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393742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490552.6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9/045 , E03F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用于布置管线的管线综合仓、用于排水的雨水仓和用于雨水收集的雨水井,雨水仓设置在管线综合仓下方,管线综合仓的底板用作雨水仓的顶板,管线综合仓与雨水仓为单向导通连接,在管线综合仓的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水由管线综合仓单向导入雨水仓的单向孔,雨水仓的雨水不能进入综合仓,所述雨水仓的侧壁开设有预留通孔,所述雨水井设置在所述管线综合仓和所述雨水仓的侧面,所述雨水井的下端部通过所述预留通孔与所述雨水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既满足雨水管布置排水需求,又不对其他管线的布置和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管线综合仓中的渗漏水、事故水等也可通过单向孔进入雨水仓进行及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7062989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827095.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5/02 , E03F3/04 , E03F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廊外污水管接入廊内的地下综合管廊节点结构,包括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包括综合舱、电力舱、热力舱、燃气舱,所述综合舱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廊内污水管,所述综合舱上方设有污水井,所述污水井与设置在管廊主体上方的廊顶污水入廊支管连接;所述污水井的上端通向地面,且所述污水井的上端在所述地面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入廊支管标高高于管廊结构外顶的情况,能实现廊内污水管的精确安装、减少廊内的污水渗漏隐患,节省了管廊空间和投资,便于廊内污水管的排气冲於。
-
公开(公告)号:CN206888134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28408.7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3/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廊内污水管接出廊外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管廊主体,管廊主体的上方设有廊顶污水井,两侧设有廊外污水井,廊顶污水井、廊外污水井籍由设置在管廊主体底部的廊底污水干管连通,廊底污水干管设置在污水敷管箱涵内,污水敷管箱涵设置在管廊主体的底部,污水敷管箱涵内腔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廊底污水干管的直径,污水敷管箱涵内腔与廊底污水干管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粗砂,廊底污水干管位于管廊主体的管体上籍由廊内竖直干管与廊顶污水井连接,廊内竖直干管上设有四通,并籍由四通与廊内污水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廊底污水干管与管廊结构的柔性接触,降低廊底污水干管弯曲甚至断裂的风险,更便于廊内污水管的排气冲於。
-
公开(公告)号:CN20688800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28260.7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5/04 , E03F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实现廊内污水管无跌损接出的地下管廊污水分支口结构,包括综合舱、燃气舱、热力舱、电力舱,综合舱内设有廊内污水支管,廊内污水支管与廊外污水干管连接,在廊内污水支管与廊外污水干管连接的位置,燃气舱、热力舱、电力舱均向下凹陷,形成倒虹结构;在廊内污水支管与廊外污水干管连接的位置,综合舱设有污水井,污水井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直达地面;廊内污水支管、廊外污水干管分别穿过污水井的侧壁,在污水井内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廊外污水干管标高与管廊结构标高冲突的情况,能实现廊内污水管的无跌损接出,且能不占用管道与检修空间,更便于廊内污水管的安装和排气冲於。
-
公开(公告)号:CN206467688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20142716.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入污水管和雨水管的综合管廊,包括燃气仓、综合仓,还设有独立的污水仓和独立的雨水仓,污水仓和雨水仓设置于地下一层,燃气仓和综合仓设置于地下二层,污水仓和雨水仓设置于综合仓的上方;污水仓内布设污水管,污水通过污水支管接入污水管,污水仓内设置检查井,检查井与地面相通,雨水仓为雨水箱涵,雨水通过雨水管接入雨水仓。本实用新型根据雨、污水高程的特点,将雨水仓和污水仓设置在地下一层,而其他非重力管线的仓室设置在地下二层,既能便于雨、污水支管的直接接入,从而无需采用倒虹处理避让,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又能避免雨、污水对其他管线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其他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5688461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624892.7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它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它包括综合仓、燃气仓、雨水仓、初期雨水仓和清水仓,综合仓一侧设置有燃气仓、清水仓,燃气仓设置在清水仓上方,清水仓的上层还设置有初期雨水仓,初期雨水仓的上层设置有雨水仓,雨水仓末端设置有河道连通口以及净化处理装置连通口,雨水仓通过净化处理装置与清水仓连接,清水仓的内部设置有可将内部清水提升至地面浇洒的清水提升泵,综合仓内部布置有污水管、通信管、电力管、给水管及预留管,综合仓一侧布置的污水管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初期雨水仓中的污水提升泵连接。本实用新型功能强大,清理维护方便,保证管线正常运行,且具有海绵城市中的蓄、净、用、排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688460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624891.2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9/045 , E03F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海绵城市功能的综合管廊系统,道路上设置生态植草沟,植草沟内设置雨水口,雨水仓上部设置的雨水检查井,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舱,人员通过雨水检查井进入雨水舱进行清淤,雨水仓的下层设置有初期雨水仓,雨水仓通过多个连通孔与初期雨水仓连接,初期雨水仓下层设置有清水仓,雨水仓通过净化处理装置与清水仓连接,清水仓末端设置有清水提升泵,清水提升泵通过中水管与地面上的洒水栓连接,清水仓上方设置有燃气仓,清水仓与燃气仓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检查人孔,初期雨水仓的末端设置有废水提升泵,废水提升泵通过废水管与综合仓中一侧布置的污水管连接,综合仓中还设置有电力管、通信管、给水管、污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海绵城市中的渗、滞、蓄、净、用、排功能,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29628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24159.1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3B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向进水的取水构筑物,取水构筑物本体上部为顶板,取水构筑物本体侧壁上设有引水口,所述引水口固定在挡墙内部,所述引水口的一侧设有格栅,所述取水构筑物本体内部设有隔油堰板,取水构筑物本体还连接有引水管,提供了一种侧向进水的取水构筑物,拆除现有部分河道的挡墙,建设与其余河道挡墙连成一体的箱式取水构筑物,在靠近河道的侧壁设有引水口并在引水口外部设置格栅,可避免引水口伸出河道对河道通航造成影响,并能拦截浮于水面的较大漂浮物。同时在构筑物内部设置与顶板连接的隔油堰板,以去除河道中的浮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5296224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25993.2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风口、吊装口和逃生口联合布置的综合管廊节点结构,包括地下综合管廊、中间层、顶层、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吊装口和逃生口,地下综合管廊上方设置有中间层,中间层上方为顶层,地下综合管廊与中间层之间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吊装口和逃生口,第一进风口与逃生口集成于同一开口中,顶层伸出地面设置,顶层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进风百叶,吊装口覆有活动盖板,地下综合管廊中安装有防火门。本实用新型便于施工,易于管理运行,优化布置空间,集多个节点于一体,降低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529592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20866955.0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滤与臭氧活性炭组合的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反冲洗泵房,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分别与反冲洗泵房相连通;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砂滤池,第一提升泵房,第一臭氧接触池和第一活性炭滤池,第一砂滤池通过集水渠与第一提升泵房相连通,第一砂滤池通过反冲洗管廊与和反冲洗泵房相连通,与第一活性炭滤池连通的第一臭氧接触池通过明敷管道分别与第一提升泵房和反冲洗泵房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两套过滤装置共用一反冲洗泵房,并且将砂滤池和臭氧活性炭滤池组合使用,具有处理效果好、结构紧凑、设备使用寿命较长的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