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页岩油甜点段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26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33410.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识别页岩油甜点段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油井中每个层段的页岩油的油气产量,确定每个层段所属的甜点段等级;构建油井的含油量曲线,含油量曲线用于表示每个层段的含油量,建立含油量曲线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地震数据体创建地层框架模型,将含油量曲线作为地震储层反演的特征曲线,根据油井的地质特征设置关键反演参数,采用波形指示模拟或波形差异模拟的方法,对第一地震数据体进行储层反演,以使反演后的第二地震数据体用于指示页岩油甜点段的分布规律。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甜点段的钻遇率,降低了勘探风险。

    油气藏储层勘探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26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15807.4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气藏储层勘探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确定方法包括:基于斜坡带的油气成藏期,确定所述斜坡带中油气运移的方向,确定所述斜坡带的砂岩储层中的优势砂体层,所述优势砂体层为油气开采量高于开采量平均值的预探井中的砂岩储层,且所述优势砂体层的砂岩储层厚度高于砂岩厚度平均值,所述开采量平均值为所述多个预探井的开采量的平均值,所述砂岩厚度平均值为所述多个预探井的砂岩储层厚度的平均值;基于所述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所述优势砂体层,确定所述斜坡带中非构造油气藏储层的勘探位置。本公开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的确定出斜坡带中非构造油气藏,进而提高油气产量。

    页岩油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68013.6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油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属于页岩油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可动油含量和吸附油含量,确定第二可动油含量,基于第二可动油含量和吸附油含量,生成目标地域的资源量分布图,在资源量分布图中,按照第二可动油含量所处的数值区间进行划分,得到多个页岩油集合,确定多个页岩油集合的可采资源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量预测页岩油资源量的方法,能够计算出可动油总含量、实际可动油含量及可采资源量,利用可动油总含量能够评价页岩油的总资源量,利用实际可动油含量能够评价页岩油的可动资源量,利用可采资源量能够评价页岩油的开采资源量,形成了一套资源量分级的预测方法,提高了资源量确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06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09607.2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主体、加压部和气体测量部,其中: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为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样品;所述加压部用于从对称的水平方向向样品加压;所述气体测量部与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用于测量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逸出气体的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方法,其是在上述模拟实验装置中进行的。本发明提供的模拟实验装置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地下的物理条件,对烃源岩样品进行构造抬升及断层破裂模拟,并能够测出模拟过程中由于烃源岩破裂而损失的气量。

    一种改进型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2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303414.6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片融合多块资料分别进行标号,先分别按照各自的采集网格进行单块资料的剩余静校正处理工作;用两个空闲道头分别记下各块用于计算剩余静校正量的炮点和检波点道头字;将多块资料按照统一的网格进行网格;把用于计算剩余静校正量的炮点和检波点道头字用之前重新编辑的顺序号覆盖;进行连片融合剩余静校正处理,实现连片融合剩余静校正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多块连片融合地震数据计算检波点剩余静校正的道头字进行修改,消除多块连片融合资料对检波点的捆绑。使得统一网格后落在同一面元内的多块连片融合地震资料的检波点之间的融合时差得到消除。

    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105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703106.2

    申请日:2015-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属于油气物探工程领域。该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地震叠后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以获得该地震叠后信号的瞬时相位;(2)基于该瞬时相位以获得该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3)基于该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进行小波变换以获得时间-尺度关系图;(4)基于该时间-尺度关系图进行异常点提取;(5)基于该异常点获得反射波信号的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能够基于相位准则利用希尔伯特变化对地震相位数据重新解释处理以进行层位识别研究,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对薄层的识别能力;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余震对结果造成的干扰。

    复杂地质目标的2.5次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73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5790.6

    申请日:2012-06-06

    Abstract: 复杂地质目标的2.5次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依据叠加剖面资料、原始单炮资料信噪比与覆盖次数的关系计算出2.5次三维所需的覆盖次数;利用大炮检距、高覆盖的二维试验线资料,进行限炮检距处理分析,优选合适的最大炮检距;依据分析结论确定观测系统关键参数。采用统一的坐标原点,建立统一的坐标网格,实现时间域三维地震资料融合;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规则化、高精度速度场的建立和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实现复杂目标的高精度成像。效果是: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融合增加覆盖次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运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了资料的成像精度,实现了复杂地质目标的精细描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