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306673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0331985.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伟
IPC: A61B5/1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动静脉采血针,包括基座,包括瓶塞穿刺针、血管穿刺针、以及连接瓶塞穿刺针和血管穿刺针的软管,软管上设置有采血管固定装置,采血管固定装置包括单面胶带纸和支座,单面胶带纸粘接在软管靠近血管穿刺针的一端,单面胶带纸有胶的一面还贴有一层可撕的保护纸;支座包括底板、竖直固定块和斜坡固定块。该采血针通过单面胶带纸将软管固定在被采血者的手臂上,同时可以预先将真空采血管放置于竖直固定块的竖直圆柱形通槽内,或者倾斜放置于斜坡固定块的凹槽内,解放了双手,省力、不易造成采血者手部疲劳,也不会出现两手搭配不协调、引发血管穿刺针在血管中滑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972199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648322.7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H3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伤口创伤的氧疗装置,包括外壳、弹性膜、密封贴和氧气袋,所述密封贴与外壳下端外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弹性膜设于外壳内,所述弹性膜边缘处与外壳下端内边缘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贴内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孔口连通至弹性膜下侧,所述通气孔另一孔口与一输氧管一端相连接,所述输氧管另一端连通至氧气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技术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外壳四周的密封贴能轻易的敷在伤口处,并且通过一次性的氧气袋将氧气输送至外壳内的弹性膜,然后取出氧气袋,就可对伤口创伤进行氧疗,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
公开(公告)号:CN219022460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1175130.5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胃液回输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回收瓶、输送机构和卡紧壳,回收瓶的上端安装有进液管,回收瓶的底部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回收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连接管的外部活动设置有滑环,连接管的外部设置有排出管,排出管贯穿卡紧壳,卡紧壳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滑环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帽,滑环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塞,输送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输送机构的外部相连接,输送机构远离输送管的一端安装有输液管,回收瓶的内部安装有滤网,安装在回收瓶内部的滤网能够实现对胃液的过滤,不需要将胃液排出过滤,避免胃液造成污染,同时也避免胃液的气味散发。
-
公开(公告)号:CN213721897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693994.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伟
IPC: A61B3/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瞳孔笔,其包括:瞳孔笔主体、微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计时模块、显示屏和控制键盘,所述瞳孔笔主体外壁左侧设置有防摔护套,所述瞳孔笔主体内腔设置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右侧设置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右侧设置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右侧设置计时模块,所述瞳孔笔主体前侧壁左侧设置显示屏,利用控制键盘输入对病人检测时的床号,同时,增加计时模块,在对病人进行检测时,记录检测时间,利用数据存储模块对检测信息和病人信息进行本地存储,无需查询云端数据,可直接在瞳孔笔主体上进行查询,方便后期对检测数据的记录进行查询调阅。
-
公开(公告)号:CN209369950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1881488.3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共用亚燃燃烧室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涉及组合发动机。设有涡轮通道、火箭通道和冲压通道;所述涡轮通道、火箭通道和冲压通道共用一个三维内转进气道和尾喷管;涡轮通道和火箭通道出口接有一个共用的亚燃燃烧室,冲压通道设有超燃燃烧室。针对涡轮-冲压、亚燃-超燃模态转换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与涡轮发动机并联的火箭进行涡轮-冲压推力桥接、共用亚燃燃烧室的串并混联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设计技术。通过形成动力混用,同时火箭与涡轮并联的流道形式,可有效跨越推力鸿沟及降低三动力组合系统的复杂度。集涡轮发动机高比冲、冲压发动机高马赫数和火箭发动机全速域的优点于一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