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绢丝/壳聚糖混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015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06246.5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型绢丝/壳聚糖混纺织物,它是以绢丝/壳聚糖股线作经、纬纱经织造与后整理得到,织物组织为2枚~5枚原组织,经纱密度为500~600根/10cm,纬纱密度为220~300根/10cm;所述的绢丝/壳聚糖股线的线密度为166.7dtex,它是由壳聚糖短纤维以10%~30%混纺干重比与绢丝混纺制成的线密度83.3dtex的绢丝/壳聚糖单纱两根并合加捻后得到的。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织物具有抗菌功能,但其中的壳聚糖短纤维重量百分含量15~20%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70%以上,在壳聚糖短纤维重量百分含量21~30%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5%以上。同时,该类织物还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性好、抗起毛起球性和抗皱回复性好等优点;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上述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丙纶工业丝布接枝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44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53354.X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纶工业丝布接枝改性方法,通过预浸渍处理和预照射处理在纤维的表面与内部同时形成了大量的、稳定性很强的、极性的二苯甲醇自由基,替代了少量、不稳定和非极性的聚丙烯大分子链自由基,有利于单体如丙烯酸/钠的吸附与接枝聚合。基于离子间静电作用,用氢氧化钠中和丙烯酸单体,增加了单体和接枝大分子链在接枝液中的溶解性,提高了大分子链流体力学体积,有利于单体在接枝链中吸附和接枝改性。本发明接枝改性方法可赋予丙纶单丝织物亲水性、染色性和吸附分离性能,接枝改性的工业丝布可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吸附分离处理。

    一种改性丙纶无纺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65929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387546.8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丙纶无纺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丙纶无纺布浸渍于含有接枝单体、交联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光敏剂的接枝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接枝聚合,得到一种改性的丙纶无纺布,可作为过滤材料广泛应用于对染料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含无机阴离子酸根的化工废水等进行吸附分离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丙纶无纺布,具有力学强度高、水通量大、饱和吸附量大的特点,同时,吸附后的过滤材料经在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乙醇溶剂解吸液中进行再生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一种串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5278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33374.0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王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该串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中珠状物所占的面积百分比为8.0%~22%,串珠平均几何尺寸为:珠状物的平均面积为10~80μm2,长宽比为2~4;连接珠状物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00nm~800nm;珠状物表面孔隙覆盖率为3%~30%。本发明的珠状多孔结构及连接珠状物的纳米多孔纤维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为吸附微小颗粒提供高表面能,同时利于气体流通,降低空气过滤阻力,尤其对于质量中值直径为75nm的微粒的空气过滤效率为99.9%~99.999%,平均过滤阻力为120Pa~360Pa。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串珠状多孔PLA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作为空气过滤膜的应用。

    基于离子交换织物填充的电去离子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085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22653.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织物填充的电去离子装置及其应用,其中,装置包括:位于装置两端的阴极室和阳极室,还包括用离子交换膜分隔的间隔设置的多个浓水室和淡水室,至少有一个淡水室或浓水室内填充了离子交换织物,离子交换织物垂直或者平行于离子交换膜表面进行填充,所述离子交换织物由丙纶非织造材料表面基于接枝聚合改性后制成,面密度为20-400g/㎡,织物接枝率为30-300%。有效地降低了膜堆电阻、提高了离子迁移速率和电去离子效率,加速了水解作用,缓解了金属氢氧化物在离子交换膜表面的沉淀,可广泛应用于高纯水的制备以及化工废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006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1360.3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去除了纤维表面杂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低温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处理时间0.5~1.5min,反应功率50~80W,氧气压强30~50Pa;将纤维置于苯胺单体中0.5~2h,取出后均匀挤压,控制纤维与苯胺单体质量比为1∶1~1∶1.3;将纤维置于反应液中,反应液温度为10~35℃,反应0.5h~3h,制备得到表面含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导电层的纤维。本发明获得了导电性能良好的复合纤维,可以制成具有抗静电、导电及电磁屏蔽功能的纺织品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个体防护、军工、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机械等领域。

    蜘蛛丝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47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35929.7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蜘蛛丝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纺丝液、制备浴液步骤,再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方法,将集束后的纤维经导丝、加热、卷绕成形,获得所述蜘蛛丝蛋白/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纱。本发明的复合纳米纤维纱可连续纺制10小时以上无断头,且一定量的蜘蛛丝蛋白有效地降低了纤维的直径、提高了纱线的强度。同时,通过二次拉伸和并合加捻可进一步提高复合纳米纤维纱的断裂强度和柔韧性,以更好的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743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24120.0

    申请日:2006-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主要由高压供电装置、纺丝液储存罐、接收装置、和至少一组纺丝组件组成,所述纺丝液储存罐通过泵及管路与纺丝组件中的纺丝管连通,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运动机构上的圆筒和环绕设于圆筒外周的金属接收网,运动机构具有转轴平行于Z轴设置的旋转自由度,及沿Z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每组纺丝组件由纺丝组件架及固定其上的至少2个纺丝管组成,纺丝管内设有导电电极,纺丝管的喷口与金属接收网的距离为5~25厘米;相邻纺丝管喷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电极。本发明可以保证获得的产品的均匀性,避免相邻纺丝管之间的电场干扰,防止了纺丝过程的不稳定、纤维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匀。

    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70272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38320.7

    申请日:2005-0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志娟 许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蜘蛛包卵丝或牵引丝溶解于六氟异丙醇中,室温下放置5小时以上,经过滤获得再生蜘蛛丝溶液,溶液浓度为重量百分比1.0%-4.5%;(2)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对步骤(1)获得的纺丝溶液进行纺丝处理,采用导电性金属网作为接收屏,电压为7-20千伏,喷丝口到接收屏的距离为8-20厘米,温度为20-30℃,经纺制获得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的无纺织物;(3)用甲醇或丙酮对获得的无纺织物进行后处理,处理时间为0.5-1.5小时,获得纳米级再生蜘蛛丝纤维。本发明可以采用比较容易得到的蜘蛛包卵丝为原料,获得的产品结构和颜色稳定、力学性能提高。

    一种自增强型丝素纳米原纤/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5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3195.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增强型丝素纳米原纤/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利用蚕丝纤维自身的丝素纳米原纤结构实现了再生丝素蛋白纤维的力学增强,丝素纳米原纤是利用物理方法自上而下地剥离废旧蚕丝纤维而获得的,其长度及直径可分别调控在10~150μm及10~250nm区间范围内,将该丝素纳米原纤均质分散于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的水溶液中,并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纤维。丝素纳米原纤的加入提高了纺丝液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该方法所制备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426~499%,断裂应力为30~45MPa。该纤维所用原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