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92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3953.9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耦合余热回收的热化学型电储‑放‑用系统及运行方法,属于储热技术,显热储热和潜热储热技术缺陷多,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热化学储罐、热化学储热单元、电加热丝网、电加热控制器、高温余热源或低温余热源、供热泵及供热泵控制器,电加热丝网与热化学储热罐耦合组成储热系统。在电网负荷低峰期,由电加热丝网对热化学储热单元进行加热,储热系统储热;在电网负荷非低谷期,储热系统放热,向用热设备供热。本发明通过耦合高温余热源或低温余热源,可回收大量余热,提高燃料利用率。本发明利用热化学储热,将低成本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了用热需求的电能替代,同时回收了余热,降低了用电成本或提高了供热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8315.7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淬火炉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高效淬火炉系统包括鼓风机、换热器、燃烧箱、箱式淬火炉和引风机,燃烧箱上装有燃烧器;所述的鼓风机通过送风管道依次连接换热器的冷端和燃烧器;所述的引风机通过烟道一侧连接换热器,另一侧通过烟道连接大气;所述燃烧箱的一侧空间连接烟气再循环烟道,另一侧空间连接排烟管道,两个空间的底部相通,所述排烟管道的另一端与箱式淬火炉的炉膛连通;所述箱式淬火炉的烟气箱连接淬火炉烟道的一端,所述淬火炉烟道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分别与换热器的热端和烟气再循环烟道连接;所述的烟气再循环烟道上设有烟气再循环风机。本发明可显著提升淬火炉的用能效率,降低淬火工艺中的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06221.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PEM电解水制氢的热‑氢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针对现有PEM电解制氢系统配置不合理、热量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基于PEM电解水制氢的热‑氢联产系统,包括:暖水管网系统,包括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PEM电解制氢系统,包括通过电源供电进行电解的电解槽,以及分别连接电解槽的氧分离器和氢分离器,电解槽连接所述回水管网,氧分离器和氢分离器均连接所述供水管网。该系统既能合理配置PEM电解制氢系统从而回收热能,又能实现更好的启动性能和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还提供该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PEM电解制氢系统再次启动时温度对产氢效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20872.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储热供热控制方法、储热系统和电子设备,属于储热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电加热储热系统包括电加热器、储热装置、供热泵,其中,储热装置还包括热化学储热单元。电加热器与储热装置耦合组成储热系统,电加热器、储热装置、用热设备和供热泵依次循环连接组成供热系统。在电网负荷低峰期,由电加热器对储热装置进行加热,储热系统储热,同时控制单元控制温度,防止超温;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储热系统放热,供热系统向用热设备供热,同时控制单元控制供热量,防止热量浪费。本发明利用热化学储热,将低成本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既满足了生产所需热量,又不浪费过多电能,在节约用电成本的同时,也对电网负荷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44115.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5B19/418 , C25B15/02 , C25B9/65 , C25B9/60 , C25B3/07 , C25B3/26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7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一步法制甲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网型风电制甲醇电解槽阵列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现有的电解槽调控均根据实际风电功率进行调整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网型风电制甲醇电解槽阵列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调节时段的风电预测功率;将调节时段分成多个周期;根据风电功率预测数据和电解槽单体额定功率确定各周期内需要工作的电解槽单体的数量,同一周期内同一电解槽单体的运行状态种类不变,不同周期间轮流调整各电解槽单体的运行状态,在各周期的结束阶段,提前起动电解槽单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高效地消纳风能;采用轮值策略有效提升电解槽阵列的寿命,同时降低运行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37578.X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3/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整体建模求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非线性热量传输过程、电力传输过程以及电热转换过程构建热力系统的热量流模型和电力系统的潮流模型;获取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吸收式热泵和电热泵的性能系数的初值、相变储热装置最大放热量的初值以及各设备的约束条件;基于热量流模型和潮流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考虑网络传输损耗,根据初值和约束条件计算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时各设备的热功率和电功率;基于热量流模型,根据热功率重新计算性能系数和最大放热量。该方法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工况模型的高效、鲁棒求解,能够精确分析部件特性和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75047.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元储热系统及阵列式蓄放热方法,处于储热供热领域,针对现有移动式储热装置供热品质不高、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元储热系统,其包括能够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的储热装置,储热装置上设有进口和出口,储热装置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储热模块,储热模块具有储热材料,通过储热材料实现蓄放热;蓄热时,余热气体从进口进入储热装置,通过储热模块进行储热;放热时,向进口通入空气,使得储热模块放热。本申请中间隔设置的储热模块能够增加与余热源的接触面积,增强储热材料与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还便于储热模块均匀释放热量;通过储热模块完成储热,放热时储热模块直接放热提供热空气,不经过中间换热,放热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75099.4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移动式储热装置及蓄放热方法,属于储热供热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移动式储热装置存在蓄热容量低、蓄放热速率低的问题,本申请为一种移动式储热装置及蓄放热方法,其包括具有供热出口和高温流体进口的储热箱,储热箱内置储热介质和多层高温流体喷射装置,高温流体喷射装置设置在储热介质内,每层高温流体喷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喷射格栅,每个喷射格栅上均开有朝下的喷射孔,用于向下喷出高温流体,进而形成饱和流体;供热出口包括蒸汽出口和出热水口,分别用于输出蒸汽和热水。储热时形成饱和流体,有效提高蓄热容量;喷射孔朝下,有效增强容器内液体扰动,提高换热速率;放热时分别输出带压蒸汽和热水,无需中间换热器,放热速率快。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02174.7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用场景需求的冷热联供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多维应用场景,配置联供需求集,对冷热联供系统进行影响因素采集,并进行因素筛选划级确定敏感性因素集,对联供需求集与敏感性因素集进行匹配分析,确定多个供能影响系数,搭建冷热联供优化模型,对目标区域进行区域化负荷预测获取实时区域负荷,将实时区域负荷与定式联供方式输入冷热联供优化模型中,输出优化联供方式,基于优化联供方式进行冷热供能管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热联供方式不合理,导致冷热供能管控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优化冷热联供方式,提高冷热联供系统的冷热供能管控能力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08080.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系统故障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及存储其的介质。本发明旨在解决实际运行中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提升问题,方法主要基于动态建模的综合能源系统,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不同的故障类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优化多种故障场景下的运行策略,并评估故障恢复时间;考虑规划优化和运行优化阶段的经济性,以年净总成本为目标,设计惩罚函数反映故障恢复过程对成本的影响,通过自适应权重系数对各场景下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设计考虑典型场景和多种故障场景时的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实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优化和运行优化有机耦合,提升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