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7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5734.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0 , E21B43/20 , E21B43/26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考虑动态诱发裂缝的注入量优化方法及装置。基于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油气区域第一注水井的注入压差、与诱发裂缝状态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第一注入量确定模型;利用第一注入量确定模型分别处理相对应的第一注水井的注入压差、与诱发裂缝状态相关的影响因素,得到第一注水井的预测注入量;根据预测注入量以及相对应的实际注入量,得到第二注入量确定模型;进而确定出与目标注入井的诱发裂缝状态相对应的模型,作为目标注入量确定模型;然后基于目标注水井的当前注入压差、目标注入压差,对目标注水井的当前注入量进行调整。从而充分考虑了诱发裂缝对注入量影响,有效利用试井解释数据和控制需求,准确地动态调整注水井的注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21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949770.5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气藏压力数据的稀释和线性求导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到数据采集设备所采集的油气储层的油气藏数据集合,油气藏数据集合中包括多个油气藏压力数据;根据油气藏数据集合,生成对数空间下的至少一个稀释等距预置时间点;将油气藏数据集合与至少一个稀释等距预置时间点进行对比稀释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稀释数据点;对至少一个稀释数据点进行线性拟合求导处理,得到油气藏压力曲线;根据油气藏压力曲线,控制开采设备进行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本申请可以得到形态准确的油气藏压力曲线,用于控制开采设备进行石油勘探和石油开采,有利于开展准确的石油勘探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86586.3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裂缝发育储层水驱油的模拟方法、装置及设备,基于裂缝性储层中不同产状裂缝岩心注水驱替流线特征,将基质划分若干线性子区域,将水驱油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线性子区域耦合求解问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注入区、裂缝区以及采出区,分别创建对应的线性流模型,依次对各个线性流模型进行求解,求解注入端基质区线性驱替解析解,裂缝线性导流数值解,出口端基质驱替解析解,并耦合基质与裂缝系统线性流,将水驱油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线性子区域耦合求解问题,获得带缝岩心水驱油三区线性流动半解析解,进而获得裂缝发育储层压力分布和饱和度分布,实现了对裂缝发育储层水驱油过程的准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31132.X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所对应的模拟渗流模型;其中,所述模拟渗流模型包括多个区域单元以及多个裂缝单元;所述区域单元包括基质;利用预设压力计算模型计算与所述目标储层的指定页岩气井相连的区域单元及裂缝单元上的压力值;其中,所述预设压力计算模型包括基于非稳态格林函数对区域单元的边界线的中心点及裂缝单元上的点的压力值进行计算的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的所述压力值确定与所述目标储层的指定页岩气井相连的区域单元及裂缝单元向所述指定页岩气井的流量;根据所述流量预测所述指定页岩气井的产量。利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可以提高产量预测效率以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6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30694.2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储层裂缝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储层地质参数建立天然裂缝模型;所述天然裂缝模型用于表示储层中的天然裂缝;基于所述天然裂缝模型和压裂数据确定缝网模型;所述压裂数据包括压裂位置数据和压裂用料数据;所述缝网模型用于表示天然裂缝和压裂形成的水力裂缝所构成的裂缝网络;将所述缝网模型剖分为对应于不同网格的缝网单元;所述缝网单元对应有缝网单元参数;模拟至少两个预设裂缝形态下的缝网单元参数得到裂缝模拟参数;结合生产实测数据对所述裂缝模拟参数进行拟合得到裂缝目标参数;所述生产实测数据包括储层开采过程中的地质参数。上述方法提高了所获取的参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3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145078.5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均质压裂后储层流动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非均质压裂后的离散裂缝网络和改造区储层范围;将所述离散裂缝网络和储层的边界划分为若干裂缝微元和若干边界单元;将储层的流动微分方程变换为相对应的储层的边界积分方程,求解得到所述储层的边界元解;耦合离散裂缝流动方程和储层边界元解,得到离散裂缝网络-两区流动耦合矩阵;根据离散裂缝网络-两区流动耦合矩阵对储层进行流动数值模拟。本申请实施例从渗流数学模型建立的角度出发,将人工裂缝、诱导裂缝和天然裂缝形成的压裂缝网抽提为离散裂缝网络-两区非均质概念模型,可用于模拟不同任意储层两区非均质形态及任意裂缝网络展布组合下的流动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492960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353769.6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砂SAGD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设备及其应用方法,涉及石油开发模拟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一可视化恒温装置;所述可视化恒温装置包括一上端设置有耐高温玻璃盖的模型本体;在所述模型本体内部设置有穿入模型本体的注汽模拟井和生产模拟井;所述注汽模拟井和生产模拟井的下端入口连接有一注入系统;所述注汽模拟井的下端入口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生产模拟井的上端出口通过高压管线与第一量筒连接;在所述模型本体内部还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线与一连接有计算机的数据采集箱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当前对油砂SAGD过程的可视化模拟还难以实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35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681566.5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有一模型本体,模型本体包括高温高压反应釜、贯通穿设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两端的水平注汽井和水平生产井;该高温高压反应釜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注汽井和生产井的两端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和相应阀门,压力传感器连接于压力数据采集箱,多个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温度数据采集箱;注汽井跟端阀门连接于注入系统,生产井跟端阀门连接于产出系统。该实验装置能够模拟水平井排状井网下蒸汽驱二维蒸汽腔的发育过程,模拟井底压力变化过程以及产量动态过程,且模拟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实际生产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7204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10187170.6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气顶油藏的物理模拟装置,该装置由一立方体容器构成;该立方体容器包括一本体和一设置于本体顶部的压盖,本体内设有容置腔,压盖下部设有与容置腔开口形状相同的活塞;本体的一侧壁设有视窗,本体的其它侧壁或底面设有多个孔状功能测量点;容置腔内充满粒状多孔介质,活塞由容置腔开口处伸入容置腔内并压设于粒状多孔介质上;立方体容器上设有与容置腔导通的注气孔;容置腔内的粒状多孔介质中设有多个用于模拟井筒的管柱。该装置能对不同地层倾角、不同气顶指数的气顶油藏进行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不同驱动方式以及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气顶油藏,从而研究气顶油藏中油气水渗流机理,进行气顶油藏不同开发方式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35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62566.2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气顶油藏的V形井,所述V形井由直导眼段和射孔段组成,直导眼段竖直穿过气顶油藏的气层其底端位于油层的底部;射孔段的始端位于油层内,射孔段的终端倾斜向上延伸至气层或气层下方;射孔段在油层内射孔与油层连通,射孔段的始端与直导眼段在油层内连通。本发明的V形井为适用于气顶油藏的井型结构,当气顶窜至V形井射孔段的终端时,由于气体密度远远小于油的密度,气体不会通过射孔段运移至直导眼段,所以,此时V形井未见气;只有当气顶窜至V形井射孔段的始端时,V形井才会见气;因此,本发明的V形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直井结构可以大大延缓见气时间,提高油井产能,增加油层采收率,提高油气藏开发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