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80339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80001359.4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浩幸
IPC: B60R19/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483 , B60R21/34
Abstract: 在保险杠(10)中,接触式传感器(26)和载荷检测传感器(22)在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在被吸收器(28)挤压时检测作用在保险杠(10)上的载荷。接触式传感器(26)和载荷检测传感器(22)设置在保险杠加强件(14)的前壁(16)的加强部(16A至16D)的前面。接触式传感器(26)以一载荷传递板(24)置于接触式传感器(26)和载荷检测传感器(22)之间的方式设置在载荷检测传感器(22)的前面。此外,在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前壁(16)的变形被加强部(16A至16D)抑制并且载荷适当地作用在接触式传感器(26)和载荷检测传感器(22)上,而且载荷从接触式传感器(26)适当地作用在载荷检测传感器(22)上。从而,可稳定接触式传感器(26)和载荷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96729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10087763.0
申请日:200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3 , B60R21/013 , B60R21/0136
Abstract: 由碰撞负载,计算出一次时间积分值和二次时间积分值(S110、S112)。然后,利用一次时间积分值和二次时间积分值求出碰撞物体的质量和刚度,作为两个初始参数(S124、S132)。利用求出的两个初始参数判定碰撞物体是否是行人(S126、S134)。由此判定碰撞物体的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利用碰撞负载波形进行判定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38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391188.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印第安纳大学研究与技术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机动车测试中重复使用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躯干和一对腿部。每个腿部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彼此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上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一对腿部中的每个的上部部分围绕第一枢转点枢转,所述第一枢转点布置在躯干的底部部分上。下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腿部的上部部分相对于对应的下部部分枢转。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配合工作,以便将腿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关节连接,用以重现踩踏板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0809.X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 印第安纳大学研究与技术公司 , 俄亥俄州立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供在暴露于具有预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的雷达人体模型上使用的人造皮肤和一种具有该人造皮肤的雷达人体模型被提供。人造皮肤和具有该人造皮肤的雷达人体模型被配置为产生紧密近似人的雷达截面的雷达截面。人造皮肤包括导电材料层和屏蔽材料层。导电层和屏蔽层被配置为以暴露于电磁辐射的人类皮肤的电磁响应的水平来反射电磁辐射。屏蔽层还电磁地屏蔽人造皮肤的内侧表面以使其免受电磁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30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03226.1
申请日:2011-04-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浩幸
IPC: B60T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22 , B60T2201/022 , B60W10/06 , B60W10/18 , B60W30/09 , B60W2550/30 , B60W2550/302 , B60W2550/306 , B60W255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器控制装置以及制动器控制方法。PCS系统(10)的PCS ECU(20)根据本车辆与对象物之间的相对速度(Vr)、由本车辆的制动器的工作而产生的预先被设定的减速量(ΔV)、和由本车辆的制动器的工作而产生的减速度(a),而对作为本车辆的制动器的工作正时的TTC进行计算。由此,与本车辆和对象物之间的相对速度(Vr)无关,由本车辆的制动器的工作而产生的减速量(ΔV)为所设定的固定量。因此,能够确保更加适当的、由制动器的工作而产生的减速量(ΔV)。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179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680010419.9
申请日:2006-03-24
IPC: B60R2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6 , B60R21/34 , B60R2021/01095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有保险杠加强构件(12)的车辆的碰撞物体判断装置包括传感器(20)和判断电路(40)。传感器(20)位于车辆的前部,用来测量与在碰撞体同车辆的碰撞中产生的碰撞负载相关的碰撞状态值。判断电路(40)根据测量的碰撞状态值来判断碰撞体是否是行人。传感器(20)位于保险杠加强构件(12)前部端面的上半部区域。因此,区别行人和其它物体的准确度可以被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440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50588.6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52 , B60R19/483 , B60R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了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向腔室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分的碰撞、且可靠性较高的碰撞检测装置。其中,碰撞判断系统(10)具备:腔室构件(20),其以车宽方向为长度方向且内部被设定为压力腔(22),并被设置在保险杠加强件(14)的前侧;一对压力传感器(24),其被配置于在腔室构件(20)的长度方向上分离的位置上,并分别输出与压力腔(22)内的压力变化相对应的信号;碰撞判断用的ECU(26)。ECU(26)在如下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碰撞,即,一对压力传感器(24)中的某一个的检测值大于第1阈值,且一对压力检测器中的另一个的检测值大于第2阈值,所述第2阈值相对于所述第1阈值被设定为较大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178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680051787.8
申请日:2006-11-29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021/23107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4,其可通过简单的对抗装置防止或抑制气囊膨胀时壳体在宽度膨胀方向的变形,该气囊装置设有用于容纳折叠气囊5的壳体8、用于使气囊膨胀5的充气机9、封闭引擎盖3用于使气囊5穿过的开孔3a的盖子10等。在壳体8的纵向中部中,设有垫板11,其作为连接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连接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374701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780003538.6
申请日:2007-01-04
IPC: B60R2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在一种用在车辆内的机罩安全气囊设备中,左右气囊膨胀开口在机罩宽度方向上形成在外机罩板的后端部,并且相应的左右安全气囊的展开位置分别由所述气囊膨胀开口控制或限制。此外,所述左安全气囊(60L)的机罩中心侧端部(60L’)和所述右安全气囊(60R)的机罩中心侧端部(60R’)适于在它们展开时互相挤压。因此,能够抑制所述安全气囊被风压等抬升并且使所述安全气囊在较大的范围上迅速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138445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709.9
申请日:2007-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483 , B60R21/34 , B60R2021/01095
Abstract: 在一种车辆保险杠结构中,光纤传感器(32)设置在前保险杠加强件(30)的前壁部(30A)的前表面的上部上。前保险杠吸振器(28)设置在光纤传感器(32)前方,负荷传递板(34)配置在前保险杠吸振器(28)和光纤传感器(32)之间。前保险杠吸振器(28)和负荷传递板(34)的竖直宽度(B3)大于光纤传感器(32)的竖直宽度(B1),并且负荷传递板(34)的下端部(34A)在光纤传感器(32)的下端下方延伸。因此,当光纤传感器(32)向前保险杠加强件(30)的上部偏置时,前保险杠吸振器(28)不会向下倾翻,并且即使冲击负荷的输入方向稍微倾斜,冲击负荷也输入到光纤传感器(3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