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隧道加固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7054.7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岩溶地区隧道加固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结构及其周边土层和溶洞的定量特征参数;构建岩溶隧道施工模型;获取隧道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特征;将隧道围岩的加固区域划分为第一加固区和第二加固区;模拟出第一加固结构和第二加固结构;再次获取隧道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特征,修正第一加固区和第二加固区的划分区域,并再次模拟出第一加固结构和第二加固结构,直至隧道围岩在加固后的应力和变形特征满足要求,得到目标加固方案;基于目标加固方案,进行岩溶地区隧道加固施工。本发明既保证了隧道围岩的加固效果,又避免了对不必要加固范围过度加固,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墩柱养护装置及覆膜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18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35220.4

    申请日:2021-09-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墩柱养护装置及覆膜施工方法,墩柱养护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墩柱的顶端;升降组件,沿墩柱的周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及养护膜组件,包括轴杆和转动设置在轴杆上的养护膜卷,轴杆与升降组件连接;升降组件沿墩柱的周向滑动的同时能够升高或降低养护膜卷以使养护膜卷按照螺旋轨迹缠绕在墩柱上。本申请中将机架吊装在墩柱的顶端后,施工人员在地面利用升降组件即可使养护膜螺旋缠绕在墩柱上,从而在墩柱养护覆膜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吊车配合施工,不需要搭设支架,可节约施工工期与成本,并避免了工人高空覆膜作业,消除了施工安全隐患。

    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56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89716.6

    申请日:2016-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5/00 G01C1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图纸创建BIM模型,并将创建的BIM模型经格式转换后拷贝至BIM移动端,启动基于BIM的智能放样软件后创建测量放样任务;在测量放样现场完成智能全站仪就位工作后,使用BIM移动端连接智能全站仪,通过BIM移动端设定测量参数并控制智能全站仪完成对棱镜的连接及锁定;设定测站后,基于BIM模型进行放样或测量,并将测量放样成果导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提高了测量放样效率及精度。

    一种用于顶模体系的支撑箱梁端部自动调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162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750115.2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模体系的支撑箱梁端部自动调平装置,它包括调平液压油缸、重力传感器水平度量仪、控制中心,在支撑箱梁的两端的端部对称固定设置有调平液压油缸,所述重力传感器水平度量仪设置在支撑箱梁的中间部位,所述重力传感器水平度量仪采集支撑箱梁的水平的数据,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两个液压油缸的升降。当支撑箱梁支撑在标高存在偏差的支座上时,通过安装在箱梁上的重力传感器水平度测量仪采集数据,传递至控制中心,由安装在箱梁端部的调平液压油缸的顶升或降低来实现自动找平避免为保证支撑箱梁的水平而进行的人工测量及调整,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和时间,降低安全风险和施工成本。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5450.X

    申请日:2023-12-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一种墩柱养护装置及覆膜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1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035220.4

    申请日:2021-09-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墩柱养护装置及覆膜施工方法,墩柱养护装置包括:机架,固定于墩柱的顶端;升降组件,沿墩柱的周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及养护膜组件,包括轴杆和转动设置在轴杆上的养护膜卷,轴杆与升降组件连接;升降组件沿墩柱的周向滑动的同时能够升高或降低养护膜卷以使养护膜卷按照螺旋轨迹缠绕在墩柱上。本申请中将机架吊装在墩柱的顶端后,施工人员在地面利用升降组件即可使养护膜螺旋缠绕在墩柱上,从而在墩柱养护覆膜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吊车配合施工,不需要搭设支架,可节约施工工期与成本,并避免了工人高空覆膜作业,消除了施工安全隐患。

    建筑场景点云分割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496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410006781.9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建筑场景点云分割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构建点云数据集,点云数据集包括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利用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获取训练后的点云分割模型;利用点云分割模型对实际应用中的建筑场景进行点云分割,获取点云分割结果;根据点云分割结果获取分割出的任一建筑构件类别对应的熵值;根据任一建筑构件类别对应的熵值对该任一建筑构件类别的点云分割不确定性进行评估。本发明利用分割预测结果中建筑构件类别对应的熵值来反应分割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利用熵值实现了对分割预测结果不确定性的量化,实现了无需预先标注数据对点云分割模型性能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