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71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210343862.5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ω,其中,40°≤ω≤120°。本发明对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进行优化,平衡进风区和出风区,提高出风量。

    室内机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71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10345426.1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并在壳体的下侧面上形成出风口;换热器包括至少两折的多折换热器,多折换热器中任意相邻的两折之间具有夹角θ,其中,20°≤θ≤150°。本发明通过将风机的扩压部向下设置,从而可以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使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解决了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提高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

    室内机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45112.1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贯流风轮的边缘距离前蜗壳的最小间隙为δ1,其中3mm≤δ1≤13mm,贯流风轮的边缘距离后蜗壳的最小间隙为δ2,其中3mm≤δ2≤15mm。本发明使出风方向直接向下,并提高风噪比。

    室内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3881.8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贯流风机的进气角为α,其中,120°≤α≤250°,贯流风机的出气角为β,其中,110°≤β≤240°,且α+β≤360°。本发明通过对贯流风机的进气角和出气角优化,提高出风量,从而提高室内机的效率。

    空调机组开机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98297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78340.3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开机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空调机组,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空调机组进入制热运行阶段后,实时检测空调机组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外部环境温度,控制空调机组的室外风机的运行状态;检测空调机组的室内机管温,并判断空调机组的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和空调机组的四通阀的通电时间;当室内机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和四通阀的通电时间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空调机组的室内风机启动。其通过结合空调机组的外部环境温度,对空调机组的室外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限制,抑制了空调机组的系统压力的快速上升,保证空调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的同时,防止空调机组过载停机。

    接水盘及空调室内机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2385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165869.2

    申请日:201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室内机,由于接水盘包括导风面,位于接水盘的底面的侧部;因此,提高风利用率,从而提高蒸发器换热效率降低机组噪音。由于接水盘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水泵的水泵压型结构,机组可选安装水泵,方便售后安装;接水盘的底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压型结构,排水口压型结构的最底部位于所述底面的主平面下方,可有效降低出水高度,防止水过高溢出,另外,接水盘的底面可有效支撑换热器边板,有效固定蒸发器,提高产品质量功能多、有效支撑换热器、生产安装方便。

    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7483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260654.9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制热模式下,检测空调器的各项运行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如果空调器的运行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则终止空调器的制热模式,并切换进入除霜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及内、外管温度进行综合判断进入除霜模式,即对空调器是否进入除霜模式设置了更加精确的限制条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空调器进行除霜时不能准确控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空调除霜准确控制的效果。

    室内机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10345429.5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从而使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室内机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回风口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回风需求。

    空调器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9704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8481.2

    申请日:2013-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3 F24F13/00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具有壳体内腔、出风口、回风口;蒸发器,设置于壳体内腔中,并位于回风口处;固定组件,将蒸发器可拆卸地固定于壳体内;其中,回风口配置为适于使蒸发器进出壳体内腔,固定组件配置为适于从回风口进行操作。应用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将回风口配置为适于使蒸发器进出壳体内腔,将固定组件配置为适于从回风口进行操作的结构,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回风口对固定组件进行拆卸,从而能够将置于回风口处的蒸发器取出,以对空调器内部组件进行维护,进一步地,还可以节省现有技术中的检修口,达到提高整体外观效果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