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768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45413.4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管超快速淬火冷却装置,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本发明包括具有进水口的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若干斜缝喷嘴单元,斜缝喷嘴单元并排压靠在一起,在外壳与斜缝喷嘴单元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为冷却水层;斜缝喷嘴单元为圆环形结构,其由外向内依次由导水板、稳流层壁板和喷嘴调节套板组成;导水板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导水柱,所有导水柱喷水方向的延长线相交成一个内切圆,并且该内切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冷却钢管的直径,相邻斜缝喷嘴单元的导水柱相互错开;稳流层壁板形成的内腔为外宽内窄的漏斗形,喷嘴调节套板为圆环形,喷嘴调节套板的中间间隙为斜缝喷嘴,斜缝喷嘴为倾斜的缝隙,其由外向内宽度逐渐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405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029656.2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止真空复合轧制不锈钢复合板的界面氧化的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进行表面处理;(2)将不锈钢板材料和碳钢板材料交替叠放在一起,用镍箔隔断,制成复合坯料;(3)放置在两个金属平板之间,组成夹紧复合坯料;或将两个复合坯料焊接固定在一起,构成复合坯料-阻隔剂-复合坯料的组合结构,放置在两个金属平板之间,组成夹紧复合坯料;(4)置于真空室中,抽真空并将接触面的四周焊接;(5)置于电阻炉中加热保温获得热处理复合坯料;(6)将金属平板去除,将热处理后用轧机轧制。本发明解决了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制备过程中界面的元素扩散问题,使界面剪切强度提高10~40MPa,消除了界面的脱碳和富铬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72903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1960.9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5B11/00
Abstract: 一种施加张力和压力的液压夹头装置,基座上相对装配有第一液压夹头组件和第二液压夹头组件,每套液压夹头组件主要由夹头外壳、鹰嘴夹头和活塞缸组成,夹头外壳与活塞缸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鹰嘴夹头装备于夹头外壳的活塞夹头通道前部,鹰嘴夹头尾部与活塞杆的前部均通过销轴连接。本发明通过在鹰嘴夹头一端装配了内外两层液压缸,能够实现对试样的拉伸、压缩或拉伸与压缩的快速转换,并能够通过PLC控制系统以及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对力有精确、快速的控制,实现试样加工的标准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731132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47083.0
申请日:2005-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44
Abstract: 一种在金属板带试样热处理试验中消除温度梯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红外辐射加热方式,在试样的上下、接近夹具的两侧,分别安装红外加热装置,利用红外加热装置的红外辐射能量弥补试样两端由于热传导而散失的热量,对直接电阻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分别进行控制。在金属板带试样热处理试验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红外辐射加热来弥补因热传导而散失的热量,从而大大增加试样的均温区长度,消除或减少均温区较大的温度梯度,因此可以提高试验精度,缩小整体试验装置的体积,降低试验装置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0C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02132785.8
申请日:2002-08-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9B25/02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热力模拟实验机,由横梁、主、副液压缸、轴、操作箱、试验转换装置、测力装置、导电装置、旋转接头、液压制动器、定位梁和支撑梁组成,其中两根定位梁、两根横梁和操作箱直接与支撑梁相连,另外两根定位梁和主液压缸与横梁相连,副液压缸连接在两根定位梁上,在操作箱的两边分别安装左轴和右轴,左、右轴的右、左端装有工卡具,工卡具之间安装试样,在右轴上安装导电装置,其右边设有旋转接头,液压制动器安装在支撑梁上,实验转换装置安装在定位梁上,左侧与测力装置相连,本发明可在不更换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实现拉伸、压缩及扭转等实验,还可进行拉扭复合应力变形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4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036926.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复合板局部沿层深分布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属于材料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包括步骤:将测量材料表面清理干净;将单个或数个特制玻璃杯粘贴到待测位置;对金属复合板测量位置进行局部电解腐蚀;待腐蚀到一定深度时,对待测点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然后在待测位置依次循环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材料在所有待测深度方向的残余应力测量。本发明的电解剥层方法不会引入外加应力,能够完成金属复合板局部剥层,满足金属复合板残余应力测量深度大、范围广的要求,在避免大面积剥层、不破坏材料性能和原始残余应力的情况下,达到测量复合板表面、远界面、近界面、以及界面处的目的,并可用于预测复合板内部残余应力的时空分布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381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15202.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性能6xxx铝合金超厚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6xxx铝合金薄板连铸坯进行坯料切割、表面清理、多层组坯、真空封焊,然后进行温轧焊合,即在真空条件下通过热变形促使界面金属发生固相结合来制备6xxx铝合金超厚板,最后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强化进一步提高铝合金厚板的综合性能。本发明采用规模化生产的薄板连铸坯做母材,其性能良好、缺陷少、成材率高、成本低,无需进行长时间的均匀化退火工艺,通过真空温轧焊合技术来制备6xxx铝合金超厚板,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从根本上解决超大铝锭在铸造过程遗留的各种缺陷问题,使获得的板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6926.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复合板局部沿层深分布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属于材料残余应力测量领域,包括步骤:将测量材料表面清理干净;将单个或数个特制玻璃杯粘贴到待测位置;对金属复合板测量位置进行局部电解腐蚀;待腐蚀到一定深度时,对待测点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然后在待测位置依次循环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材料在所有待测深度方向的残余应力测量。本发明的电解剥层方法不会引入外加应力,能够完成金属复合板局部剥层,满足金属复合板残余应力测量深度大、范围广的要求,在避免大面积剥层、不破坏材料性能和原始残余应力的情况下,达到测量复合板表面、远界面、近界面、以及界面处的目的,并可用于预测复合板内部残余应力的时空分布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0774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875388.5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厚规格铜‑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板材制备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对铜板、钢板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步骤2:将铜板和钢板进行组坯后,放入真空电子束焊机中抽真空,然后进行电子束焊接封装;步骤3:对得到的真空焊接封装铜‑钢组合板坯进行加热扩散;步骤4:对加热后的组合板坯施加压力,使铜‑钢界面完全复合,得到本发明的铜‑钢复合板。本发明目的是有效实现厚规格铜‑钢复合板的制备,节约成本,各种力学性能均有效满足冶金领域的应用需求。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厚规格铜‑钢复合板界面结合率可达100%,结合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774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75388.5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厚规格铜‑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板材制备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对铜板、钢板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皮;步骤2:将铜板和钢板进行组坯后,放入真空电子束焊机中抽真空,然后进行电子束焊接封装;步骤3:对得到的真空焊接封装铜‑钢组合板坯进行加热扩散;步骤4:对加热后的组合板坯施加压力,使铜‑钢界面完全复合,得到本发明的铜‑钢复合板。本发明目的是有效实现厚规格铜‑钢复合板的制备,节约成本,各种力学性能均有效满足冶金领域的应用需求。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厚规格铜‑钢复合板界面结合率可达100%,结合强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