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8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0366.9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10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响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应变因素等级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变产生的因素,构建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安全等级预测模型;并将预处理和筛选后的数据输入至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安全等级预测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取最优化的预测模型;基于现场采集的监测数据和最优化的预测模型,获取不同安全等级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变因素。本发明具有更强的数据驱动能力和预测准确性,能够从大量的实际数据中学习特征和模式,并能够自动调整分类边界,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52530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1276868.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北京中科卓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 , H04B10/079 , H04B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断点实现光纤二进制编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光源与光开关连接,通过所述光源输出光波,经过所述光开关进行时间选择性将光波输出至环形器;将所述环形器与所述光纤断点二进制码连接,将经过光开关进行时间控制后的光波输入光纤断点二进制码中,通过所述光纤断点二进制码反射经过编码的光波编码组合信息至环形器;所述环形器将所述经过编码的光纤断点二进制码发送至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接收所述经过编码的光纤断点二进制码,并对所述经过编码的光纤断点二进制码进行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38053.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零信任架构的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零信任访问控制系统客户端连接零信任接入地址;零信任控制中心向零信任访问控制系统客户端返回认证页面;零信任访问控制系统客户端从认证页面中选择用户证书,提取用户证书关键信息后传输给零信任控制中心;零信任控制中心基于用户证书关键信息对用户证书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向零信任访问控制系统客户端返回认证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强了业务保护能力、加大了数据防护范围、加深了数据保障能力,对原有以网络为中心的安全体系进行扩充完善,弥补传统防护技术短板,提升组织整体(可视、可控、可管)应对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4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87954.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电力光纤传感器应变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标定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固定端机构和控制端机构,固定端机构包括能够在Z轴方向微调的第一位移模块,以及固定在第一位移模块上的第一光纤夹具;控制端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位移模块上的第二光纤夹具,通过光纤夹具对光纤的两端进行夹持,第二位移模块能够在X轴方向对光纤进行拉伸,也能够在Y、Z两轴方向微调,使光纤的两端在三个轴上处于同一水平线;将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光纤上检测光纤拉伸形变之后的应变值;还包括能够控制位移模块运动的控制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分布式电力光纤传感器应变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分布式电力光纤传感器应变标定的准确性,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95340.6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中科卓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缆故障诊断的方法,包括:光时域反射仪、光缆、智能光缆接头盒组成;光缆与智能光缆接头盒相连;光纤断点二进制编码位于所述智能光缆接头盒中,所述智能光缆接头盒实现光缆的互联;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与光缆连接;若光缆发生故障,则将每一个光纤断点二进制编码与保存的对应的二进制编码进行比对,通过比对获取缺失的二进制编码,进而确定光缆发生中断的位置。现有技术不能有效的将光学识别、测距以及准确的地理信息相结合,无法实现光缆中的参照点精准技术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61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96998.6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绝缘复合缆,将光缆与电缆相贴合设置,并在所述复合缆外层挤包硫化护套,实现了生产、施工过程同步完成,并且同时具有电能和光通信信号传输能力的新型光电缆。本发明解决了在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中光电复合缆施工难度大,断纤后修复困难、材料浪费及抗压扁和弯曲特性较差的问题。光缆和电缆组件呈“8”字形的联接方式,首先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光纤需要余缆部分而造成的电缆组件的浪费,其次,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光纤抽出困难,盘纤时绝缘线芯的浪费,还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因缆中部断纤而引起的再接续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025568U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20114229.X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绝缘复合缆,将光缆与电缆相贴合设置,并在所述复合缆外层挤包硫化护套,实现了生产、施工过程同步完成,并且同时具有电能和光通信信号传输能力的新型光电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中光电复合缆施工难度大,断纤后修复困难、材料浪费及抗压扁和弯曲特性较差的问题。光缆和电缆组件呈“8”字形的联接方式,首先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光纤需要余缆部分而造成的电缆组件的浪费,其次,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光纤抽出困难,盘纤时绝缘线芯的浪费,还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因缆中部断纤而引起的再接续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1956124U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20590259.3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B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光单元、绝缘层、填充物、绕包带、撕裂绳和外护套,所述光单元和填充物之间设有护套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提高了光纤复合低压绝缘电力电缆耐侧压和抗弯曲的能力,增强了电缆受压或受弯曲时光单元的耐受力,避免松套管因受力过大或产生永久变形而挤压管内光纤,从而提高了传输信号时的通信质量。并且该护套具有好的防水蒸汽性和很好的电性能,特别是绝缘介电强度高,可以增强产品的安全性能,增强内部抗干扰性,另一方面该护套还可起到径向阻水和缓冲受力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8677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733041.5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E04H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架空线路前后电缆式双回钢管杆式终端塔,包括塔身、前架空回路、后架空回路、避雷器、电缆、电缆终端;所述塔身从上向下依次设有避雷线横担、中相导线跳线串横担、中相导线横担、边相导线横担、中相电缆固定横担、边相电缆头固定横担、边相电缆固定横担;所述的前架空回路、后架空回路为两回独立运行的回路,前架空回路、后架空回路都包括避雷线、中相导线、边相导线;前架空回路、后架空回路分别通过耐张串安装在相应横担上,塔体安装在基础上。本发明将前架空回路、后架空回路分别安装在同一基塔的相应横担上,仅新立一基塔,仅新做一个塔基础,降低了投资、减少征地面积;并且塔体和基础均为终端型设计,保证了线路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7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68616.2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昕 , 胡明 , 王绍武 , 胡劲松 , 孟轩 , 穆华宁 , 项力恒 , 王黎彦 , 张玉明 , 谭海龙 , 康鹏 , 贾鹏 , 应捷 , 张飞 , 刘菲 , 高春英 , 李单红 , 周新 , 王伟东 , 潘益华 , 曹盛 , 彭开军 , 王刚 , 刘晓瑞 , 张映桢 , 钟山 , 张晔 , 杨仁花 , 张涛 , 李静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串联补偿系统,所述串联补偿系统包括两组线路构架和串联补偿装置,所述两组线路构架分别作为进线构架和出线构架,所述两组线路构架中至少有一组为线路铁塔型的接线构架,线路铁塔型的接线构架包括支撑主体和设置在支撑主体上的各个悬挂装置,其中,支撑主体为线路铁塔型,悬挂装置上悬挂有相应相位的进出线;串联补偿装置设置在对应的进线构架和出线构架之间,并分别与相应相位的进出线一一对应连接。通过本申请的串联补偿系统,由于通过线路铁塔型的接线构架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门型构架,而相对门型构架来说,所述线路铁塔型占地面积更少,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