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硬底斜塘栽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6396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66171.4

    申请日:2007-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种植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先将种植田挖成多个长1.0-1.5米、宽0.6-1.1米、深0.15-0.3米、底面与水平面呈10-45度夹角的长方体浅塘,按5-10厘米1株的距离放繁殖材料于塘底较高一端,塘内加入8-20厘米厚的肥料,再盖一层4-6厘米干杂草或秸秆,最后在上面盖3-7厘米厚的一层土;山药生长期间,在田间搭架以及追肥、透水、病虫害的防治和除草等步骤。栽培出一种块茎产量高、外观好、破损率低,采收便捷的山药。本方法不依赖特殊工具采收难度低,山药种植成本低。本发明便于山药大面积推广种植,为山药的种植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种提高彩色马铃薯块茎花色苷产量的农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93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162798.0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彩色马铃薯块茎花色苷产量的农艺方法,属于马铃薯繁育技术领域。将已脱毒且发芽的彩色马铃薯种薯和高光效马铃薯种薯置于灭菌基质中培养,幼苗长至7~10cm含4~5片叶时,前者作为砧木,后者作为接穗。将接穗去除多余叶片,仅留顶上2片小叶,沿茎两侧斜切形成楔形端;将砧木切去上部茎叶,仅留地上部2~4cm的茎,从中部劈开深4~6mm的接口。将楔形端插入接口使二者形成层紧密结合。将嫁接苗置于棚中培养6~8天,保持环境温度20~28℃湿度85~95%,然后移栽嫁接苗,浇透定根水,9~12天后按常规栽培流程进行田间管理。所述方法从促进彩色马铃薯块茎中花色苷合成,及提高块茎产量两方面,高效且快速的提高马铃薯花色苷产量,推广应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

    马铃薯U6 RNA聚合酶III型启动子及其克隆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99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90729.0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马铃薯U6 RNA聚合酶III型启动子,更具体涉及StU6 4‑1和StU6 8‑1基因启动子,并进一步公开其克隆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在马铃薯中克隆获得两种马铃薯RNA聚合酶III型启动子StU6 4‑1和StU6 8‑1,它们具有高效转录活性,可驱动下游sgRNA表达,并通过本氏烟草叶片瞬时转化和马铃薯稳定转化体系,分别验证了这两种启动子的活性及其应用于马铃薯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可行性,实现了CRISPR/Cas9引导的马铃薯基因组编辑。在转基因技术领域,这些启动子不仅适用于马铃薯,还可应用于烟草等其它茄科作物。

    一种甘薯实生种子营养袋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631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149281.6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实生种子营养袋育苗方法,属于甘薯实生种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选择苗床位置;2)装营养袋并紧密摆放;3)挑选经过前处理的发芽甘薯实生种子,点播到营养袋中,浇透水,覆盖薄膜;4)齐苗后于傍晚或阴天揭膜;5)苗齐后3‑5天,施第一次育苗肥,氮浓度为300mg/L,隔7天追施一次;6)播种后30‑40天,即达到壮苗标准,进行带土移栽。本发明提供了甘薯实生种子的营养袋培育方法,发芽率达92%以上,出苗率达100%,5天即可齐苗,实生苗生长一致,根系发达、育苗质量高,后天环境适应能力强,操作简单,育苗时间灵活,后期可根据情况选择就地培养至成熟收获进而选育品种,增加优良株系收获量,缩短优良品种选育时间。

    利用嫁接技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61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43857.6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嫁接技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方法,涉及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领域。通过高感晚疫病的马铃薯砧木培育、高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接穗培育、嫁接、嫁接植株管理和嫁接植株移栽五个步骤,并利用以高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作为接穗,与适合市场需求但不抗晚疫病的品种嫁接,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农艺防治,解决品种选育推广周期长以及化学药剂方法防治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高成本问题。

    一种马铃薯高垄凹沟二次覆土遮阳抗旱高产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10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93711.6

    申请日:2016-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高垄凹沟二次覆土遮阳抗旱高产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选地与整地;2)种薯处理;3)起垄开沟;4)播种;5)覆土浇水;6)搭遮阳网;7)撤除遮阳网;8)田间管理及病害防治;9)及时收获。采用本发明的高垄凹沟二次覆土栽培技术较传统平播起垄栽培提早出苗20‑25天,且出苗整齐;出苗后,马铃薯植株生长迅速;本发明方法较传统平播起垄栽培能极显著提高丽薯6号单株结薯数和单株鲜薯重,单株结薯数高92.16%,单株鲜薯重增加135.09%,增产134.31%,增产极显著,商品薯率增加5.93%,青薯率降低,经济效益明显;而且,能延长降水的蒸发,保持土层湿润,有利于马铃薯苗期的生长,合理掌控遮阳时期,减少病害的诱发。

    一种甘薯实生种子营养袋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63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49281.6

    申请日:2016-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4/00 A01C1/00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实生种子营养袋育苗方法,属于甘薯实生种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选择苗床位置;2)装营养袋并紧密摆放;3)挑选经过前处理的发芽甘薯实生种子,点播到营养袋中,浇透水,覆盖薄膜;4)齐苗后于傍晚或阴天揭膜;5)苗齐后3?5天,施第一次育苗肥,氮浓度为300mg/L,隔7天追施一次;6)播种后30?40天,即达到壮苗标准,进行带土移栽。本发明提供了甘薯实生种子的营养袋培育方法,发芽率达92%以上,出苗率达100%,5天即可齐苗,实生苗生长一致,根系发达、育苗质量高,后天环境适应能力强,操作简单,育苗时间灵活,后期可根据情况选择就地培养至成熟收获进而选育品种,增加优良株系收获量,缩短优良品种选育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