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351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11745.9

    申请日:2015-08-20

    Abstract: 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坡面;2)开挖槽坑;3)制备混凝土预制框格;4)安装混凝土预制框格;5)向各混凝土预制框格的混凝土框格体中填充基质;6)在坡面铺设整体网片;7)喷射基材混合物,即完成边坡生态防护基材的构筑。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可以解决在实施挂网喷播施工时网片和坡面距离很难保持均等的问题,能够保证网片与坡面的距离保持均等,可以充分发挥坡面植物浅层根系的加筋作用及深层垂直根系的锚固作用,并能更好的固持土壤、防止冲刷。

    植株原位拉拔测量拉拔力和位移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9205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58556.8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植株原位拉拔测量拉拔力和位移的装置,包括三脚支架,三脚支架顶端固设有下板,下板与上板组成的框架结构,下板与上板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柱,中板滑动地位于导向柱上,在中板与下板之间或中板与上板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拉杆下端穿过下板并通过钢丝绳与夹具连接,拉杆上端与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丝杆穿过中板与固设在上板的升降螺母形成螺纹配合,丝杆与中板之间采用可转动不可轴向位移的方式连接,丝杆的上端与手轮固定连接;在拉杆与丝杆之间或拉杆与钢丝绳之间还设有应力传感器。本发明提通过采用同时设置在不同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方便地读出拉拔植株时的拉力和位移数值。

    一种针对于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7651.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于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分别为松散堆积体边坡内部的发泡胶层与底层,松散堆积体边坡表面的基层与面层。所述基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网片与注浆小导管,可通过注浆小导管向坡体内喷注发泡胶与底层材料。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坡面;铺设网片,埋设导管;配制并喷射基层材料;养护;喷注发泡胶;配制并喷注底层材料;配制并喷射面层材料;浇水养护。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修复后边坡表面材料剥落的可能性,扩大修复后边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植被根系加筋锚固能力,解决了松散堆积体边坡修复后稳定性低,植物生长受限的问题。

    一种岩质边坡自膨胀自供水生态修复结构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4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72775.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质边坡自膨胀自供水生态修复结构及应用方法,包括铺设于边坡的凹陷部位内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位于上侧的土壤基质层和位于下侧的凹陷填充袋,所述土壤基质层布置在自动供水植生盒内,所述凹陷填充袋内部布置网状骨架,所述网状骨架包括多根连接杆,多根连接杆彼此通过多个分叉管接头连接,部分分叉管接头一头与水袋连接,另一头与可控阀门连接,位于上侧的分叉管接头一头与蓄水盒连接,另一头与自动供水植生盒底部连通,所述自动供水植生盒内设有多个吸水供水组件;本发明能够对坡面凹陷部位进行快速修复和自动灌溉,其结构有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针对寒区土质边坡的绳梯式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1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26186.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寒区土质边坡的绳梯式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绳梯的灌木植生块填充植生基质,植生基质内移栽灌木幼苗,由坡顶滚动推下,使其平整铺设在边坡坡面上;步骤二:第一次旋转踩踏块,使其锯齿面垂直于坡面向下,沿绳梯脚踩踩踏块攀爬,沿坡面清除边坡上的碎石浮土;步骤三:沿绳梯向下攀爬,利用锚钉将纤维绳索固定于坡面;步骤四:第二次旋转踩踏块,在旋转的过程中灌木植生块保持其开口垂直坡面向上的状态不变;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根据需要修复的坡面面积大小,将若干个绳梯式生态护坡结构依次平行布置在边坡上;本发明施工简单、高效、安全,能够快速形成生态护坡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