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基变形深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118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070587.3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坝基变形深度监测方法。1)在坝基监测部位布置的坝体观测间内竖直向下设置3条不同深度的倒垂线测量仪,垂线深度为坝高的10%~50%之间;2)通过坝基不同深度倒垂线的监测结果,建立垂线深度与变形量的计算模型,以此计算坝基不同深度的变形,同时计算出坝基理论最大变形量;3)计算坝基不同深度变形与坝基理论最大变形量的比值,当比值达98%时对应深度即为坝基变形深度。本发明通过在坝基布置不同深度的倒垂线,建立垂线深度与变形量的计算模型,从而计算坝基变形深度,成功解决了坝基变形深度尚无监测仪器和方法的问题。

    自适应曲线抽稀方法及其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85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3393.2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曲线抽稀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绘制待处理样本数据的待抽稀曲线S,采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计算不同抽稀阈值xi下的各抽稀曲线系列{S′};2)分别计算待抽稀曲线S与各抽稀曲线系列{S′}的弗雷歇距离系列{L′i},采用弗雷歇距离公式计算综合抽稀指标{y′},{y′}={α×β};3)以综合抽稀指标{y′}的最大值y′max所对应的曲线为待抽稀曲线S的最优抽稀曲线Sopt。该方法通过利用弗雷歇距离判定抽稀后的曲线与原曲线的空间相似度,并利用综合抽稀指标选出了在保留曲线特征下尽可能少的数据点的最优曲线。

    一种基于用户端的模型转化服务提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8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61608.X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型自动转换发布的方法,通过模型转化目标软件提供的命令行转化程序,结合本专利中综合调度的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将轻量化模型系统、主系统、和用户端进行综合调度,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自动下载主系统中的模型文件,进行模型转换后,上传至轻量化模型系统生成模型共享地址,然后模型自动转换服务客户端将生成的模型共享地址反馈至主系统,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端登录主系统后即可对模型文件进行查询,用户从之前的需要全面了解模型转化的复杂过程并进行手动操作变成只需要上传模型即可,大幅降低了业务系统使用的培训成本和用户操作复杂度和操作时间成本。

    一种基于标准图集管理的监测BIM模型快速加载交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0474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610787719.3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标准图集管理的监测BIM模型快速加载交互方法及系统,属于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建立监测BIM标准数据库,并按照监测项目分图层管理和加载;监测BIM模型根据监测类型,采取普通直接加载和参数化加载方式加载,减小重复建模工作量;监测BIM模型通过格式转换实现几何模型与贴图信息分离,实现模型轻量化加载;采用分级加载技术,实现BIM模型快速交互显示;引入多层次细节算法,用户交互时,在不同视距下显示监测BIM模型的不同层次细节,提高监测BIM模型交互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监测BIM模型及附属工程信息加载交互效率低下难题,可满足水电工程全阶段监测BIM使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