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785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147111.4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50 , F16C33/38 , F16C33/6629 , F16C2352/00
Abstract: 一种能实现稳定转动的螺旋套浮环轴承,包括外回转体、内回转体及内外回转体之间的浮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浮环上开有径向贯通的螺旋槽和滚动体槽,滚动体槽内安装滚动结构,滚动结构为滚动体或滚动体与保持块的组合,滚动体的直径不小于浮环的壁厚。当轴承工作时,内外回转体承受径向载荷并相对旋转,受力变形后的滚动体会在内外回转圆柱面之间发生滚动趋势,向浮环施加推动力,从而实现浮环相对于内、外回转体稳定旋转;同时,径向贯通的螺旋槽可以增加浮环的弹性,有利于降低浮环对轴承制造误差的敏感性,改善浮环的载荷分布使磨损更加均匀,也有利于将润滑剂引入轴承的摩擦表面,提高轴承寿命。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旋转机械,特别适用于牙轮钻头、包含轴承的复合钻头等承受重载的石油钻井机械。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59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075232.8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B1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状水孔的钻头,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水力结构的钻头,包括钻头本体,设于钻头本体上的切削结构,切削结构上设置有切削齿,切削结构之间设置有排屑槽和流道,流道上设置有水孔,所述水孔至少有一个是串状水孔,所述串状水孔的出口由至少两个圆或椭圆串通形成,所述串状水孔的长度方向的纵剖面形状为口大底小的扇形或者类扇形。本发明解决钻头在快速钻井和高温井钻井中因钻头水力结构不合理而降低钻头钻进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48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49383.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旋转齿的复合钻头,包括钻头体、固定切削结构和牙轮,固定切削结构上设置有固定切削齿,牙轮与钻头体为转动连接,牙轮能相对钻头体转动,钻头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牙轮,牙轮上的切削齿至少有一颗为旋转齿,旋转齿与牙轮形成转动连接,旋转齿的前切削面或旋转齿的前切削面的几何中心相对旋转齿的旋转轴线偏移,且旋转齿的后切削面或后切削面的几何中心在前切削面的偏移方同侧,前切削面相对后切削面靠近旋转齿的旋转轴线,并能绕旋转轴线在牙轮上旋转。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牙轮上无法采用复合齿(例如PDC齿)的问题,同时其采用与现有技术一致的切削齿(如硬质合金齿)时,切削齿的磨损及磨损钝化速度也均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47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54867.0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7/04 , E21B7/046 , E21B17/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摩降阻工具,包括工具本体和滚子,减摩降阻工具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子,其特征在于:工具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转向滚子,转向滚子由滚子和转向座组成,滚子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转向座上,滚子能相对转向座旋转,滚子的旋转轴线相对转向座的旋转轴线有偏移,且偏移距大于滚子半径的八分之一,转向座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工具本体的外壁上,转向座相对工具本体能自由旋转,转向滚子安装设置在工具本体的外壁上后,滚子所确定的外径大于工具本体外径。本减摩降阻工具的滚动体可转向,能明显提高钻柱的减摩降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1052992.8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转向轮盘的复合钻头,包括钻头体、轮盘,轮盘上设置有齿圈,轮盘能相对钻头体转动,钻头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向轮盘,转向轮盘由轮盘和转向座组成,转向座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钻头体上,转向座相对钻头体能旋转,轮盘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转向座上,轮盘能相对转向座旋转,轮盘的旋转轴线相对转向座的旋转轴线有偏移,且偏移距大于轮盘齿圈半径的二十分之一,小于轮盘齿圈直径的三倍,靠近钻头心部的转向轮盘的转向座的旋转轴线与钻头轴线不重合,钻头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切削结构或非固定切削结构。本发明解决轮盘切削齿的寿命太短的问题的同时,能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209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55392.6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钻头,属于石油天然气钻探工程、矿山工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地质钻探、隧道工程、水文及非开挖等技术设备领域,包括钻头本体,以及延伸自钻头本体的若干个刀翼,在刀翼上设置有切削元件,钻头上具有至少一个围绕钻头中心的环形空白带,且在环形空白带位置的刀翼向内凹,形成周向贯通的凹槽。本发明可以降低钻头的切削能耗,提升破岩效率,同时能抑制钻头横向振动,有效减少钻头切削齿的冲击失效,增强钻头在定向钻井中的抗漂移能力,并能产生大尺寸岩屑,改善地质录井质量,提高实钻条件下对井下地层信息分析和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08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6566.4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难钻地层的冲切复合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刀翼以及布置在钻头本体上的水眼或喷嘴,刀翼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组切削齿,刀翼布齿面设置凹窝用以固定第一组切削齿,钻头上还设有冲击切削结构和冲击力传递机构,冲击切削结构上布置有冲击切削齿,至少有一个刀翼的本体轮廓线与至少另外一个刀翼的本体轮廓线在共同覆盖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不重合区域,以及至少一个重合点或重合区域。这种结构特征可使钻头以异步切削方式工作,不仅能增加钻头的纵向磨损长度,延长钻头寿命,而且能使钻头在整个钻进过程都处于高比压钻进状态,增强钻头侵入岩石的能力,从而使钻头在难钻地层的钻速和寿命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0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3302.3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B1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钻地层长寿命扩眼钻头,包括由领眼体和扩眼体构成的钻头本体,延伸自领眼体和扩眼体的多个刀翼,刀翼之间的流道中设置有水眼或喷嘴,刀翼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组切削齿,刀翼布齿面设置凹窝用以固定第一组切削齿,至少有两个领眼段和/或两个扩眼段刀翼的本体轮廓线既有不重合区域,也有重合点或重合区域。这种结构特征可使扩眼钻头以异步切削方式工作,不仅能增加刀翼的磨损长度,延长钻头寿命,而且能使钻头在整个钻进过程都处于高比压钻进状态,增强钻头侵入岩石的能力,从而使钻头在难钻地层的钻速和寿命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863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5619.5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B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PDC组合齿的复合钻头,包括钻头体、固定切削结构和牙轮,牙轮上的切削齿至少有一颗为PDC组合齿,PDC组合齿由两颗PDC齿组合而成,PDC齿由本体和覆盖本体支撑面60%以上区域的聚晶金刚石层构成,两颗PDC齿的组合方式为聚晶金刚石层紧密贴合,并由外侧的两本体夹持呈四层夹心结构,且靠近牙轮部分的厚度大于远离牙轮部分的厚度,最远离牙轮的尖端部分的两侧本体厚度均小于中间聚晶金刚石层厚度的2倍,固定于牙轮内的两侧本体厚度均大于中间聚晶金刚石层厚度的3倍;PDC组合齿的聚晶金刚石层贴合面的法线与牙轮上该PDC组合齿设置点处的牙轮轮廓曲面的法线的夹角在75?90°。本发明能够提高复合钻头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42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79531.8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为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持续锋利切削刃的钻头切削元件,属于石油天然气、地热工程、矿山工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地质、水文等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体和固定在基体上的至少两个切削齿,其中至少一个切削齿为通过基体上设置的凹窝固定的表面切削齿,至少一个切削齿为内部切削齿,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槽,至少一个内部切削齿通过空槽内设置的凹窝固定在空槽内,且该内部切削齿部分或全部切削刃出露于空槽内表面。本发明通过改变切削齿的布置形式,实现切削元件在破岩过程中保持高比压状态,提高切削元件的有效利用率,进而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