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控制棒及应用其的控制棒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3339699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903108.9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反应堆控制棒及应用其的控制棒组件,该控制棒包括I型控制棒和II型控制棒,其中,I型控制棒为非均匀控制棒,放置在核反应堆的中央,II型控制棒为均匀控制棒,放置在核反应堆的边缘。本实用新型在核电厂反应堆的反应性控制领域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不仅能使核反应堆堆芯径向功率与轴向功率的畸变峰分解并展平,而且能够削弱温度场震荡对反应性控制的影响,提升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无人船的海洋辐射与核素扩散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336219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686283.7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无人船的海洋辐射与核素扩散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探测子系统、无人船探测子系统和控制中心子系统,所述无人机探测子系统与无人船探测子系统分别与控制中心子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无人机探测子系统用于探测大气中的放射性核素信息数据,所述无人船探测子系统用于收集气象数据和探测放射性核素信息数据。本实用新型的监测系统通过收集附近海域气象信息和核素扩散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得到实时扩散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至远程终端。该监测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对附近海域环境进行监测,在核电站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得到核心数据,从而采取更快速的应对措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

    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管道可视窗

    公开(公告)号:CN211742669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20036001.2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管道可视窗,包括基座(1)和窗口(2),其中,窗口(2)内嵌在基座(1)上,基座(1)连接在超临界水冷堆管道(4)上,还公开了该可视窗的密封方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窗及相应密封方法可实现可视窗的精细工艺加工和密封安装,可保障可视窗结构安全性和密封安装,可以对超临界水、特别是其所含颗粒物的运动情况进行细化观测。

    电网谐波与闪变综合抑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038768Y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20036686.5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网谐波与闪变综合抑制控制装置,此装置在上电后进行自检和初始化之后,通过霍尔传感器和A/D芯片对配电网系统中和谐波与闪变综合抑制设备主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采样,通过ARM芯片和FPGA的处理,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检测出电压、电流信号的谐波和无功分量,再根据相应的现有控制策略经过计算得到对抑制设备中电力电子器件的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CPLD芯片合成出驱动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截止的开关信号对电力电子器件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对配电网系统中的谐波和闪变进行综合的抑制。本实用新型同时可以实现对电力电子器件进行自检,并且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改变控制策略并且报警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反应堆燃料棒包壳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79615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22328978.4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燃料棒包壳,该包壳包括芯体(1)和芯体外保护层(4);其中,所述芯体(1)由纯钼或钼合金组成,所述芯体外保护层(4)为金属涂层;所述芯体(1)的厚度为100μm‑600μm;所述芯体外保护层(4)中具有梯度结构,所述梯度结构包括过渡层(2)和外扩散层(3),其中,过渡层(2)位于芯体(1)和外扩散层(3)之间。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涂层选自的Fe‑Cr‑Si涂层,不锈钢涂层或Si‑Mo涂层。本实用新型为核反应堆燃料棒提供了一种新型包壳材料,有效提高了燃料组件包壳的抗冲击性和耐疲劳性,以及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超声波眼科测量装置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20457U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20034105.0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眼科测量装置包括超声换能器、控制单元、超声波发射单元、超声波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控制单元包括MSP430单片机和CPLD芯片;超声波发射单元的输入端连接CPLD芯片的输出,其输出端连接至超声换能器;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超声换能器,其输出端连接至CPLD芯片;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及FPGA芯片,滤波电路的输入连接超声波接收单元的输出,FPGA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至MSP430单片机的输入端;显示单元和按键单元分别与MSP430单片机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超声波反射波法测量人体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原理简单,测量精度高,且对被测物体表面要求较低。

    电网谐波与闪变综合抑制装置主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1038767Y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20036685.0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网谐波与闪变综合抑制装置主电路,包括电容C1、第一电感L与开关电路及第二电感L与开关电路,第一和/或第二电感L与开关电路包括四路由串联的电感L与开关电路构成的支路,在第一电感L与开关电路与C1之间设有逆变电路,并且,逆变电路的sa、sb、sc、sn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四路第一电感L与开关电路支路的sa、sb、sc、sn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直流端与第一电容的DC+、DC-直流端连接;在第二电感L与开关电路与第一电容之间设有整流电路,并且,整流电路的直流端与与C1的DC+、DC-直流端连接,整流电路的la、lb、lc、ln交流端分别与四路第二电感L与开关电路支路的la、lb、lc、ln端连接。

    水滴开槽型缠绕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695413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0953725.8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滴开槽型缠绕管式换热器,涉及核能在内的能源领域和机械设备领域,解决了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用外层管和内层管双层管束布置,可有效提高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强化换热器换热能力。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管道截面形状为水滴开槽型,能够有效增大管内流体扰动,提高管内流体的湍流强度,强化管内流体与壁面的换热能力。采用冷热侧逆流换热,有效提高了冷热侧传热温差,提高换热效率;同时缠绕结构能使流体在壳侧流动时扰动能增加,能够更好的冲刷管道壁面进行换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