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盖、液体喷射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69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087061.5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清扫连通口的周边的帽盖、液体喷射装置。本发明的帽盖具备:唇部(84);内底壁(88)以及大气连通壁(90),其构成凹部(85),所述凹部(85)在由喷嘴面(29)覆盖以唇部(84)为边缘的开口的情况下,与喷嘴面(29)形成空间(99),大气连通壁(90)以能够从开口侧目视确认的方式被设置在与内底壁(88)相比靠开口侧的位置处,在大气连通壁(90)上,朝向开口侧而形成有将空间(99)向大气开放的大气连通部(93)的连通口(91)。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41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022932.5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清洁唇部的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抽吸盖(72),其在与喷嘴面接触时实施包围形成喷嘴所开口的空间的压盖;压盖机构(73),其使抽吸盖(73)在压盖时的压盖位置和远离喷嘴面的隔离位置之间移动;清洗液供给机构(74),其向抽吸盖(72)内供给清洗液;对置部(46),其被构成为,与在压盖动作时接触喷嘴面的抽吸盖(72)的唇部(79)对置;控制部,其对压盖机构(73)及清洗液供给机构(74)进行控制,从而设为使唇部(79)与对置部(46)对置且与对置部(46)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且设为使被供给至抽吸盖(72)内的清洗液与对置部(46)接触的状态。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墨液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407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141230.9

    申请日:2016-03-14

    Inventor: 安藤将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以短时间将墨液加热至预定的温度的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的墨液加热方法。具备:第1循环流路,具有流通从墨液贮存部朝向墨液排出头的墨液的循环去路和流通从墨液排出头朝向墨液贮存部的墨液的循环回路;加热部,对流通于循环去路的墨液进行加热;分支部,在加热部与墨液排出头之间使循环去路分支;支路,流通从分支部朝向墨液贮存部的墨液;以及控制部,能够对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切换,在第1状态下使由加热部加热后的墨液通过第1循环流路而向墨液贮存部返回,在第2状态下使由加热部加热后的墨液通过支路而向墨液贮存部返回,在从启动印刷装置开始到实施图像形成为止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为第2状态,在图像形成时为第1状态。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中的维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264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213451.2

    申请日:2016-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6535 B41J2/17556 B41J2/175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中的维护方法。能够高精度地将擦拭时的头背压控制成比印刷动作时的头背压高。印刷装置具备:排出墨水的墨水排出头(361);擦拭墨水排出头(361)的擦拭器(61);副罐(821),贮存向墨水排出头(361)供给的墨水;墨水循环流路(823);循环泵(824),使墨水在墨水循环流路(823)内循环;以及第1加压单元(851),在利用擦拭器(61)擦拭墨水排出头(361)时,将副罐(821)内加压至第1压力,第1压力比利用墨水排出头(361)向印刷介质排出墨水的印刷动作时的副罐(821)内的压力高,循环泵(824)在擦拭时停止工作。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419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21048.X

    申请日:2014-08-25

    Inventor: 安藤将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从头的喷嘴喷射从供给部供给的液体,良好地进行在供给部将液体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减压处理以及在供给部将液体加压到比大气压高的加压处理。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喷射液体的头和向头供给液体的供给部,该加减压方法包括:对减压缓冲罐减压并蓄压的减压蓄压步骤;对加压缓冲罐加压并蓄压的加压蓄压步骤;通过减压缓冲罐在供给部将液体减压得比大气压低的减压步骤;和通过加压缓冲罐在供给部将液体加压得比大气压高的加压步骤。

    液体喷射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2940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56840.8

    申请日:2011-11-11

    Inventor: 安藤将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65 B41J2/16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防止液体喷射头的喷射面变脏。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支承构件、液体喷射头、和保护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对输送于预定方向的输送介质进行支承;所述液体喷射头具有对置于前述支承构件所设置的喷射面,并在前述喷射面设置有向前述输送介质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所述保护构件设置于前述喷射面与前述输送介质之间,相对于前述支承构件配置于固定的位置,具有使从前述液体喷射头喷射的前述液体通过的开口部。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4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796078.4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降低液体在容纳部中固化的可能性。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单元,一边在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向介质喷出液体以及使液体固化的处理液;以及维护单元,对喷出单元进行维护,喷出单元具有:第一头,具有喷出液体的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头,具有喷出液体的第二喷嘴以及喷出处理液的第三喷嘴,维护单元具有:第一容纳部,接受液体;以及第二容纳部,接受处理液,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执行从第一喷嘴对第一容纳部喷出液体的第一冲洗;执行从第二喷嘴对第一容纳部喷出液体的第二冲洗;以及执行从第三喷嘴对第二容纳部喷出处理液的第三冲洗。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71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5359.5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具有设置了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盖,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部的所述喷嘴面接触;收纳部,其对向所述盖内供给的清洗液进行收纳;清洗液供给机构,其向所述盖内供给所述清洗液;容纳部,其对被供给至所述盖内并从所述盖溢出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容纳;以及回收部,其对由所述容纳部所容纳的所述清洗液进行回收。

    液体收纳体保持单元、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4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54520.7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保持液体收纳体的基座部件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被传递到袋状部件的冲击的大小的液体收纳体保持单元、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基座部件,其被构成为对具有袋状部件和连接部件的液体收纳体进行保持,袋状部件具有可挠性,连接部件开口有使收纳在袋状部件中的液体导出的液体导出口且被安装于袋状部件的一端侧;限制部件,其与被设置在连接部件上的被限制部接触从而对被保持于基座部件上且位于保持位置的液体收纳体从保持位置发生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在从袋状部件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的一个朝向的载荷以设定值以上的值而作用于液体收纳体的情况下,限制部件允许位于保持位置的液体收纳体向一个朝向的移动。

    印刷装置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0406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170089.5

    申请日:2016-03-23

    Inventor: 安藤将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66 B41J2/175 B41J2/17596 B41J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对头背压的变动进行抑制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排出UV墨液的墨液排出头、贮存UV墨液的副箱、从收置有UV墨液的墨盒向副箱输送UV墨液的供给泵、具有供从副箱向墨液排出头供给的UV墨液流通的循环往路以及供从墨液排出头向副箱返回的UV墨液流通的循环返路的循环流路和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且设置于副箱内的容纳体;作为循环返路的副箱侧的端部的返路下游端在容纳体的内部,位置比开口部靠下方,作为循环往路的副箱侧的端部的往路上游端在副箱的内部位置,比容纳体靠下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