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79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26138.7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线控压力反馈补偿型气浮振动控制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刚性平台底面上的至少两个支撑刚性预埋板,支撑刚性预埋板的下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下面分别设置有气浮减振单元,气浮减振单元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位于出气口的上方,气浮减振单元的下面分别设置有混凝土基础墩;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导线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分别通过供电模块依次与气浮减振单元上的线控装置及气动电磁阀相连接,其检修和维护简便,元器件通配性高,体积小,性价比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48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387986.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气浮式减振高低温箱随行系统,包括:一级减振装置、二级隔振气浮支撑架、二级减振装置、试验立柱以及高低温箱外壳,其中,一级减振装置包括一级减振空气弹簧单元以及设置在一级减振空气弹簧单元之上的一级减振刚性平台;二级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二级隔振气浮支撑架之上的二级减振空气弹簧单元以及设置在二级减振空气弹簧单元之上的二级隔振气浮平台顶板;其中,二级隔振气浮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一级减振刚性平台之上;所述试验立柱设置在二级隔振气浮平台顶板之上;所述高低温箱外壳设置在一级减振刚性平台之上,以包封二级隔振气浮支撑架、二级减振装置以及试验立柱。
-
公开(公告)号:CN1067101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61375.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8C1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C1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拾振器供电和数采线路分拨集成装置,包括:外保护盒;输入航空单通道插头,固定在外保护盒之上,包括拾振器接口,用于电连接拾振器;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以及多个输出接口;与上述多个输出接口相对应的多个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数据采集仪,该多个输出端口固定在外保护盒之上,在外保护盒内分别与上述多个输出接口电连接;以及电源,设置在所述外保护盒内部,与所述输入航空单通道插头的电源接口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输入航空单通道插头将电源线和数据采集线分拨开,并与电源一同集成到一个外保护盒中,在解决了拾振器供电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采集的零损失传输;同时该装置体积小巧,易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64044.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振动工程控制装置优化布置方法,所述控制装置为钢弹簧隔振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实际工程确定钢弹簧初始布置方案;2)建立隔振体系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3)确定加载工况;4)通过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各个钢弹簧的实际承载量F;5)计算各个钢弹簧的隔振效率ηn,隔振效率ηn为实际承载量F/极限承载量[F];6)隔振效率均匀化,计算均匀隔振效率[η],[η]=(η1+η2+η3+….+ηn)/n;7)如果各隔振效率ηn满足(ηn‑[η])/[η]≤10%,确定有效方案;8)针对整个隔振模型进行模态计算分析;9)确定最终方案,如果满足模态,即模态计算基频误差在10%以下,确定最终方案;10)根据确定的最终方案来布置钢弹簧。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65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24154.7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结构寄生性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对所述既有建筑结构进行振动测试,以确定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结构部分,其中,所述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结构部分包括建筑结构的基础、底板、构件及内属工艺设备;在保留既有建筑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结构部分进行延展性处理,以实现寄生性振动控制。本发明基于寄生性特性,基本保留既有建筑结构、力学以及内属设备工艺特性,并在延展性处理的基础上开展振动控制,能够将振动控制措施、振动控制装置与既有建筑较好地匹配、适应并最终寄生在既有建筑结构上,同时达到了对既有建筑的高效隔振、减振或振动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03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620576.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明祎 , 张同亿 , 兰日清 , 李颖 , 康高轩 , 王胜奎 , 高文坛 , 曹静远 , 徐腾业 , 骆鸿生 , 申超 , 王雨国 , 刘志强 , 周杰 , 刘鑫 , 田放 , 蒋金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耸型悬浮式微振动的装备施工结构,包括:刚性支撑结构,包括基础梁结构、一层支撑结构以及二层支撑结构,基础梁与一层支撑结构通过一层支撑梁(3)连接,一层支撑结构与二层支撑结构通过二层支撑梁(10)连接,一层支撑柱(3)与基础梁相连接,共有六根圆截面混凝土立柱;气浮控制系统,包括气浮系统(14)以及限位器(15),气浮系统(14)由机械高度阀、主气室、附加气室、进气口、排气口构成的独立性空气弹簧结构,限位器(15)安装在防微振T型台(16)与气浮系统(14)之间;以及防微振T型台(16),为气浮系统(14)提供一定配重且具有刚体特性的支撑性平台结构,并放置雷达检测设备。还提供了相应的装备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6868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611264327.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振动控制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流程,主要包括避让多道防线设计方法,即新建建筑避让设计和既有建筑避让设计;空间上的多道防线设计方法,即针对振源采取主动控制措施、针对传递路径采取延长传递路径或设置各种传递屏障等控制措施和针对振敏对象采取主被动控制措施;时间上的多道防线设计方法,即阶段性振动控制设计和预测性控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1601538.2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明祎 , 徐建 , 张同亿 , 黄伟 , 秦敬伟 , 刘鑫 , 田放 , 蒋金令 , 康高轩 , 王胜奎 , 高文坛 , 曹静远 , 徐腾业 , 骆鸿生 , 申超 , 王雨国 , 刘志强 , 周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型液压振动台基础振动台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基础初步设计方案确定: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基本设计参数进行基础的初步设计,制定基础初步设计方案;步骤二,制定基础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在振动台基础内部增加动力间、操作间以及其它的辅助结构,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计算振动台基础各阶振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将上一步模态分析得出的固有频率的最小值即基本频率fv,与振动台基本频率容许值[f]相比较;步骤三,确认最终方案:采用计算程序对振动台基础的隔振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振动台基底的最大位移量Sv,通过与规范进行比较,看其是否符合要求;步骤四,细化基础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57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1621639.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明祎 , 张同亿 , 黄伟 , 秦敬伟 , 兰日清 , 李颖 , 王雨国 , 刘志强 , 周杰 , 刘鑫 , 田放 , 蒋金令 , 康高轩 , 王胜奎 , 高文坛 , 曹静远 , 徐腾业 , 骆鸿生 , 申超
IPC: F16F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室分离可调型高承载空气弹簧减振装置,包括:主气室承载调节结构,由主气室(8)、胶膜(6)、内膜卡槽结构(5)、上承载盖板(4)以及高度弹簧阀(7)组成,胶膜(6)由高阻尼橡胶材料组成,位于主气室(8)和上承载盖板(4)之间,内膜卡槽结构(5)位于胶膜(6)两侧,上承载盖板(4)位于主气室(8)顶端,高度弹簧阀(7)连接在上承载盖板(4)与主气室(8)之间;附加气室群(2),包括多组附气室,位于气源系统(9)和管路连接系统(1)之间;管路连接系统(1),主承载结构与所述附加气室群(2)之间采取分离设计,通过管路连接系统(1)外部连接。还公开了相应减振装置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15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621673.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耸悬浮检测结构微振动控制装置,包括:钢质刚性T型台(1),为水平平台,用于放置雷达被检设备,为支撑框架配重,保持其平衡性;限位器系统,包括Ⅰ类限位器(2)以及Ⅱ类限位器(4),用于防止冲击振动与突发荷载使钢质刚性T型台(1)脱离支撑装置,提升稳定性,I类限位器(2)用于限制钢质刚性T型台(1)与气浮系统(3)中空气弹簧的相对位置,Ⅱ类限位器(4)用于限制支撑刚性架立柱(5)与气浮系统(3)中空气弹簧的相对位置;气浮装置(3),配置6个空气弹簧,确保钢质刚性T型台(1)的台面水平稳定;建筑结构基础地坪(10),用于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起到抗振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