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02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830976.6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储液容器、氟泵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储液容器、氟泵和蒸发器连接形成空调循环回路;氟泵连通有回热器,氟泵能将储液容器内的油液混合物输送到回热器中,回热器能对油液混合物产生加热作用,以使油液混合物中的制冷剂气化,并将气化后的制冷剂输送到压缩机的吸气口,油液混合物中的润滑油能存储在回热器的底部,回热器连通有输油组件,通过输油组件能将回热器中的润滑油输送到压缩机的吸气口。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储液容器氟泵供液制冷模式下的润滑油难回收的缺陷。

    升降装置和空调机组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42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1443.0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和空调机组,升降装置用于对风机组件进行升降操作,升降装置包括吊装框架、升降组件及支撑组件,吊装框架具有用于供风机组件的部分穿过的移动开口;升降组件与风机组件连接,以将风机组件吊装在吊装框架上,升降组件与风机组件相对可运动地设置,以通过风机组件与升降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使风机组件相对于支撑基面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支撑组件用于安装在风机组件的底端,以在风机组件的部分穿过移动开口并下降至预定位置时,支撑组件与支撑基面接触以对风机组件进行支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中的风机组件升降困难及底部支撑困难的问题。

    升降装置和空调机组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68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91497.7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和空调机组,升降装置用于带动空调机组的风机组件进行升降运动,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用于承载风机组件;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固定板可转动地连接,升降组件的底端用于与支撑基面接触;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升降组件连接,以驱动升降组件相对于固定板转动,以使升降组件的底端相对于支撑基面移动,以使固定板相对于支撑基面升降,以带动风机组件进行升降运动。通过升降装置对风机组件进行升降运动和风机组件下降后对其进行支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中的风机组件升降困难及底部支撑困难的问题。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14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647199.1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循环、蒸发循环,所述压缩循环与所述蒸发循环共用氟桶,所述压缩循环包括压缩机、回热器,所述蒸发循环包括氟泵,还包括回液旁路,所述回液旁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氟泵的出液口连通以能够将所述氟桶中的部分油液混合工质输送至所述回热器内,还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能够将所述回热器内的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根据本发明,通过氟泵、回液旁路、回热器及回油管路所形成的通路实现了氟桶内润滑油向压缩机内的高效转移,提高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4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648518.0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循环、蒸发循环以及氟桶,压缩循环中的冷媒流体被输送至氟桶内,氟桶内的冷媒流体能够在氟泵的作用下回流至压缩机的吸气口,还包括第一回油管路及第二回油管路,在油分离器内,第一回油管路与压缩机分别输出的流体被分别独立地实现油液分离,第二回油管路上串联有通断控制阀,通断控制阀被配置为间歇式的导通或者截断,当通断控制阀导通时,氟桶内的油液混合流体能够经由第一回油管路进入油分离器内,且油分离器内分离出的润滑油同时经由第二回油管路被输送至压缩机的吸气口。根据本发明,实现了氟桶内润滑油向压缩机内的高效转移,进而提高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