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031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593811.1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IPC: F04D2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叶片无堵塞离心叶轮水力设计方法,其中双叶片无堵塞离心叶轮水力结构包括前盖板、叶片和后盖板;1)基于速度系数法求解双叶片无堵塞离心叶轮主要水力几何参数;2)基于二次贝塞尔曲线控制算法对叶片轴面形状进行控制;3)基于四次贝塞尔曲线控制算法对叶片型线安放角进行控制;4)基于NSGA II遗传优化算法对双叶片离心叶轮进行优化设计;5)根据上述步骤1)—4)中所得到的数据作为双叶片无堵塞离心叶轮的尺寸参数,制作符合给定的流量、扬程、泵效率和转速值的双叶片无堵塞离心叶轮。本发明设计的双叶片无堵塞离心叶轮能够提高叶轮的过流和抗缠绕能力,改善叶轮内部流动状况,提高叶轮的运行稳定性和水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263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62351.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SM模型的双蜗壳水力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为:1)基于速度系数法求解双蜗壳初始水力几何参数;2)采用基于RSM的自适应序列算法对双蜗壳关键几何参数进行最优化求解;3)基于CATIA宏程序进行参数化自动造型,并输出得到三维双蜗壳模型;4)采用GridPro脚本文件,输出用于数值计算的网格文件;5)基于CFX CCL语言驱动程序自动完成网格加载和边界条件设置,完成相关数值计算,输出计算结果;6)重复步骤3)‑5),得到总压损失系数最小的双蜗壳方案;7)根据步骤1)—6)中所得到的数据作为双蜗壳的设计参数,制作双蜗壳离心泵。本发明能实现对双蜗壳的水力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25123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331312.0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离心泵蜗壳设计方法,包括:第一,基于速度系数法对蜗壳基本几何参数进行求解,并采用速度矩法对蜗壳喉部面积进行计算;第二,利用面积控制系数和断面面积计算方程对蜗壳不同断面面积进行控制和计算,通过改变控制系数得到了不同断面面积分布的蜗壳水力模型;第三,初始化蜗壳几何控制变量,并采用椭圆、圆、直线等数学模型对蜗壳不同断面的控制点进行建模,并以三维坐标法对不同的控制点进行表示;第四,采用蜗壳断面面积逐次逼近迭代算法,精确的对不同蜗壳断面面积和蜗壳断面控制点坐标进行快速求解;第五,基于三维设计软件对不同控制点表示的蜗壳进行三维曲面造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57771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1910028480.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IPC: E04H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包括随行承载板(1)、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和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其中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包括减速电机、辊道(2)、滑轨(25)和丝杠螺母机构(3);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包括链轮转轴(23)和槽轮转轴(24),链轮转轴(23)上设有第二销轮(17),槽轮转轴(24)上设有六槽槽轮(18)、行星轮托件(19),第二销轮(17)上设有第二拨动销(21)和第二凸轮(20),所述六槽槽轮(18)上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二销轮(17)上第二凸轮(20)的轮壁贴合。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随行承载板的自动输送和堆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智能化立体车库的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36194.X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陆两用清洁车,包括船身、固定连接在船身上的轮组以及固定连接在船身底面的地面清理件,轮组能够驱使船身移动,地面清理件能够对地面进行清理,船身上旋转连接有转动轴,该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轮,船身上固定连接有马达,船身上固定连接有垃圾箱,船身上旋转连接有主传输辊以及次传输辊,主传输辊与次传输辊之间通过传输带连接,传输带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挡板,船身上固定连接有与主传输辊传动连接的主电机,既能够对地面垃圾进行清理,又能够对水上垃圾进行清理,通过在水面上移动的过程中,对水面上垃圾进行清理,既增加人员的便利性,还减少人员体力的消耗,同时增加人员衣服的干净度,进一步提升水域的干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9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48440.9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驱式电动滩涂车,包括左电机、右电机、左主动轮、右主动轮、操作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包括左操作杆、右操作杆、左半轴、右半轴以及行星齿轮架,右操作杆与行星齿轮架固定连接,左操作杆与左半轴固定连接,左半轴和右半轴端部均设有太阳锥齿轮,行星齿轮架上设有两个行星锥齿轮,两个太阳锥齿轮均分别与行星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架上设有右角度传感器,左半轴上设有左角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分别与左角度传感器、右角度传感器、左电机和右电机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分别驱动车辆两侧的车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当车辆需要直行时,仅需操作一个操作杆即可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7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1677.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IPC: B66D1/22 , B66D1/14 , B66D1/28 , B66D1/39 , B66D1/36 , B66D1/54 , B66D1/74 , B66D5/08 , A62B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援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速降装置,包括外壳、中心轴、卷筒和卷绕在卷筒上的牵引绳,中心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卷筒可转动地设置于中心轴上;还包括减速机构、限速机构和用于回收牵引绳的回收机构,减速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卷筒两侧的两套行星机构,行星机构包括左太阳轮、左行星轮架、左行星轮、右太阳轮、右行星轮架和右行星轮,右太阳轮固定设置在外壳上,左太阳轮固定设置于中心轴上,左行星轮架和右行星轮架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穿过卷筒。本发明的减速比设计和整体受力更加合理,并且本发明提高了安全设计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577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28480.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IPC: E04H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行承载板板库,包括随行承载板(1)、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和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其中随行承载板水平输送机构包括减速电机、辊道(2)、滑轨(25)和丝杠螺母机构(3);随行承载板抬升机构包括链轮转轴(23)和槽轮转轴(24),链轮转轴(23)上设有第二销轮(17),槽轮转轴(24)上设有六槽槽轮(18)、行星轮托件(19),第二销轮(17)上设有第二拨动销(21)和第二凸轮(20),所述六槽槽轮(18)上内凹的圆弧面与第二销轮(17)上第二凸轮(20)的轮壁贴合。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随行承载板的自动输送和堆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智能化立体车库的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875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410538240.7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功率和压差测量的离心泵流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灰盒子’构造理论将离心泵整体分别划分成电机模块、机械模型和水力模块;2.基于系统分析,构建离心泵整体流量预测数学模型;3.基于电机内部损失模型,局部构建电机输出功率预测数学模型;4.基于机械损失模型,局部构建机械传动部件输出功率(或离心泵输入功率)预测数学模型;5.基于流体流动损失模型,局部构建离心泵输入功率与流量、转速之间的模型,以及离心泵压差与流量、转速的模型;6.结合电机数学模型、机械数学模型以及水力数学模型,建立基于功率(转速和转矩)和压差的离心泵流量预测模型;7.采用补偿算法对离心泵流量预测模型进行修正,提高流量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916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593425.2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IPC: F04D29/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48 , F04D1/06 , F05D225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导叶离心泵水力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给定的参数,基于二元流动理论求解空间导叶轴面水力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导叶轴面形状和叶片型线贝塞尔曲线控制算法;基于该方法对空间导叶进行水力优化设计;2)采用三次贝塞尔曲线方程对空间导叶的上盖板轴面流线和下盖板轴面流线加以控制,并基于导叶轴面过流面积变化规律对轴面流线进行调整;3)采用四次贝塞尔曲线方程对空间导叶的叶片型线安放角分布规律进行控制;4)制作符合设计要求的离心泵空间导叶。本发明设计的空间导叶能够降低导叶内的水力损失,改善导叶内部流动状况,提高离心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水力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