方法对第二年梨产量无影响,较传统改接提高31.2%的产量。

    枝条矫正器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1235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282194.9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枝条矫正器,包括牵引弯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板和顶杆,所述牵引板的中间设有螺孔,两端设有对称的穿孔;所述顶杆上设有与牵引板中心螺孔匹配的螺纹,顶杆的一端设有护肩,另一端设有一体的扭杆;两个牵引弯钩一端为钩形,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配有蝶形螺母;枝条矫正器的组合方式是:顶杆和牵引板通过匹配的螺纹和螺孔结合,两个牵引弯钩分别由牵引板穿入两端的穿孔,再装上蝶形螺母,组装后,牵引钩的钩形和顶杆的护肩在牵引板的相同方位。

    一株大肠埃希氏菌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7591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39938.4

    申请日:2013-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梨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PcPCS1的大肠埃希氏菌表达载体PcPCS1-pET-22b(+)以及一种大肠埃希氏菌菌株PcPCS1-pET-22b(+)/Rosetta(DE3),其保藏号为CGMCCNo.7569。所述的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PcPCS1源于豆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肠埃希氏菌异源表达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测定豆梨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吸收镉、铜和钠的方法,重组大肠埃希氏菌菌株PcPCS1-pET-22b(+)/Rosetta(DE3)对Cd2+、Cu2+和Na+的耐受能力和积累能力提高,可用于Cd2+、Cu2+或Na+金属离子污染的液相载体的微生物修复。

    一种杜梨组培快繁方法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80730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338402.8

    申请日:2013-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梨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外植体的消毒、芽的诱导、试管苗增殖、愈伤组织诱导、生根诱导和炼苗移栽,在生根诱导过程中,先诱导愈伤组织,再诱导生根;获得的生根试管苗,先在三角瓶中炼苗,然后转入珍珠岩驯化炼苗,最后移栽。本发明的方法较常规方法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高,繁殖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推广,遗传稳定性好,适用于杜梨组培快繁。

    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232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1446.6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梨园中棚架梨整形的方法,包括在定植棚架梨的梨园中搭建棚架,具体为:对嫁接苗截顶,靠近截顶部位的枝干为斜拉枝,斜拉枝上间隔预留侧枝,每个侧枝交替配2-3个副侧枝,斜拉枝主干、侧枝上所有延长头都呈45°角向上生长;在嫁接苗的主干根部配有垂直的固定杆,固定杆的1.5m处设有上棚引导杆;对顶端第1芽和第2芽枝条通过垂直的固定杆直立向上引绑,斜拉枝下部萌发的芽待长到半木质化时全部进行扭梢处理;冬季顶端第2芽枝条从基部剪除,将第1芽剪口芽枝条反方向引绑在上棚引导杆上,形成一边倒的树形结构;本理配置主枝、侧枝、副侧枝,修剪量轻,易于掌控;修剪后树形结构简单,早期产量高,易于生产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