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586235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44788.X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PC: H02G7/20
Abstract: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导线极性排列结构,它包括在同一个输电线塔上的上层和下层二个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输电导线采用左导线极性为正极,右导线极性为负极的布置结构;所述的下层输电导线采用左导线极性为负极,右导线极性为正极的布置结构,下层极导线对地高度为10-30m。本实用新型采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代替二个单回输电线路,起到减少线路投资和大大的减少线路走廊的作用。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以满足电磁环境、防雷、电气距离和对地距离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260341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69697.1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nventor: 李澄宇 , 李力 , 周唯 , 梁明 , 李霞 , 黄欲成 , 赵全江 , 马凌 , 张芳杰 , 阎海 , 杨林 , 李辉 , 沈立志 , 杨博林 , 黄先绪 , 黄震 , 张柏青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30mm重冰区地线预绞丝式耐张串,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GD型饼式挂点,GD型饼式挂点紧接U形环一,U形环一与U形环二相互配套且环环连接,再通过DB型调整板和配套U形环三,与预绞丝式耐张线夹相连,完成整串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30mm重冰区地线耐张串在技术性方面优于普通输电线路地线耐张串,同时在施工、运行维护、试验等诸方面都更加安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1541102U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20162007.8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Inventor: 王晓刚 , 李勇伟 , 王勇 , 李永双 , 龚永光 , 张广玉 , 赵连岐 , 郑永平 , 杨林 , 李力 , 马志坚 , 纪新元 , 袁志磊 , 高选 , 朱永平 , 周刚 , 李奇峰 , 刘慧勇 , 薛春林 , 赵全江 , 陈建忠 , 陆川 , 张耀民 , 高福军 , 钱广忠 , 康励 , 郭瑞 , 刘仲全 , 李晋 , 李翔 , 王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用均压环,包括呈圆形或跑道型环绕耐张绝缘子串的环体;将所述环体固定设置在连接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的部件上的固定架。本技术方案通过使均压环环绕绝缘子的方案,取得了很好的均压效果,另外环形结构使得均压环的结构更加简洁,节约了制作成本。另外,通过将均压环的环体设计为分体结构,方便了均压环的安装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01478769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161065.9
申请日:2009-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联板,用于应用V型绝缘子串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所述输电线路联板中部对称内凹为细腰状、上部为不对称形状且下部为对称形状,包括八个挂线孔,两个挂串孔;所述两个挂串孔位于输电线路联板上部的左右两侧,呈不对称分布,用于连接V型绝缘子串;所述八个挂线孔其中的四个挂线孔位于输电线路联板上部,另四个挂线孔位于输电线路联板下部。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特高压输电线路八分裂导线的要求,保证联板不受输电线路转角角度的影响,受力合理,输电线路成形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01438698U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20153462.1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西安同步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接力通讯装置,该装置设置于用户站中,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中心站或其他用户站发送的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是发送给该用户站的,如果否,则触发转发单元进行工作;转发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转发给下一个用户站。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中心站与距离中心站较远的用户站成功完成通讯。
-
公开(公告)号:CN201429408Y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920161066.3
申请日:2009-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西安同步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倾角监测装置包括:倾斜角传感器、通讯接口和微处理器;倾斜角传感器,用于监测输电线路的杆塔及绝缘子串的倾斜度,将监测到的倾斜度通过通讯接口发送至微处理器;倾斜角传感器采用微机械结构,集成磁敏电阻芯片;通讯接口,用于将倾斜角传感器监测到的倾斜度转变为微处理器接受的信号类型;微处理器,用于对通讯接口转换后的信号进行线性修正和温度补偿处理,然后与预先测量的初始值做差,通过差值判断输电线路的杆塔及绝缘子串是否发生倾斜,如果是,则发送报警信号至指挥中心。本传感器采用微机械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倾斜角传感器抗震性差的缺陷,可以准确测量输电线路的杆塔及绝缘子串的倾斜度,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183415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499179.4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的直流线路,包括多个并列分布的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均布置有三相导线,多个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形成的阵列两端分别设置有直流换流站;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同侧的三相导线分别并联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杆塔两侧的三相导线与位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两端的直流换流站形成回路;直流换流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串联有换流装置,地极连接于两极换流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现将现有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运行,完善了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的技术方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4723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20056602.2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4H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地极直流输电线路杆塔,涉及一种电线路杆塔的结构。它包括塔身、极导线横担和金属回线横担,极导线横担与塔身下端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极导线横担下端设置有极导线绝缘子串;极导线绝缘子串呈V型,极导线绝缘子串的一端与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极导线横担的空余端连接,极导线绝缘子串的底部连接有极导线;金属回线横担连接有地线支架,地线支架与金属回线横担下端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金属回线绝缘子串与第二连接点连接,金属回线通过金属回线绝缘子串悬挂于第二连接点下方。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线路走廊和铁塔,起到节约土地占用和节省工程投资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571441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212839.1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超高压直流同塔混压铁塔塔头,它包括水平布置的下层横担,下层横担的上部水平设置有上层横担,下层横担的两端通过绝缘子串连接有超高压导线,上层横担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地线支架,上层横担的两端通过绝缘子串连接有特高压导线;地线支架相对于上层横担的高度h1不小于3.5m,上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的层间距h2不小于17.5m,地线支架水平间距L0不小于28.5m,上层横担的长度L1不小于45m,下层横担的长度L2不小于27m。其可以在满足电磁环境限值、电气间隙、雷电防护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输电线路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4333852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48819.1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500kV水电站出线锚点布置结构,其锚点布置在山体上,山体旁边设置有500kV出线平台,500kV出线平台上架设有门型架,它包括避雷线锚点,避雷线锚点下方依次设置有中相出线锚点、边相出线锚点和过渡锚点,过渡锚点位于门型架的上方右侧,一个单回线路包括一个中相出线锚点、二个边相出线锚点和三个过渡锚点,用四分裂导线将门型架和过渡锚点连通,用四分裂导线将边相出线锚点、中相出线锚点和终端塔连通,用避雷线将避雷线锚点和终端塔地线连通,相邻的多回线路的边导线锚点水平间距大于14m。其解决了同时有多回出线,出线偏角大时电气间隙不足的水电站出线问题,节约了工程投资,外部适用性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