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127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43625.6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该泵体组件包括:曲轴、上法兰、气缸、滚子和下法兰;滚子设置在气缸内,气缸设置在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上法兰具有第一安装孔,滚子具有第二安装孔,下法兰具有第三安装孔,曲轴竖直设置,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在上法兰上设置有用以储存润滑油的第一油池,第一油池中的润滑油能够输送至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即能保证润滑效果,又能降低注油量的优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9982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63327.3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支架、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其中,涡旋压缩机支架上设有储油槽,储油槽用于供涡旋压缩机的动涡盘的曲轴套接部插入,储油槽还用于接受涡旋压缩机的曲轴油孔的供油,并向涡旋压缩机的泵体组件供油;涡旋压缩机支架上还设有与储油槽连通的第一泄压通道,第一泄压通道具有第一泄压阀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压缩机高速运转导致储油槽内的压力达到第一泄压阀结构的阀值时,第一泄压阀结构会打开第一泄压通道,使第一泄压通道对储油槽进行泄压,以减小储油槽内的压力,避免储油腔压力过高引起的往泵体组件供油量过多,解决了高频时油压过高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高转速下压缩机的效率。

    一种排气止回结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8793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82001.X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止回结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阀片受到气体力作用时会快速地上升或下降到阀座上的限位结构并与之发生冲击,影响阀片的寿命和产生噪声的技术问题。该排气止回结构包括阀座、阀片、调节件、叶轮;阀座设置在静涡旋盘的排气口外侧;阀片活动设置在阀座顶部;阀座顶部设置有与阀腔和外部环境分别连通的调节螺孔;调节件螺接在调节螺孔内;调节件顶部与阀片连接,底部与位于阀腔内的叶轮连接。本发明阀片的轴向运动速度可以通过调节件上设置的螺纹的相关参数来控制,使得阀片的运动平稳可控,减小阀片与阀座之间的冲击力,保证排气止回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小因阀片冲击阀座而发出的噪声。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7936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73110.5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该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和静电分离组件以及待润滑元件,壳体,设有供冷媒与润滑油的混合物进入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电离通道,所述电离通道用于电离所述混合物,以使所述润滑油中的油颗粒携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待润滑元件,设于所述壳体中;静电分离组件,包括润滑通道和电集油件,所述润滑通道与待润滑元件相接,所述电集油件设于所述润滑通道中,所述电集油件用于吸附带电的油颗粒,所述油颗粒经所述润滑通道流向所述待润滑元件。通过本发明利用电集油件吸附混合物中带电的油颗粒,当油颗粒积累到足够多时会沿着润滑通道流向待润滑元件进行润滑,实现了冷媒与润滑油的分离,从而降低了排气的含油量。

    静涡盘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9021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86131.3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涡盘组件及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静涡盘组件包括:静涡盘,静涡盘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油口和第一回油结构,第一回油结构与排油口相连通地设置;排气止回组件,排气止回组件与静涡盘连接,排气止回组件具有与排气口相对设置且连通的阀腔,排气止回组件还开设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二回油通道;第二回油通道与第一回油结构相连通地设置。应用本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静涡盘组件上设置的第一回油结构和第二回油通道可作为油气分离结构,在应用于压缩机时,本实施例中的静涡盘组件可通过油气分离结构减小压缩机排气时冷媒携带的润滑油比例,降低压缩机油循环率,提升单机运行能效。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5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7882.6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涡旋压缩机包括:静盘;动盘,动盘和静盘之间形成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第三压缩腔,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第三压缩腔沿动盘的径向分布,第三压缩腔设置于动盘的最外侧,第三压缩腔包括内腔和外腔,动盘上设置有第一中压孔和第二中压孔,第一中压孔与外腔连通,第二中压孔与内腔连通,动盘背压侧形成背压空间,动盘与静盘可相对运动,动盘具有使第一中压孔、第二中压孔均与背压空间连通的工作位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动盘运行的平稳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4037.X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压缩机前盖包括盖体,其内侧形成有分油通道和用于通入油气的进气室,进气室与分油通道相邻设置,盖体的外侧设有排气口,分油通道的顶端与排气口连通;分油管,竖直设于分油通道内且顶端与排气口连通;回油组件,设于进气室内,回油组件包括阻隔件,阻隔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进气室与分油通道之间以将进气室与分油通道分隔开来,阻隔件上设有连通进气室与分油通道的出气口,出气口水平朝向分油通道。以此,在不对盖体的外壁进行切割破坏前盖密封性的前提下实现将进气室与分油通道水平横向连通,油气从阻隔件的出气口水平切入到分油通道内与竖直安装的分油管接触,油气分离的效果显著,压缩机排气的混油率更低。

    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4036.5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压缩机前盖包括盖体,其内侧形成有分油室和用于通入油气的进气室,进气室与分油室相邻,盖体的外侧设有连通至分油室的排气口;分油构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多个第一分隔件沿水平方向依次分隔设于分油室内且与分油室的侧壁贴合以将分油室在水平方向上分隔出多个隔室,相邻两个第一分隔件之间为一个隔室,第一分隔件设有连通口将相邻两个隔室连通;其中,排气口与第一个隔室连通,进气室与最后一个隔室连通。以此,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油气在通入进气室后,油气在多个隔室内碰撞流动,使得油气中油液与气体充分发生分离,相比于分油管的分油方式,油气分离效果更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