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692447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359256.9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13/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包括母金属管、公金属管、止退环、接触簧和塑胶壳体,母金属管外壁设置第一凸起,内壁设置第二凸起,公金属管外壁设置第三凸起;止退环两端分别设置向上翻起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中部设置向内凹陷的舌片结构;接触簧设置于母金属管内部;塑胶壳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抵接,舌片结构与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相抵接,保证完成装配后的连接结构中的止退环、母金属管和公金属管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各结构件之间的连接不会松动,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的插接连接不会滑脱,使得该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较高的连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490153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03667.1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转换器同步整流电路。它包括变压器T1,所述的变压器T1的4脚接并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一A电阻R21A的一端及第五场效应管Q5漏极,并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一A电阻R21A的另一端接并联的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五A电容C25A一端,并联的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五A电容C25A另一端分别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十一场效应管Q11栅极,第十一场效应管Q11源极接并联的第四十电阻R40、第四十四电阻R44一端、并联的第九电容C9、第九A电容C9A一端,并联的第九电容C9、第九A电容C9A另一端接并联的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四A电阻R14A至Q5栅极和第十五电阻R15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电源效率,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5490139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03666.7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3/13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转换器稳压控制电路。它包括光电耦合器U3A,光电耦合器U3A负极分别接可控硅IC2阴极、第四十二电容C42一端、第五十九电阻R59一端、第四十九电阻R49一端,第五十电阻R50另一端分别接第四十九电阻R49另一端、第三十六电容C36一端、第六十电阻R60一端、第七十三电阻R73一端,第六十电阻R60与第七十三电阻R73并联,第五十九电阻R59另一端接第四十电容C40一端,可控硅IC2控制极接第四十二电容C42另一端、第四十电容C40另一端、第三十六电容C36另一端、第六十电阻R60另一端、第六十八电阻R68一端、第五十电容C50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能够延长档位器的电源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5479292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03653.X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H5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档位器外壳,包括底壳,及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方的面盖,所述底壳的外圈位置处环形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第一连接端,所述面盖的外圈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连接柱,所述面盖的上方配合有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后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端内,所述螺丝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面盖的上方卡扣有一个装饰盖,所述装饰盖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配合有档位调节旋钮,所述装饰盖的表面设置有档位提示板;本装置通过底壳和面盖的配合用于安装档位器的电子部件,装饰盖被简单的卡扣在面盖上,用起子即可简单的拆卸,可以灵活的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调节,满足使用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5453101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20003676.0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转换器电源保护电路,它涉及一种保护电路。所述的双运算放大器U2的5脚通过第二十五A电阻R25A分别与双运算放大器U2的7脚和第五二极管D5正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负极接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三十二电阻R32,D6正极接双运算放大器U2的1脚及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五电阻R25分别接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至接地端,第三十电阻R30还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九电阻R9、双运算放大器U2的3脚相连,第二十九电阻R29还与双运算放大器U2的2脚及第十六电阻R16相连,双运算放大器U2的6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保护电源,保证档位器正常安全地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545310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20003668.6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转换器过热保护电路,它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它包括三端稳压芯片IC,所述的三端稳压芯片IC的1脚分别接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五十五电阻R55以及并联的第五十四电阻R54、第五十七电阻R57一端相连,并联的第五十四电阻R54、第五十七电阻R57另一端与可控硅U8的控制端、热敏电阻RT1相连,可控硅U8的阳极与第七十一电阻R71相连,可控硅U8的阴极分别与第五十五电阻R55和第六十五电阻R65相连,第六十五电阻R65与第十六二极管D1相连,三端稳压芯片IC的2脚分别与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A电容C30A、第三十五电容C35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2309187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255041.7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小波
IPC: H02J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稳流调压器,其特征在于:磁电机的A相、B相和C相分别与二级管D3、二级管D2和二级管D1连接后接至可控硅Q3的正极,可控硅Q3的控制级和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可控硅Q3的控制级与三级管Q2的集电极相接,三级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级管Q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直接连接有电容C1;本装置采用可控硅的工作特性,应用它的开关特点来整流调压,使得稳压精度高,能延长蓄电池和用电器的使用寿命:磁电机转速从1500~10000rpm,充电电压波动范围很小,蓄电池和用电器不受高电压的影响而降低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2218449U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20293291.X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小波
IPC: H05B37/02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应急灯控制电路,包括蓄电池,蓄电池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3,蓄电池的正级经电容C1和电阻R2后接地,关键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IC1,蓄电池的正极分别接微控制器IC1的第2脚,第三脚与地之间接有继电器E,第7脚接继电器E内的开关K1后,再接开关S2,开关S2后并联有二极管D1和二级管D2,二级管D1与单刀双掷开关S1的不动端相接,二级管D2与单刀双掷开关S1的一个动端A相接,闪光灯DS1和DS2一端接在二级管D2与单刀双掷开关S1一个动端A之间,另一端接地;微控制器IC1的第8脚经电阻R4接单刀双掷开关S1的不动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采用继电器E控制微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和负载能力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20934437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359254.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R13/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连接器用接触簧,包括两端的接触部,以及位于两接触部之间的多个簧片,接触簧的中部设置有分缝,两端的接触部均设置有缺口,且分缝和缺口相互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该接触簧通过设置的相互错开的缺口和分缝,使得接触簧在装配时受到外部压力作用后,可以缩小其直径,便于接触管插入母金属管的操作,接触簧直径缩小后在插入母金属管过程中,也不会与母金属管发生碰撞,接触簧结构不会发生改变,保证接触簧具有良好导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692449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359293.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R13/63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的本体设置为管状结构,定位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翻起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定位装置的中部还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舌片结构。通过在定位装置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向上翻起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以及设置于定位装置的中部向内凹陷的舌片结构,固定连接了位于定位装置外侧的壳体,以及套接于定位装置内侧的管件,并使得定位装置、壳体和管件在装配完成后相互限制,保证在外作用力下关键在定位装置内不会脱落,定位装置在壳体内也不会发生产生偏移,保证定位装置的连接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