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9859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022526.8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价金属铁基尖晶石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铁溶液和二价金属硝酸盐溶液按溶质摩尔比1︰2混合,得到溶液A;S2.将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溶液滴加至溶液A中,得到水溶胶溶液;S3.将步骤S2得到的水溶胶溶液于65℃~105℃条件下烘干;再置于350℃~550℃条件下成型得到尖晶石前驱体;S4.将尖晶石前驱体于700℃~1100℃下煅烧,得到二价金属铁基尖晶石;其中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滴加时溶液中不出现持续性泡沫。本发明所述方法过程简单、快速,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及制备成本,且制备过程各条件容易控制,能够实现批量生产;同时,能得到晶型结构良好、颗粒大小均匀,高温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磁性良好的二价金属铁基尖晶石。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21707.7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G6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连续式生物油加氢脱氧制备燃料的装置,包含原料罐、气化室、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原料罐与气化室连通,反应装置包含反应器A和反应器B,反应器A和反应器B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气化室与反应器A和反应器B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收集装置分别与反应器A和反应器B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气化室上还设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能够置换气化室、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内腔的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针对生物油内酚类物质难以转化、H2消耗较大及不能连续式加氢脱氧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高效转化生物油内酚类物质,且通过氢供体代替氢源进行连续式加氢脱氧的装置及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6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58835.1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介入式生物质螺旋热解产物协同调质方法。所述方法为在外热式生物质螺旋热解反应器的进料口和炭箱底部分别设置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用于在热解过程中送入空气参与热解反应;所述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送入的空气当量比分别为0.02~0.04和0.01~0.02。本发明通过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送入空气,针对性地解决了生物质螺旋热解过程中因螺旋筒外部加热产生的螺旋筒内部传热和传质较差的问题,消除了仅通过加热温度和驻留时间两个反应条件调整热解产物品质的局限性,保证生物炭产率和品质的同时,对于热解副产物也进行了同步调质,使其后期应用更为方便。另外,本发明工艺简单,不增加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521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83716.1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炭基肥颗粒的装置,包括造肥箱、熔融泵、导管;造肥箱包括箱体和颗粒成型机构;箱体包括恒温控制系统、反应室,反应室设有上下两层子反应室,子反应室内均设有均匀分布有若干淋溶通孔的淋溶板;箱体设有两扇箱门以及若干分别连通子反应室的连接通孔,导管通过连接通孔将熔融态养分引至淋溶板上,颗粒成型机构包括2根平行设置的实心捣棍;实心捣棍包括上捣棍和下捣棍,上、下捣棍分别经由箱体的左右侧壁穿入至不同的子反应室。还公开了制备炭基肥颗粒的工艺,其利用熔融态的养分晶体的重力作用,渗透结合生物炭粉,并使用上述的装置制得。本发明的装置和工艺制备的炭基肥颗粒具有结构紧实,成粒均匀,缓释效果良好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3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58669.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8J3/075 , C08F289/00 , C08F292/00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8L51/00 , C08L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丙烯酸、中和剂、丙烯酰胺、生物质依次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恒温搅拌,得到混合液;将引发剂和交联剂的混合溶液加入至得到的混合液中,搅拌升温至90~100℃,自然冷却成型(或搅拌升温至100℃以上时,溶液会自然膨胀成型),然后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清洗废水pH近中性,恒温干燥至恒重,即得到生物质基水凝胶。该方法操作简便,所用仪器简单,且制备所需时间短,制备成本低,具备广泛推广的基础。竹子,木薯,桉树锯末等生物质的加入,解决纯水凝胶难降解难题,同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水凝胶的机械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113781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160152.8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养分晶体熔融渗透制备炭基肥颗粒的装置,包括造肥箱、导管、以及用于将养分晶体熔融的熔融泵;造肥箱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侧壁上的颗粒成型机构;箱体包括用于恒温控制系统、以及反应室;反应室内设有用于使熔融态养分均匀地洒向造肥箱内生物炭粉的淋溶板,淋溶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淋溶通孔;箱体的顶板上设有连接通孔,导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通孔与箱体连通,另一端与熔融泵连通;导管上设有阀门,导管将熔融态养分引至淋溶板上;颗粒成型机构利用物理挤压、切割的方式将反应室内制备的炭基肥经由箱体的侧壁挤出,并制备成炭基肥颗粒。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制备的炭基肥颗粒具有结构紧实,成粒均匀,缓释效果良好等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3736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00442.5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炭基尿素肥料的直混熔融成肥装置,包括螺旋挤压机,螺旋挤压机连接电动机和变速器,并由电动机和变速器控制挤压速率,螺旋挤压机外包覆有第一加热腔套,保证搅拌时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尿素维持稳定的熔融状态,螺旋挤压机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的上方设有搅拌机,搅拌机外包覆有第二加热腔套,出料口处设有多孔出料模具,使得生物炭和熔融状态的尿素充分接触并由多孔出料模具挤出,搅拌机的上方设有生物炭粉末进料槽和尿素固体粉末进料槽,多孔出料模具的外侧设有旋转切刀。
-
公开(公告)号:CN211141522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401803.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可控去除和添加的化学链反应装置,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去除组件、添加组件、螺旋进料器、化学链气化重整装置、旋风分离器和气体净化装置,还包括分别收集去除组件和添加组件中的液体的液体净化装置,液体净化装置与化学链气化重整装置连接并向化学链气化重整装置提供水蒸气;方法为生物质原料在磁力搅拌去除装置中与酸溶液搅拌酸洗,经压滤淋洗后进入磁力搅拌添加装置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溶液搅拌浸渍,经压滤后在化学链气化重整装置中与氧载体、水蒸气连续搅动混合均匀并反应,调节水蒸气加入量以可控调节合成气比例,氧载体继续在空气反应器中反应重新与预处理后生物质混合,继续下一个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209161968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677847.3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0G6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生物质热解油温和-深度两级连续式加氢脱氧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充气装置、原料罐、气化室、反应炉和收集罐,所述充气装置、原料罐分别与气化室连通,反应炉至少包含反应炉A和反应炉B,所述反应炉A和反应炉B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气化室与反应炉A之间管路连通,所述反应炉A、反应炉B分别与收集罐连通,气化室的反应物能够从反应炉A进入收集罐,气化室的反应物还能够经过反应炉A和反应炉B进入收集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温和-深度式、连续式加压反应,能有效提高生物油的产率、品质和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734266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2178997.0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挥发物常压在线加氢脱氧炼制生物油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解反应器、炭箱部件、加氢脱氧反应器、产物收集系统及尾气排放系统,以及供氢系统;其中供氢系统与热解反应器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氢气;其中,所述热解反应器为两级无轴螺旋进料连续热解反应器;所述加氢脱氧反应器包括气态供氢部件和液态供氢部件。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通过设置供氢系统提供氢气,同时在炭箱部件下游设置加氢脱氧反应器,使得生物质经过热解后,产生的挥发物在氢气的气流作用下,顺利进入到加氢脱氧反应器,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脱氧作用,生成烃类物质,从而提高生物油中烃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生物油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