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20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80075391.7

    申请日:2013-04-01

    Inventor: 上田泰央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主体(10),具有流路(17);内插体(23),前端为流路(17)的连接用开口(24);阀体(22),由弹性体形成,且配置在内插体(23)的前端来封闭连接用开口(24);和阀盖(21),与内插体(23)共同夹持阀体(22),阀体(22)具有:阀主体部(30),其具有狭缝(32、33);内侧凸部(35),其形成为外径比内插体(23)的内径小的环状,从阀主体部(30)的底面(30b)突出;和一对外侧凸部(36),其以内侧凸部(35)的轴心为中心彼此点对称地配置,该一对外侧凸部(36)分别与内侧凸部(35)相比在径向外侧从底面(30b)突出,且配置在内插体(23)的内侧。

    连接器以及输液组件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7318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80075326.4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1)的特征在于,具有:划分凸连接器插入部(4)的壳体(2),该凸连接器插入部(4)供凸连接器(100)从外侧插入;和具有狭缝(14)且将所述凸连接器插入部(4)封闭的弹性阀体(3),所述弹性阀体(3)具有形成有所述狭缝(14)的顶面(10)、和与该顶面(10)为相反侧的底面(11),所述壳体(2)具有与所述弹性阀体(3)的所述顶面(10)以及所述底面(11)接触而夹持所述弹性阀体(3)的夹持部(34),所述夹持部(34)在从顶面(10)侧观察所述阀体(3)的情况下,以将所述狭缝(14)包围的方式设置,与所述底面(11)接触的底面侧夹持部(36)的直径(W1)比与所述顶面(10)接触的顶面侧夹持部(35)的直径(W2)短。

    连接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4059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80075911.X

    申请日:2012-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9/045 A61M39/10 A61M39/1011 A61M39/26 F16L37/38

    Abstract: 连接器(10)在主体(38)内设有:具有能够供输液剂流入或流出的流路的第1端口(24)、第2端口(26)、第3端口(28);将第1端口(24)与第2端口(26)的流路之间连通的内部流路(52);和与内部流路(52)相连的贯穿孔(76)。此外,在内部流路(52)上设有上游侧壁面(92),该上游侧壁面能够将从第1端口(24)流入到内部流路(52)中的输液剂向贯穿孔(76)引导,且使靠贯穿孔(76)的输液剂的流路截面积比第1端口(24)的流路截面积狭小。

    连接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5242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35505.6

    申请日:201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未将管体的前端部插入壳体的流路内也能够打开阀体的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设有流路和管体连接口的壳体以及由弹性材料形成、用于堵塞管体连接口的阀体。阀体包括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的变形部以及从变形部的外周面突出的凸缘状的固定片。变形部包括从管体连接口露出的顶面、顶面相反侧的底面以及从顶面到达底面的缝隙。固定片设在顶面与底面的中间部,并固定于壳体。顶面一旦受到管体的按压,阀体的变形部弹性变形的同时朝向流路位移,形成缝隙的内表面与流路相面对,顶面形成与流路连通的开口部。

    连接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26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6663.6

    申请日:2012-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9/10 A61M39/02 A61M2206/14 A61M2206/20

    Abstract: 连接器(10)具有:壳体(22),内部具有使从第一管(20a)流入的输液剂流通并向第二管(20b)流出的主管线流路(38);连接用端子(32),连接设置于壳体(22),可以连接第三管(20c);连接侧空间(52),连通于主管线流路(38),且被连接用端子(32)的内壁(53)包围;以及肋(56),在俯视图中,相对于主管线流路(38)的轴向倾斜地延伸设置,以在连接侧空间(52)内产生紊流的方式引导输液剂。

    连接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2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35505.6

    申请日:201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未将管体的前端部插入壳体的流路内也能够打开阀体的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设有流路和管体连接口的壳体以及由弹性材料形成、用于堵塞管体连接口的阀体。阀体包括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的变形部以及从变形部的外周面突出的凸缘状的固定片。变形部包括从管体连接口露出的顶面、顶面相反侧的底面以及从顶面到达底面的缝隙。固定片设在顶面与底面的中间部,并固定于壳体。顶面一旦受到管体的按压,阀体的变形部弹性变形的同时朝向流路位移,形成缝隙的内表面与流路相面对,顶面形成与流路连通的开口部。

    连接器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0205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380075391.7

    申请日:2013-04-01

    Inventor: 上田泰央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主体(10),具有流路(17);内插体(23),前端为流路(17)的连接用开口(24);阀体(22),由弹性体形成,且配置在内插体(23)的前端来封闭连接用开口(24);和阀盖(21),与内插体(23)共同夹持阀体(22),阀体(22)具有:阀主体部(30),其具有狭缝(32、33);内侧凸部(35),其形成为外径比内插体(23)的内径小的环状,从阀主体部(30)的底面(30b)突出;和一对外侧凸部(36),其以内侧凸部(35)的轴心为中心彼此点对称地配置,该一对外侧凸部(36)分别与内侧凸部(35)相比在径向外侧从底面(30b)突出,且配置在内插体(23)的内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