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7656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867589.9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16L4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仿生学植物分支结构的低阻力三通构件,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设置在主管一侧并与主管连通,在分流处设置有主管另一侧的弧面,或者同时建立分流处主管另一侧的弧面以及支管的弧面,所述弧面变形结构呈凸出状。本发明的降三通构件,降阻效果优异,将具有优化凸出高度及归一化凸出高度下的管道三通与传统五种三通进行对比,通过突出高度减阻后的三通,其阻力值均明显小于传统五种三通。这充分体现了本凸出结构的减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40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76658.X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靶向送风口,送风口为七边形结构,包括两条顶部斜直边、两条直线侧边、两条曲线侧边和一条直线底边;其中顶部斜直边、直线侧边、曲线侧边和直线底边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呈镜像对称的七边形结构。送风口上设有挡板,挡板的形状为圆形且设置有多个,挡板均匀分布在送风口上。本发明的送风口的送风区域比传统送风口要小,减小了扩散到目标区域以外的风量,且能保证送风气流送到指定的区域并有效形成“凸”字形,有效覆盖工作人员,送风较为集中,降低能耗。送风口的挡板减小了出风面积,当送风速度不变时送风风量随之减小,进而节省了冷量,节约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8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250158.2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地下隧道壁面实现自然能除湿的送风系统,该送风系统设置分隔板,通过送风装置将新风输送到送风洞内,可充分利用地下隧道岩体对进入空气的热湿处理能力,降低进入工程厂房内空气含湿量,减小厂内空调系统负荷,达到节能目的;同时能避免地下隧道内出现结露、起雾现象而导致的影响交通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46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1018894.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0°矩形耐磨弯头及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作为四个面合围得到一个1/4圆的弧形管;上顶板与下底板相同;所述下底板和内弧面都被划分为高摩擦力区、中摩擦力区和低摩擦力区;在高摩擦力区和中摩擦力区的位于弯头内的表面上分别使用不同耐磨厚度的耐磨材料。本发明在不同摩擦剪切力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耐磨材料,有效地抵抗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对管道的磨削,使得管道不同部位根据磨削的程度进行耐磨强化,同时节省昂贵材料,降低弯头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0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1018739.6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烟型低阻力工业通风矩形渐扩阻力构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侧板a以及侧板b;上顶板、下底板、侧板a和侧板b作为四个侧面合围得到矩形渐扩管;上顶板和下底板相同;侧板a和侧板b相同;所述下底板、侧板a以及侧板b都被划分为高尘粒浓度区、中尘粒浓度区和低尘粒浓度区;所述高尘粒浓度区和中尘粒浓度区上分别使用不同粗糙高度的防积尘材料。这种渐扩阻力构件在不同积尘浓度的部位采用不同粗糙高度洁净材料,可有效的减少悬浮颗粒物在弯头处的沉积,同时节省耐磨材料使用量,降低渐扩阻力构件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4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18894.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0°矩形耐磨弯头及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作为四个面合围得到一个1/4圆的弧形管;上顶板与下底板相同;所述下底板和内弧面都被划分为高摩擦力区、中摩擦力区和低摩擦力区;在高摩擦力区和中摩擦力区的位于弯头内的表面上分别使用不同耐磨厚度的耐磨材料。本发明在不同摩擦剪切力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耐磨材料,有效地抵抗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对管道的磨削,使得管道不同部位根据磨削的程度进行耐磨强化,同时节省昂贵材料,降低弯头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029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150562.X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区送风与正压送风相结合的隧道火灾逃生系统,包括静压箱、送风风管和挡烟板,其中,所述静压箱设置在隧道一侧的墙壁内,静压箱与送风风管相连,送风风管接风机;静压箱下端安装有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所述第二喷口为渐扩型喷口且第四喷口朝向隧道水平设置;第一喷口的送风朝向斜向下,第二喷口的出口位于第一喷口的出口上方;所述挡烟板水平设置在第二喷口的出口的上边沿;所述第一喷口的送风速度为0.3m/s;第二喷口的送风速率为0.7m/s。该逃生系统不但能够保证在隧道中形成有效的逃生通道,且只在隧道的边角处需要布置静压箱,明显的减少了隧道开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35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50514.0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区送风与下部送风相结合的隧道火灾逃生系统,包括L型静压箱、挡烟垂壁和送风风管,L型静压箱设置在隧道一侧的墙壁内,L型静压箱与送风风管相连,送风风管接风机;L型静压箱的上端的靠近隧道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喷口,第一喷口水平设置且出风朝向隧道;挡烟垂壁水平设置在第一喷口上边沿且固定在L型静压箱上;L型静压箱的下部凸出隧道的墙壁,在该凸出部分的上端设有第二喷口,第二喷口竖直设置,挡烟垂壁与第二喷口上下相对;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的出风朝向相交;所述第一喷口的送风速度为0.3m/s;第二喷口的送风速率为0.7m/s。该系统与现有逃生系统相比明显的减少了隧道开挖量,且只在隧道的边角处需要布置静压箱。
-
公开(公告)号:CN1043156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2264.3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24F1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6 , F24F201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跑动状态的个性化节能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出风端口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壳体内部由下至上被三个隔板依次分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第一风口与第一风道连接,第二风口与第二风道连接,第三风口与第三风道连接,第四风口与第四风道连接;壳体的进风端各风道截面积之比等于与各风道对应的各风口的面积之比。该风口的送风孔口大小、角度及风量是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位置和对应投影面域进行确定的,通过不同的风口,能够达到针对人体不同身体部位进行定点定向送风,从而满足了人体各部位的舒适性要求,同时使送风达到最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14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1765.1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形”潜热蓄热构件,包括加热壁面、曲线形外壁和两个竖向壁面,内部填充相变材料,外部包覆保温层,曲线形外壁的外形轮廓曲线延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得到的曲线满足Peak Functions函数中Asym2Sig曲线的分布样式。本发明使更多的固态相变材料可直接与高温的液相相变材料接触换热,缓解了大量高温液相相变材料积聚在容器顶部的现象,使容器内的竖向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有效地消除了融化过程中存在于传统矩形容器底部处的换热死角;本发明有效地增强了融化过程中的对流换热强度,使构件内相变材料的融化速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蓄热时间变短,单位时间的蓄热量增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