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52273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10008463.2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电机驱动型低压断路器,包括电源,运行及故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快速驱动电机,无机械操作机构转动式三相触头系统,运行及故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接,电机控制系统的输出端接到快速驱动电机,快速驱动电机与无机械操作机构转动式三相触头系统的轴同轴相接,电源分别与运行及故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快速驱动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相接,快速驱动电机直接驱动无机械操作机构转动式三相触头系统的触头接通与快速开断电路,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减小对电路与负载动热稳定性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性能指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34644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08463.2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电机驱动型低压断路器,包括电源,运行及故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快速驱动电机,无机械操作机构转动式三相触头系统,运行及故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接,电机控制系统的输出端接到快速驱动电机,快速驱动电机与无机械操作机构转动式三相触头系统的轴同轴相接,电源分别与运行及故障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快速驱动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相接,快速驱动电机直接驱动无机械操作机构转动式三相触头系统的触头接通与快速开断电路,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减小对电路与负载动热稳定性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性能指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5995.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考虑机械与电弧特性的小型断路器分断性能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刚柔耦合的小型断路器短路分断过程仿真模型,模型采用牛顿‑欧拉方程和模态叠加法分别建立刚性体模型和柔性体模型,再通过界面条件来实现刚柔耦合,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机械特性;S2、构建考虑金属栅片三维特征的小型断路器灭弧过程仿真模型,模型通过对金属栅片三维特征建模,以挖掘出金属栅片三维特征在灭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得到小型断路器的三维电弧特性;S3、采用K‑means聚类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断路器的多维度指标进行筛选和赋权,建立小型断路器分断性能评估体系。该方法构建的评估体现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评估小型断路器的分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1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6949.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电气火灾检测方法,旨在整合由电气故障引起外界可燃物点燃的火灾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序列信号和视觉序列信息。通过自动化集成系统对原始电气信号和视频信息进行预处理和样本数据集构建,本方法确保时间序列与视觉数据的精确同步和有效整合。所包含的检测模型整合了电气故障的电流时间序列与相应的视觉信息,还利用这些数据的互补特性,显著增强了对电气故障火灾场景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电气火灾信息的判别能力。该方法的整体框架展示在摘要附图中,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和视觉信息的预处理、特征提取与编码、特征连接操作、特征融合以及分类任务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84916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0253292.8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模型元件库的接触器真实运行环境半实物模拟系统,其包括NI实时仿真系统、NI硬件平台及接触器硬件控制平台;NI实时仿真系统将接触器的控制决策与虚拟环境进行实时交互;接触器硬件控制平台包含接触器本体及控制电路两个实物部分;接触器的真实运动过程在接触器硬件控制平台完成;接触器本体的运行数据由NI硬件平台收集;所述NI硬件平台将收集的数据上传至NI实时仿真系统,为构建接触器数据模型元件库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了智能开关控制策略的研究测试、主电路拓扑的设计论证、控制器和开关本体的参数优化以及三维动态仿真模型和数据模型的更新修正等功能,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开关研发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69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221019.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机构电压自适应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内部功能划分为3个独立工作的子模块,除电源模块均可集成于电磁机构内部,由外置电源模块决定系统工作条件,使系统集成化;辅助电源采用数字化的控制方案,控制器从输出测取电,根据输入电压自动调整电路拓扑结构,并建立输出负载反馈,提高电源工作效率。模块在电流闭环控制理念的基础上嵌入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构建迭代优化外环,将输入电压对机构动作时间的影响视为扰动,实时评估机构的动作效果,并在下一次动作时调整电流闭环控制模型,保证电磁机构在24‑500V超宽电压范围内具备稳定的动作特性,同时建立优化模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参考,并实时更新,使模块具备自学习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114357.5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闭环RBR技术的电磁开关全寿命周期自适应控制方法,采用Run‑by‑Run学习控制算法与闭环控制进行组合模块化设计,使前馈和反馈优势互补,反馈内环控制器用来稳定系统,学习控制外环用来实现对期望目标的高精度跟踪;RBR数据模型利用电磁开关重复操作的特性,对其历史动作信息进行反馈评估与分析,滚动优化数据模型并调整吸合、吸持、分断过程的控制决策,迭代求解线圈电流(电压)的闭环参考序列,改变依赖离线获得的最优参量始终指导开关在线时变运行的局限;本发明自适应优化过程不局限于一个最优解,能够兼顾开关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在开关的全寿命周期内保持实际上的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8416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274837.3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触头系统带载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优化设计系统,包括:电弧计算模块、电磁场‑动力学‑声学求解模块、电磁场‑温度场求解模块、分级设计模块、图形用户界面模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触器触头系统带载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优化设计系统,提供了一种考虑触头系统带负载吸合过程、吸持阶段、分断过程的全过程三维虚拟样机仿真与优化设计系统,以解决目前业界在接触器仿真技术上触头系统带载存在的困难,以及接触器设计上多场耦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49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76046.5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插即用交流接触器智能化配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抑制高频干扰信号的EMI滤波器部分,控制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线圈驱动电路部分,采集线圈电流值的电流采集部分,采集控制电源经滤波整流后电压的电压采集部分,控制线圈驱动电路中开关管的驱动器部分,微型控制器部分,用于功能拓展的拓展口部分和辅助电源部分。其中微型控制器包含用于检测线圈电阻和电感的线圈参数在线检测部分,控制器参数估计部分和用于控制交流接触器吸合、吸持和分断过程的状态控制器部分;该配件系统通过在线检测线圈参数,估计控制器参数,自行匹配不同规格接触器,用于不同规格接触器时具备即插即用特性,实现其智能化工作与节能无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4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096409.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机构磁链闭环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母线电压、线圈电流和占空比的线圈电阻计算部分以及结合线圈电阻反演电磁机构的磁链计算部分,通过磁链变化量进行电磁机构状态监测的部分,用于控制电磁机构磁链的磁链控制器和用于控制线圈电流的电流控制器。由电阻计算部分获得线圈电阻,由磁链计算和状态监测部分进行电磁机构工作过程的磁链观测和状态监测,将磁链计算结果输入至磁链控制器调整线圈电流参考值,电流控制器使线圈电流跟踪参考值,建立电磁机构的磁链闭环控制。本发明在电磁机构动静铁心闭合过程中实现线圈电流的自调节,降低电磁操动机构频繁操作时线圈的平均功率,降低并实时监测线圈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