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143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0310440.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12N15/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要鞘翅目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卵黄原蛋白质新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为研究卵黄原蛋白基因在异色瓢虫营养和生殖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卵黄原蛋白基因功能提供了新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613476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57633.4
申请日:2016-06-22
IPC: A01G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Abstract: 一种野外分离中华散尾鬼笔(Lysurus mokusin)子实体的方法,包括自制便携式超净工作台。其步骤为:自制便携式超净工作台消毒,手术刀、火柴、镊子、记号笔、PDA培养基消毒,放入便携式超净工作台;采集到子实体后在自制便携式超净工作台外消毒,后放入超净工作台,卡住卡扣密封;灭菌20min;双手从手套中伸入,点燃酒精盒,用手术刀横向切开头部与菌柄交界处的子实体,用镊子撕取一小块0.5cm左右的内层网状组织,接入PDA培养基,塞好棉塞。采集子实体的时间为夏末秋初,在落叶松林地被物上采集;最适取样部位为头部与菌病交界处;最适培养条件为25℃下避光培养;在培养的第15天满皿。用本发明能提高野外分离中华散尾鬼笔子实体的成功率;本发明能适用于野外分离真菌。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47530.0
申请日:2016-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 C05B7/00 , C05D9/02 , C05C3/00 , C05D5/00 , C05F11/00 , C05F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方法在常规固体栽培基础上,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于灭菌前对富硒栽培培养基进行常温浸泡处理24~36h,并采用光照增产培养方法对富硒北虫草进行栽培,可显著提升北虫草富硒和耐硒能力,降低气生菌丝过旺对转色和原基形成的影响,提高富硒北虫草产量、硒多糖产量、虫草素产量、虫草酸产量及富硒率。利用该方法生产栽培富硒北虫草,投入少,操作简单,效果稳定,且产品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40000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42290.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钩状木霉胞外液制备Ag/AgCl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Ag/AgCl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Ag/AgCl纳米复合材料,存在反应条件苛刻,费时费力,产率低,不适于大批量生产且污染环境的问题。方法:一、钩状木霉NYNJ03的活化;二、钩状木霉NYNJ03胞外液的制备;三、Ag/AgCl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本发明制备的Ag/AgCl纳米复合材料为纳米尺寸颗粒,粒径分布在4~15nm,不易团聚,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收集和保存并且可以扩大化生产。本发明用于制备Ag/AgCl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33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42268.5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885
Abstract: 一株可还原制备纳米银的钩状木霉,涉及一株钩状木霉。本发明提供一株钩状木霉,可以还原制备纳米银,为还原制备纳米银提供了新的菌源。该钩状木霉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 NYNJ03,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4年7月3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9333。本发明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 NYNJ03可还原制备纳米银,为还原制备纳米银提供了新的菌源。用于制备纳米银。
-
公开(公告)号:CN193099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010581.2
申请日:2006-09-20
Abstract: 本发明以黑龙江省分布广泛、储藏量丰富、杀虫作用效果好的天然杀虫植物走马芹为研究对象,对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从杀虫植物走马芹的采集、加工、提取溶剂的选择、到提取方法的筛选、提取液的浓缩,到最后对杀虫植物提取物的杀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生物测定。本发明为筛选优良的杀虫植物种类和完善的提取工艺提供了依据,将较好的提取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研发林木用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82688.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培育红豆越橘培苗的真菌和应用,具体涉及组培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红豆越橘栽培条件苛刻,费时费力,不适于大批量生产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无菌的越橘种子接入以滤纸为介质的培养皿中;将已分离出的促生真菌制成菌剂;待越橘组培苗生出根须及4叶期后将菌剂接于根部,菌剂定殖后将组培苗取出备用;将已灭过菌的花卉土和蛭石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消过毒的花盆中并浇足水;将菌剂接种于越橘苗根部后种入花盆中;每天在叶片上喷水保持湿润,每隔2天浇一次水,14天浇一次霍格兰氏营养液。通过该方法能够缩短红豆越橘的培育周期,促进红豆越橘幼苗的生长,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53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20619.7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栽培基质包含以下组分:杂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和石膏1%。所述人工栽培方法关键要点包括:后熟管理将菌丝培养至生理成熟,控制温度为21‑25℃,光照强度400‑600lx;原基管理时培养出能够发育成子实体的原基,控制温度为21‑25℃,相对湿度80‑90%,CO2浓度400‑600ppm,光照强度400‑600lx;出菇管理时将发育成熟的原基割口放入出菇室培养至粗毛纤孔菌成熟并采收,控制温度23‑26℃,相对湿度85‑95%,CO2浓度350‑500ppm,光照强度400‑600lx。利用该方法种植出的粗毛纤孔菌生长速率快,产量较高,形态好,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3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09621.0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Ag/AgCl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荧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如下:(1)耐银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2)菌株与硝酸银共培养;(3)菌液的超声破碎处理;(4)离心收集上清液,过滤,烘干得到荧光Ag/AgCl纳米复合材料;(5)应用于痕量Cr6+的检测。本发明制备蓝色荧光的Ag/AgCl纳米复合材料大小均匀、稳定性好、水溶性好,相比较传统的物理化学等方法在原料的选取、反应条件的调控及后期处理等方面更加环保健康,避免了化学还原剂的使用。同时发现Cr6+可使Ag/AgCl纳米复合材料发生荧光猝灭,因此,该纳米材料可应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识别检测Cr6+,且检测过程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准确,为构建Cr6+检测的传感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7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009184.6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五棱散尾鬼笔菌丝培养的培养基,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研究表明,五棱散尾鬼笔具有良好的农药开发前景。现有用于培养真菌的几种培养基培养五棱散尾鬼笔,菌丝体生长缓慢,菌丝形态稀疏、扭曲,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五棱散尾鬼笔菌丝培养的培养基,采集两年生白桦树树枝、掉落的落叶松松针、掉落的白桦树树叶等原料,进行粉碎、超声波等处理后,配置成琼脂培养基,而后分装到培养皿中,将五棱散尾鬼笔的菌丝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本发明能加快五棱散尾鬼笔菌丝的生长速度,长满9mm培养皿的时间由普通真菌培养基的14天缩短至9天。本发明培养基也适用于五棱散尾鬼笔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和对五棱散尾鬼笔孢子的培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