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291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502170.3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一种基于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D1及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的占空比D2,0<D1<1,0<D2<1,并且D1≠D2,经过T个开关周期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为D2,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占空比为D1,再经过T个开关周期后,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恢复为D1,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的占空比恢复为D2,依次循环往复。第五开关管占空比为D0,0<D0<1,第五开关管(S0)的时序随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占空比的变换而变化,始终与占空比D1和占空比D2中占空比较小的开关管互补导通。

    一种包含电压动态补偿器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9029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006443.0

    申请日:2016-01-04

    Abstract: 一种包含电压动态补偿器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由多台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和至少一台电压动态补偿器组成,多台所述的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输入端独立,输出端串联;多台所述的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输入端分别和光伏组件连接,多台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输出端串联,并和电压动态补偿器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本发明通过电压动态补偿器与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协调配合,减少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进入限功率模式的机率,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克服由于光伏组件功率波动导致的光伏直流并网变流器输出电压越限。

    一种光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0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696953.0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一种光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至少包含2个光伏发电单元和1个光伏热备发电单元。2个以上的所述光伏发电单元之间串联,并与光伏热备发电单元(15)的输出侧串联连接,随后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6),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6)的输出侧与高压逆变器(17)的输入侧连接,高压逆变器(17)输出高压三相交流电,并入交流高压电网(18),多个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热备发电单元(15)的低压隔离开关输入侧通过光伏输入侧并联联络线(110)并联连接在一起;所述系统控制器(19)通过信号线与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热备发电单元的变流器控制器连接,用于对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热备发电单元的控制;所述的高压逆变器(17)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

    基于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291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02170.3

    申请日:201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69 H02M2001/0054

    Abstract: 一种基于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D1及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的占空比D2,0<D1<1,0<D2<1,并且D1≠D2,经过T个开关周期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为D2,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占空比为D1,再经过T个开关周期后,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恢复为D1,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的占空比恢复为D2,依次循环往复。第五开关管占空比为D0,0<D0<1,第五开关管(S0)的时序随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占空比的变换而变化,始终与占空比D1和占空比D2中占空比较小的开关管互补导通。

    一种光伏高压直流并网变流器的并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629954.3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一种光伏高压直流并网变流器的并网控制方法,采样光伏阵列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通过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得到光伏高压直流并网变流器输入电压指令。将光伏阵列输入电压与该输入电压指令比较,通过PI调节得出光伏高压直流并网变流器输出电流指令。将每个DC/DC功率单元的输入电流与各DC/DC功率单元输入电流平均值比较,通过PI调节得出各DC/DC功率单元均流误差调节信号。将光伏高压直流并网变流器输出电流指令与各DC/DC功率单元均压误差调节信号相加,得到各DC/DC功率单元电流闭环控制指令;将各DC/DC功率单元实际输出电流与该电流闭环控制指令比较,得到各DC/DC功率单元调制波。将调制波与固定频率的三角载波比较,产生各DC/DC功率单元PWM信号,控制各DC/DC功率单元功率器件。

    一种用于主动钳位电路的缓冲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74535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12021.5

    申请日:2017-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34 H02M2001/348

    Abstract: 一种用于主动钳位电路的缓冲电路,包含一个缓冲电容Cs和一个旁路二极管Ds。缓冲电容Cs的一端分别与旁路二极管Ds的阳极、主动钳位电路的正极连接,缓冲电容Cs的另一端与主动钳位电路负极连接,旁路二极管Ds的阴极与主动钳位电路中钳位电容上端连接。所述的缓冲电路可用于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电路,与主动钳位电路控制方法配合,抑制钳位电路两端的冲击电压。

    一种光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0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96953.0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一种光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至少包含2个光伏发电单元和1个光伏热备发电单元。2个以上的所述光伏发电单元之间串联,并与光伏热备发电单元(15)的输出侧串联连接,随后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6),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6)的输出侧与高压逆变器(17)的输入侧连接,高压逆变器(17)输出高压三相交流电,并入交流高压电网(18),多个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热备发电单元(15)的低压隔离开关输入侧通过光伏输入侧并联联络线(110)并联连接在一起;所述系统控制器(15)通过信号线与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热备发电单元的变流器控制器连接,用于对光伏发电单元和光伏热备发电单元的控制;所述的高压逆变器(17)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

    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微网逆变器电压电流双环下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0120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110376388.1

    申请日:2011-11-23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微网逆变器电压电流双环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类比三环功率下垂控制,在逆变器输出电流与逆变器参考电压信号间串入一个逆变器虚拟连线阻抗Zvir(s),将所述的逆变器虚拟连线阻抗Zvir(s)等效为下垂系数,使逆变器输出电流通过虚拟连线阻抗反馈到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给定上,达到并联逆变器系统自动均分负载功率的目的。本发明消除了传统三环功率下垂控制器对连线阻抗敏感、控制系统复杂的缺陷。使微电网中并行的分布式电源在线路短、阻抗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良好的功率均分效果,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保证了负载的供电质量。

    一种中压直流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7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0896.8

    申请日:2024-12-30

    Inventor: 王环 王一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直流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具有多个储能端口、一个并网端口。模块的储能端口连接多个储能单元,并网端口串联连接接入中压直流母线。每个模块包含多条支路,每条支路由4个功率开关器件串联而成。支路上端点相互连接作为模块输出正极。支路下端点相互连接作为输出负极。支路中间连接点通过电感连接储能电池单元正极,中间连接点连接储能单元负极。中间连接点相互连接接入输出电容中点。储能系统采用双层交错调制方法。第一层为模块间交错控制,第二层为模块内多支路之间交错控制。本发明考虑储能电池均衡充放电的控制策略,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储能电池剩余电量不均衡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