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31.
    发明公开
    图像形成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17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48169.6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白斑的产生以及带电装置及感光体的污染。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包含载体及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感光体、使感光体的表面带电的带电装置、向感光体的表面供给调色剂而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中间转印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带含有基体树脂以及导电剂。基体树脂包含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感光体具备基体及非晶硅感光层。感光体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37nm以上且105nm以下。载体包含载体颗粒。调色剂包含调色剂颗粒。调色剂颗粒包含调色剂母颗粒、以及附着在调色剂母颗粒的表面的调色剂添加剂。调色剂添加剂包含间隔颗粒。间隔颗粒的数均一次粒径比感光体的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大。

    双组分显影剂
    32.
    发明公开
    双组分显影剂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16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80048569.8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双组分显影剂中,调色剂颗粒具有调色剂母粒和外部添加剂颗粒,外部添加剂颗粒含有钛酸锶颗粒。钛酸锶颗粒相对于调色剂母粒的质量含有率作为第一含有率,第一含有率是0.30~0.90质量%。载体颗粒具有载体核和包覆层。包覆层含有包覆树脂和钛酸钡颗粒,包覆树脂含有硅酮树脂。钛酸钡颗粒的数均一次粒径是100~500nm。包覆层相对于载体核的质量含有率作为第二含有率,第二含有率是2.0~4.0质量%。钛酸钡相对于包覆树脂的质量含有率作为第三含有率,第三含有率满足式(1)“(X×10)≤Z≤45.0”。式(1)中,X表示第一含有率,Z表示第三含有率。

    图像形成装置
    33.
    发明公开
    图像形成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50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702991.7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非图像形成时,使过滤器振动,控制产生使调色剂从显影剂载体向像载体移动的方向的电位差,并且使显影剂载体向与图像形成时反方向旋转且使像载体向与图像形成时同方向旋转,将从过滤器掉落并附着在显影剂载体的外周面的飞散调色剂借助像载体由清洁部回收。显影剂载体的固定磁铁相对于显影套筒的旋转方向的与过滤器的中央部的相对位置的垂直磁力梯度的绝对值在4.0mT/°以下。

    图像形成装置
    34.
    发明公开
    图像形成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5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702802.6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在非图像形成时使显影剂载体向与图像形成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且使像载体向与图像形成时相同的方向旋转,由此回收从过滤器落下并附着到显影剂载体的外周面的飞散调色剂。显影剂载体的固定磁铁具有与过滤器对置配置的第一极、以及其下游的第二极及第三极。第一极与第二极是异极的磁性,第二极与第三极是同极的磁性。显影套筒的和第二极的对置区域与显影容器的间隙比显影套筒与过滤器的间隔窄。

    图像形成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54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450589.8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存储部和带电量取得部。存储部针对调色剂的带电量预先存储关于参照用直线的倾斜的参照信息,参照用直线的倾斜表示在显影辊与像载体之间的直流电压的电位差保持恒定的状态下显影偏压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变化的情况下,相对于频率的变化量的调色剂的浓度变化量的关系。带电量取得部使显影偏压的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变化并在像载体上形成测量用调色剂像,根据频率的变化量与浓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测量用调色剂像的浓度检测结果,取得表示测量用调色剂像的相对于频率的变化量的浓度变化量的关系的测量用直线的倾斜,并且,根据该取得的测量用直线的倾斜和存储部的参照信息取得调色剂的带电量。据此,准确地预测调色剂的带电量。

    图像形成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55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879880.7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模式控制部在规定的测量时刻输出与电流计所测量的显影电流的直流分量相对应的特征值。所述测量时刻被设定为:感光鼓的表面的非图像形成区域在整个轴向上与显影辊相对,由于感光鼓的表面电位与显影偏压的直流分量之间的电位差,在显影缝隙部形成使调色剂从感光鼓向显影辊移动的电场的时刻。判断部根据由模式控制部输出的所述特征值,确定出带电量测量模式的执行时刻。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07444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610091232.1

    申请日:2012-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像剂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显像剂收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筒状部和转动构件,转动构件包括:转动轴,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散构件,在与转动轴平行的方向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延伸;输送构件,配置在转动轴的相当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双方的部分的圆周面,将显影剂从筒状部一侧朝向容器主体一侧返回输送;可弯曲构件,从转动轴的第一部分中与第二部分相邻接的端部附近的圆周面,向与转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具有固定端部和自由端部,通过固定端部与转动轴一起转动,自由端部反复对容器主体的内壁进行抵接和离开,在自由端部离开容器主体的内壁时,自由端部的弹性力被释放,自由端部使周围的调色剂弹出。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6886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638394.2

    申请日:2016-08-05

    Inventor: 清水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12 G03G15/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装置,能边降低起动转矩边在显影时向感光体供给适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旋转体、驱动控制部和层厚控制部。旋转体被支撑为能够旋转,在预定的接收位置接收并承载调色剂,将调色剂输送到与形成对应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影的像载体相接触的接触位置,并在接触位置向像载体供给调色剂。驱动控制部控制旋转体的旋转,在显影静电潜影的显影期间,使旋转体旋转,在显影期间结束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使旋转体停止旋转。层厚控制部使旋转体承载调色剂,并控制旋转体的电位和预定的电位的电位差,以使接触位置的旋转体上的调色剂的厚度,在显影期间为第一层厚,在旋转体停止旋转时,变为比第一层厚厚的第二层厚。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381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578601.6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93 G03G15/08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及具备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具有壳体、显影辊、显影剂输送路径、隔板、第二连通路径、显影剂装入口、第一输送构件、第二输送构件、输送能力抑制部。调色剂在第一输送路径及第二输送路径内循环输送。第一搅拌螺杆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上,绕第一旋转轴旋转驱动并输送调色剂。在第一搅拌螺杆的下游侧,通过输送能力抑制部形成调色剂的滞留部,并调整从调色剂补充口补充的补充调色剂量。在将第一连通路径的开口面积设为A1,将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的断面上通过第一搅拌螺杆的外周缘形成的圆形的面积设为A2的情况下,满足关系式0.5×A2<A1<1.2×A2。由此,可抑制壳体内补充调色剂在没有充分分散的情况下被供应至显影辊。

    显像剂收容容器和适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642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405256.1

    申请日:2012-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像剂收容容器和使用该显像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像剂收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收容显像剂;筒状部,从容器主体突出设置且具有显像剂排出口;以及转动构件,架设在容器主体和筒状部内,并且能够输送容器主体内的显像剂。转动构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具有位于容器主体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筒状部内的第二部分。在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构件,从筒状部一侧朝向容器主体一侧输送显像剂;第二输送构件,向相反方向输送显像剂;以及可弯曲构件。可弯曲构件沿与转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固定于转动轴的圆周面的固定端部和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二输送构件的外侧的自由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