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1351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11745.9
申请日:2015-08-20
Abstract: 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坡面;2)开挖槽坑;3)制备混凝土预制框格;4)安装混凝土预制框格;5)向各混凝土预制框格的混凝土框格体中填充基质;6)在坡面铺设整体网片;7)喷射基材混合物,即完成边坡生态防护基材的构筑。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可以解决在实施挂网喷播施工时网片和坡面距离很难保持均等的问题,能够保证网片与坡面的距离保持均等,可以充分发挥坡面植物浅层根系的加筋作用及深层垂直根系的锚固作用,并能更好的固持土壤、防止冲刷。
-
公开(公告)号:CN10359205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58556.8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植株原位拉拔测量拉拔力和位移的装置,包括三脚支架,三脚支架顶端固设有下板,下板与上板组成的框架结构,下板与上板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中板滑动地位于导向柱上,在中板与下板之间或中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拉杆下端穿过下板并通过钢丝绳与夹具连接,拉杆上端与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丝杆穿过中板与固设在上板的升降螺母形成螺纹配合,丝杆与中板之间采用可转动不可轴向位移的方式连接,丝杆的上端与手轮固定连接;在拉杆与丝杆之间或拉杆与钢丝绳之间还设有应力传感器。本发明提通过采用同时设置在不同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方便地读出拉拔植株时的拉力和位移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085806.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杨悦舒 , 马睿 , 胡昀 , 刘大翔 , 肖海 , 覃事河 , 田妍妮 , 周明涛 , 刘黎明 , 赵冰琴 , 胡旭东 , 吴彬 , 杨奇 , 夏振尧 , 许文年 , 杨磊 , 柳仲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重金属土壤污染的光伏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坡面上依次设有太阳能方阵和植生方阵,所述太阳能方阵位于植生方阵上方,且太阳能方阵与植生方阵通过水平布置的不过人马道分隔;所述太阳能方阵包括若干块均匀布置的太阳能板,每块所述太阳能板皆通过中空锚杆与坡体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配合,所述中空锚杆内设有提拉型锚固件,中空锚杆通过提拉型锚固件与坡体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配合,太阳能方阵的所述提拉型锚固件与太阳能板形成通电配合;所述植生方阵包括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植生盒,所述植生盒皆通过锚固刺与坡体的坡面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配合,修复土壤,吸附重金属,节能环保,稳固边坡。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85806.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杨悦舒 , 马睿 , 胡昀 , 刘大翔 , 肖海 , 覃事河 , 田妍妮 , 周明涛 , 刘黎明 , 赵冰琴 , 胡旭东 , 吴彬 , 杨奇 , 夏振尧 , 许文年 , 杨磊 , 柳仲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重金属土壤污染的光伏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坡面上依次设有太阳能方阵和植生方阵,所述太阳能方阵位于植生方阵上方,且太阳能方阵与植生方阵通过水平布置的不过人马道分隔;所述太阳能方阵包括若干块均匀布置的太阳能板,每块所述太阳能板皆通过中空锚杆与坡体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配合,所述中空锚杆内设有提拉型锚固件,中空锚杆通过提拉型锚固件与坡体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配合,太阳能方阵的所述提拉型锚固件与太阳能板形成通电配合;所述植生方阵包括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植生盒,所述植生盒皆通过锚固刺与坡体的坡面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配合,修复土壤,吸附重金属,节能环保,稳固边坡。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9714.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质反坡自供水充气式修复结构及应用方法,包括铺设于边坡坡面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通过抓钩板与充气软梯连接,所述充气软梯包括倾斜设置的软梯和间隔设于软梯上的充气柱,所述软梯和充气柱之间连通,所述充气柱包括上倾充气柱和下倾充气柱,所述上倾充气柱与雨水收集盒连通,所述下倾充气柱与梯形植生盒连通;本发明在下雨时可以通过雨水收集盒收集雨水,流入梯形植生盒中,在种植盒内部充满水分的时候,重力大于弹力,整体向下移动,切断蓄水盒的供水,在种植盒内部水分蒸发完后,重力小于弹力,整体向上移动,重新恢复蓄水盒的供水,实现自动供水,减少后期的养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7651.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于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分别为松散堆积体边坡内部的发泡胶层与底层,松散堆积体边坡表面的基层与面层。所述基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网片与注浆小导管,可通过注浆小导管向坡体内喷注发泡胶与底层材料。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坡面;铺设网片,埋设导管;配制并喷射基层材料;养护;喷注发泡胶;配制并喷注底层材料;配制并喷射面层材料;浇水养护。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修复后边坡表面材料剥落的可能性,扩大修复后边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植被根系加筋锚固能力,解决了松散堆积体边坡修复后稳定性低,植物生长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69719.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杨悦舒 , 杨磊 , 胡昀 , 刘大翔 , 肖海 , 许阳 , 许文年 , 周明涛 , 夏栋 , 刘黎明 , 李铭怡 , 胡旭东 , 覃事河 , 杨奇 , 田妍妮 , 柳仲凯 , 马睿
IPC: E02D17/20 , E04G1/00 , E04G5/00 , E02D5/76 , E03F3/04 , E03F3/02 , E02D15/02 , E04G13/00 , E04G17/00 , E03B3/02 , E03B3/28 , A01G9/02 , A01G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质边坡充气式自调节供水生态修复结构及应用方法,包括铺设于边坡坡面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通过抓钩板与充气脚手架底部连接,所述充气脚手架顶部覆盖植生毯且穿出植生毯,所述植生毯与钢丝网之间的区域设有水泥砂浆填充物,充气脚手架的部分竖向管道顶部与自动蓄水盒配合,且底部与抓钩板顶面连接,另一部分竖向管道顶部和底部均开放;本发明可以实现定期灌溉植生毯内植物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72775.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质边坡自膨胀自供水生态修复结构及应用方法,包括铺设于边坡的凹陷部位内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位于上侧的土壤基质层和位于下侧的凹陷填充袋,所述土壤基质层布置在自动供水植生盒内,所述凹陷填充袋内部布置网状骨架,所述网状骨架包括多根连接杆,多根连接杆彼此通过多个分叉管接头连接,部分分叉管接头一头与水袋连接,另一头与可控阀门连接,位于上侧的分叉管接头一头与蓄水盒连接,另一头与自动供水植生盒底部连通,所述自动供水植生盒内设有多个吸水供水组件;本发明能够对坡面凹陷部位进行快速修复和自动灌溉,其结构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66190.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4B28/04 , E02D17/20 , E02D15/00 , C04B24/28 , C04B18/12 , C04B38/00 , C04B111/20 , C04B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煤矸石增强水泥基抗侵蚀及生态修复可持续性的方法,采用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固体废物煤矸石作为外加剂填充料制备超高性能水泥基,不仅可节约天然资源,变废为宝,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材料优化,相较于传统的植被混凝土水泥基类生境基材其拥有降低水泥基自重、改善强度,进而增强抗侵蚀性;同时,改变水泥基孔隙结构,达到保水保肥的效果,促进了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26186.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寒区土质边坡的绳梯式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绳梯的灌木植生块填充植生基质,植生基质内移栽灌木幼苗,由坡顶滚动推下,使其平整铺设在边坡坡面上;步骤二:第一次旋转踩踏块,使其锯齿面垂直于坡面向下,沿绳梯脚踩踩踏块攀爬,沿坡面清除边坡上的碎石浮土;步骤三:沿绳梯向下攀爬,利用锚钉将纤维绳索固定于坡面;步骤四:第二次旋转踩踏块,在旋转的过程中灌木植生块保持其开口垂直坡面向上的状态不变;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根据需要修复的坡面面积大小,将若干个绳梯式生态护坡结构依次平行布置在边坡上;本发明施工简单、高效、安全,能够快速形成生态护坡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