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8691.3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P19/34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蚜虫的防治,特别是指一种昆虫钙调磷酸酶基因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对棉蚜基因组检索,得到棉蚜CaN基因,经过克隆和测序确定其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选择该基因序列为SEQ ID NO.2的片段用于合成dsRNA。饲喂棉蚜1日龄成虫dsCaN 48 h后,83.33%的蚜虫死亡,且杀虫效率显著高于防治棉蚜的常用杀虫剂啶虫脒(41.67%)。本发明为基于RNA干扰的蚜虫的防治提供新的防治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064567.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中寄生蜂繁育领域,涉及棉铃虫齿唇姬蜂,特别是指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本方法中,用到的药剂为环孢素A,分子式为C62H111N11O12,相对分子质量为1202.61。本方法是通过饲喂棉铃虫环孢素A来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棉铃虫后的出蜂率和雌虫数量,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取食环孢素A一天后到达3龄第一天,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单头寄生后,其出蜂率提高了13.89%,雌雄虫的比例由0.30提高到了0.96。本申请发明人发现棉铃虫取食环孢素A后会显著的提高其内体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出蜂率和雌虫数量,这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及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78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064566.5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蜂防御害虫领域,涉及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特别是指一种抑制草地贪夜蛾龄期的方法及其应用。步骤为:喂食3龄第一天的草地贪夜蛾含有环孢素A的饲料一天,随后让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转喂正常饲料。本申请发明人发现草地贪夜蛾取食环孢素A后能显著的抑制草地贪夜蛾的龄期;在利用棉铃虫齿唇姬蜂后,并会显著的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结茧率,这对于利用棉铃虫齿唇姬蜂防治草地贪夜蛾,实现田间草地贪夜蛾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210064567.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中寄生蜂繁育领域,涉及棉铃虫齿唇姬蜂,特别是指一种同时提高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出蜂率和雌虫数量的方法。本方法中,用到的药剂为环孢素A,分子式为C62H111N11O12,相对分子质量为1202.61。本方法是通过饲喂棉铃虫环孢素A来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棉铃虫后的出蜂率和雌虫数量,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取食环孢素A一天后到达3龄第一天,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单头寄生后,其出蜂率提高了13.89%,雌雄虫的比例由0.30提高到了0.96。本申请发明人发现棉铃虫取食环孢素A后会显著的提高其内体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出蜂率和雌虫数量,这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及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238922.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t蛋白防治棉铃虫的增效剂及其与Bt蛋白联合使用防治棉铃虫的方法,这种增效剂分别添加到两种Bt蛋白中使用,能显著的提高Bt蛋白的杀虫活性。所述增效剂为他克莫司,分子式为C44H69NO12,分子量为804.03。所述的增效剂与Bt蛋白联合使用防治棉铃虫的方法,步骤为:将2‑10μg/mL的Bt蛋白与10‑50μM的增效剂混合使用防治棉铃虫。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的增效剂一方面可以提高Cry1Ac和Cry2Ab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提高致死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延缓抗性,应用到棉铃虫对Bt的抗性治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637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1035544.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N43/713 , A01G13/0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的毒理活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黏虫的新药及其使用方法。一种防治黏虫的新药,所述新药为环孢素A。所述黏虫指2龄黏虫。利用新药防治黏虫的方法,步骤为,将新药与人工饲料混合饲喂黏虫。本发明利用环孢素A混合黏虫人工饲料,通过设置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检测7天后其对黏虫的防治效果。评价环孢素A的防治效果,确定环孢素A防治剂量。为防治黏虫的提供备用的杀虫剂或新药设计提供新的活性官能团。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3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1035543.6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N43/22 , A01N43/713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的毒理活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及其使用方法。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环孢素A。所述药物为多杀菌素。所述黏虫为2龄幼虫。利用药物增效剂防治黏虫的方法,步骤为:将一定浓度的多杀菌素与环孢素A混合,然后与黏虫的人工饲料再混合后饲喂。本发明中的环孢素A对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剂使用,以提高农业害虫多杀菌素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3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35543.6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N43/22 , A01N43/713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的毒理活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及其使用方法。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环孢素A。所述药物为多杀菌素。所述黏虫为2龄幼虫。利用药物增效剂防治黏虫的方法,步骤为:将一定浓度的多杀菌素与环孢素A混合,然后与黏虫的人工饲料再混合后饲喂。本发明中的环孢素A对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剂使用,以提高农业害虫多杀菌素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56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99901.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01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捉树上蝉类若虫的装置,其包括两个半捕捉体,每个半捕捉体包括:半锥形水斗,其较大的一端为上端;半锥形水斗的壁体上设置有漏水孔;半固定筒,其下端与半锥形水斗的下端密封连接;以及挡水板,半固定筒的两端各与半锥形水斗的同侧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挡水板;挡水板的下端与半锥形水斗的内壁面密封连接,且内端与半固定筒的外壁面密封连接;两个半捕捉体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使得两个半固定筒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筒,且两个半锥形水斗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锥形水斗。本发明固定到树木上后,当蝉类若虫爬上树木并经过本发明时,会掉落到装有水的半锥形水斗内,从而能够不费人工地捕捉蝉类若虫。
-
公开(公告)号:CN1876816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17859.9
申请日:2006-05-3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A01N37/18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夜蛾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及其应用。烟夜蛾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全长cDNA为399bp,蛋白质编码为长13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15.0kDa。烟夜蛾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发现,不仅对烟夜蛾及其他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昆虫乃至动物的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