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788024Y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20000561.8
申请日:2005-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炭清洁燃烧炉,可降低锅炉烟黑、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排放。其特征在于该清洁燃烧炉包括:对称布置并彼此相隔开的热解室和燃烬室,热解室和燃烬室下方各有一个热解气燃烧室,两个热解气燃烧室之间有隔墙,隔墙上有连接两个热解气燃烧室的连通孔,在热解室、热解气燃烧室和燃烬室上分别设有通风孔,在热解室和燃烬室6的顶部分别设有加煤门,述热解室和燃烬室都与烟囱连通,连通处设分别有可翻转挡板。
-
公开(公告)号:CN2788023Y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20000560.3
申请日:2005-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的低NOx高效燃烧装置,其装置包括:立式燃烧炉,其上方有烟道出口,其内腔被隔板分为底部相通的热解室和燃烧室,隔板下部有连通热解室与燃烧室的连通口;热解室上方安有料斗;在燃烧室下部依次设倾斜炉排和旋转出渣装置;燃烧室内位于热解室之下的燃烧区分为还原区和燃尽区,还原区在倾斜炉排之上,燃尽区在还原区之下,在与倾斜炉排、还原区和燃尽区相对应的炉壁上分别设有一次风进口、二次风进口和三次风进口;该装置通过结合生物质燃料挥发分燃烧与焦炭燃烧的特点,在炉内组织形成不同燃烧气氛来实现良好燃烧,减少黑烟的形成,利用缺氧燃烧以及灼热焦炭的还原作用降低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降低污染物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2494927Y
公开(公告)日:2002-06-12
申请号:CN01259302.8
申请日:2001-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层状解耦式燃烧炉:包括预燃室、气化室和主燃室,预燃室顶端设有进煤仓,前墙与后室壁间有中墙,下方有机械炉排,中墙与后墙间为烟道,其内由上至下依次形成加热区、气化区、着火区和半焦区,顶部的上部烟道分两路与气化室上部和预燃室半焦区相通;气化室顶端有进煤仓,其内靠预燃室一侧的烟气折流通道下部与预燃室半焦区相通;主燃室在气化室之后,其内下部活动式主炉排上方为半焦区,半焦区之上为气化区,前墙水冷壁与位于其下部的调节挡板将主燃室和气化室隔开;预燃室半焦区与气化室半焦区相通,气化室半焦区与主燃室主燃区相通;燃烧炉底部活动式主炉排之下从左至右设有供风区;可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燃炉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229222U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20262308.5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北京圆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L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烟温度可控的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所述预热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4)和与之连通的空气通道(5)、烟气通道(7),沿空气流动方向在所述空气通道(5)上空气预热器(4)前设置低温放热装置(18);沿烟气流动方向在烟气通道(7)上空气预热器(4)前后分别设高温吸热装置(6)和低温吸热装置(1);低温放热装置(18)上与蒸汽联箱相连的蒸汽总管(15)通过支管分别与高温吸热装置(6)和低温吸热装置(1)连通;低温放热装置(18)凝结水联箱相连的凝结水总管(16)通过支管分别与高温吸热装置(6)和低温吸热装置(1)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煤种和机组负荷的变化,调整余热回收量和烟气排烟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046394Y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20149242.2
申请日:2007-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扰流型复合构件包括:包括2-30根圆管、扰流板和导流板,导流板的一边固定在圆管上;扰流板的一边也固定在圆管上,并且扰流板的另一边与导流板的另一边固定,其中导流板与扰流板的夹角在5°-90°之间;安装有导流板和扰流板的圆管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该2-30根圆管处在同一平面上,每一根圆管的另一端以该固定点为圆心呈辐射状排列,每一根圆管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夹角在10°-180°之间。该复合构件通过对上下行颗粒群的有效扰动和气流场的脉动调节,有效促进了颗粒群的更新和中心区快速流动的气固两相之间的交换,有效改善了气固传质效果,明显提高了循环流化床的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0943848Y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620119271.X
申请日:2006-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F23B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煤的燃烧技术及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锅炉烟黑、一氧化碳、多环芳香烃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煤炭子母清洁燃烧炉。煤炭子母燃烧炉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呈左右对称结构的燃煤炉和这两个燃煤炉之间的烟道构成。一隔墙将燃煤炉的上部隔开为一热解室和一燃烬室,在燃烬室的上侧壁设有与烟道上部连通的上连通口;热解室和燃烬室的下部为一燃烧室,在燃烧室下方安装有炉排,炉排下方为一灰渣室,灰渣室两侧壁分别设有清灰门和与烟道下部连通的下连通口;在烟道的上部设有上翻转挡板,且位于左右燃烬室的上连通口处;在烟道的中部设有中翻转挡板,在烟道的下部设有下翻转挡板,且位于左右灰渣室的下连通口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