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座
    21.
    发明公开
    无线充电座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131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49227.0

    申请日:2020-01-16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线圈模组,线圈模组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且能够相对第一壳体转动,以使无线充电座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座体叠置于第二座体,在展开状态时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拼接,且折叠状态的无线充电座的长度小于展开状态的长度。上述无线充电座,由于第一壳体能够相对第二壳体转动以使无线充电座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且折叠状态的无线充电座的长度小于展开状态的无线充电座的长度,折叠状态时的无线充电座具有相对较小的长度尺寸,便于无线充电座的收纳,能够提升无线充电座的便携性。

    智能桌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06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75239.9

    申请日:2019-08-21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臂;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臂连接;桌板,所述桌板与所述支架连接;转动部,所述转臂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转动部连接,和/或所述支架与所述桌板通过所述转动部连接;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惯性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用于获取外部振动数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转动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惯性传感器的振动数据反馈,控制所述转动部带动所述桌板转动以进行负反馈补偿。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桌,减小了智能桌因外部动态环境的振动产生的抖动影响,提高了使用舒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无线充电设备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89749.3

    申请日:2020-02-13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线圈模组。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线圈模组。及第三主体,包括电路板。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转动连接,使得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对合,第三主体位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在第二状态下,第三主体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外。在第一状态时,无线充电设备处于收纳状态,占用空间较小,便于收纳,且无线充电设备能够同时为2个待充电设备充电。在第二状态时,第三主体外露,使得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有效隔绝电路板散热的热量。

    无线充电座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8507.1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外壳、第一线圈模组、电路板和风扇。外壳包括承载体、充电区和安装座。充电区用于放置电子设备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充电区连接承载体并与承载体形成安装空腔,安装座连接承载体且能够相对承载体转动至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安装座设有气流通道。第一线圈模组设于安装空腔且被充电区覆盖。电路板设置于承载体内且与第一线圈模组电性连接。在第一状态时电子设备的表面与气流通道之间被安装座隔离,风扇能够引导外界空气进入安装空腔并进行热交换。在第二状态时风扇能够引导气流通道内的空气流至电子设备的表面并与电子设备进行热交换。上述无线充电座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且能够满足高功率无线充电的需求。

    无线充电座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31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48113.4

    申请日:2020-01-16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底座、线圈模组和散热盒。底座包括充电区,充电区能够用于放置电子设备以进行无线充电。线圈模组设置于底座内且被充电区覆盖。散热盒包括风扇,散热盒连接于底座且能够相对底座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散热盒叠置于充电区,在第二位置时充电区暴露且风扇能够引导外界空气流至充电区。上述无线充电座,散热盒位于第一位置时,无线充电座具有较小的尺寸,因而能够提升无线充电座的便携性,并利于无线充电座的收纳。散热盒位于第二位置时,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可放置于充电区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座能够适配多种机型,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

    无线充电座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947523.2

    申请日:2020-09-10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支撑件和本体。支撑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线圈模组,外壳在第二方向叠置于承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本体能够相对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绕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线圈模组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端,支撑件能够用于将本体侧立于支撑物且使第一端支撑于支撑物。上述无线充电座,在本体侧立于支撑物时,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以竖放于本体以进行无线充电且方便用户使用,本体还能够相对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绕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线圈模组与第一端之间的高度降低,以使电子设备可以横放于本体以进行无线充电并方便用户使用,以拓展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无线充电设备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037373.1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蔡柏文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外壳,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位于外壳内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一通风口连通,第二风扇和第二通风口连通;及线圈模组;当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工作时,带动外壳之外的气流流经进风口、第一风扇、第一通风口、待充电设备、第二通风口、第二风扇和出风口,以使气流与待充电设备产生热交换。采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引导气流的流动,使得散热风道设计简单,风阻较小。气流流经待充电设备,能够带走待充电设备的热量。该无线充电设备的散热风道能够同时带走无线充电设备和待充电设备的热量,能够支撑高功率无线充电的需求,缩短充电时间。

    无线充电设备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083875.8

    申请日:2020-02-10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风扇,第一外壳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外壳和线圈模组。及弹性件,连接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以使第二主体能够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主体遮挡第二风口;在第二位置时,第二风口暴露,且风扇能够引导空气自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的一者流入第一外壳,并从另一者流出,以使第二风口处的空气与待充电设备进行热交换。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风口被遮挡,能隔离灰尘和异物。在第二位置时,第二风口暴露,形成散热风道,空气流经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与待充电设备进行热交换,带走待充电设备的热量。

    无线充电设备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1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037439.7

    申请日:2020-01-14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包括线圈模组和风扇,线圈模组和风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第一主体开设有第二通风口和第一通风口。及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叠层设置。第一主体能够相对于第二主体移动以形成通道或关闭通道,且在形成通道时,风扇工作,外部的空气能够流经通道、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以及第一容纳空间,以与线圈模组进行热交换。第一主体能够相对第二主体移动以形成或关闭通道。对于功率较小的待充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较少,通道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功率较大的待充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较多,通道可以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容纳空间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通道和第一通风口与外界的空气产生相对流动,带走线圈模组的热量。

    一种眼镜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4624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731500.5

    申请日:2019-08-08

    Inventor: 杨俊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眼镜,其包括:本体;转轴,与本体转动连接;连接支架,与所述转轴连接;功能镜片,设置在连接支架上;其中,所述转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本体转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功能镜片相对所述本体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功能镜片处于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其中,所述转轴转动角度大于等于90度,使得所述功能镜片从使用状态切换至非使用状态。以上结构使得用户在使用眼镜的过程中,当用户不想使用功能镜片的时候,即可将功能镜片从使用状态转动至非使用状态;用于想使用功能镜片的时候,将镜片从非使用状态转动至使用状态。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使得用户在不想使用功能镜片的时候,无需将眼镜摘下,只需要切换眼镜的使用状态即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